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6)
2023(2755)
2022(2146)
2021(2139)
2020(1393)
2019(3231)
2018(3072)
2017(5548)
2016(2864)
2015(3084)
2014(3089)
2013(3296)
2012(3126)
2011(3002)
2010(3155)
2009(3127)
2008(3101)
2007(3020)
2006(2738)
2005(2030)
作者
(8783)
(7655)
(7331)
(7062)
(4548)
(3596)
(3338)
(2958)
(2868)
(2678)
(2568)
(2501)
(2439)
(2209)
(2181)
(2161)
(2152)
(2091)
(1953)
(1943)
(1917)
(1834)
(1803)
(1713)
(1709)
(1704)
(1695)
(1580)
(1573)
(1554)
学科
(19673)
(15249)
经济(15220)
农业(13217)
(11286)
业经(7345)
农业经济(6141)
管理(5239)
(4558)
方法(4337)
(4332)
(4327)
农村(4314)
发展(4258)
(4255)
(4137)
企业(4137)
中国(4103)
地方(4044)
数学(3870)
数学方法(3842)
建设(3715)
土地(3617)
收入(3579)
分配(3281)
经济建设(3151)
工作(3021)
(3001)
(2965)
方针(2866)
机构
学院(46662)
大学(43710)
(18655)
经济(18139)
管理(17437)
理学(14953)
理学院(14807)
研究(14796)
管理学(14490)
管理学院(14397)
(14193)
中国(12506)
农业(9636)
(8451)
业大(8450)
(8436)
科学(8429)
中心(7768)
(7569)
(7007)
(6725)
师范(6689)
(6462)
财经(6446)
农业大学(6278)
研究所(6160)
(6038)
(5787)
经济学(5473)
(5347)
基金
项目(29955)
研究(23918)
科学(23569)
基金(21536)
(18005)
国家(17744)
社会(16361)
科学基金(15275)
社会科(15141)
社会科学(15138)
(12622)
基金项目(11473)
编号(10550)
教育(9966)
(9854)
(9529)
(8759)
成果(8687)
自然(8376)
自然科(8156)
自然科学(8155)
资助(8106)
自然科学基金(7996)
(7140)
课题(6893)
国家社会(6662)
(6515)
(6373)
(6368)
农村(6236)
期刊
(28891)
经济(28891)
(20463)
农业(13032)
研究(12735)
中国(11134)
业经(8700)
科学(7482)
学报(7289)
农业经济(6867)
(6722)
金融(6722)
大学(6408)
农村(6358)
(6358)
学学(6214)
(5928)
(4323)
农村经济(4273)
管理(4273)
社会(4038)
问题(3769)
社会科(3728)
社会科学(3728)
(3719)
教育(3479)
技术(3170)
经济问题(3130)
财经(2986)
业大(2953)
共检索到72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杨长捷  胡章仓  
"许昌的经验值得总结"6月初的许昌,骄阳似火。河南省许昌市政府举办的"城中村改造暨土地出让项目推介洽谈会"也如中原6月的天气一样,火热异常。在为期三天的"推介洽谈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房地产商参观了许昌市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泽宇  李贵才  龚岳  罗罡辉  
群体对土地增值收益的社会认知通过协调博弈机制对深圳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选取大冲村、湖贝古村两个城中村改造案例,构建群体对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增值收益的社会认知特征分析框架,分析了大冲村、湖贝古村两个城中村改造协调博弈形成的收益分配方案,以及处于协调博弈中的群体意见诉求,并提炼出多方社会群体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增值收益的社会认知特征。结果显示:在大冲村的改造中,政府、开发商、村集体及村民形成了社会认知共识;在湖贝古村的改造中,"第三方"群体的社会认知与原有认知共识产生了分歧。认为未来应关注新的认知主体的新认知,关注社会认知向新的共识或分歧的演变,并关注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华  吴瑶  管宁  
研究目的:探究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理论。研究结果:通过探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开发商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关系,构建博弈模型对三者的利益均衡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效益是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矛盾焦点,规划容积率是三方利益均衡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要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政府要科学地制定城中村改造政策,引导村集体和村民自觉参与改造,吸引开发商主动参与改造,均衡参与改造的各方利益,实现各方的合理利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 ,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 ,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子鲲  韩乔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通过分析土地增值来源及利益博弈主体诉求,构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因投资建设而产生的投资增值、因城中村土地稀缺性而产生的供求增值、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用途增值、因基础建设外部性而产生的辐射增值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价普遍性增值均是土地增值的重要来源。引入市场谈判机制,根据贡献归属与利益诉求确定参与利益分配主体,借助市场机制测度收益分配,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侠  赵德义  朱晓东  彭补拙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多方的利益博弈过程,利益协调是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难点所在。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方法,对城中村改造中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城市政府、开发商、城中村村民的利益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改造过程中的主要利益冲突,并得出了明确各自合理利益所在是改造成功的必要前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政府公权力;确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拆迁补偿机制;建立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及权利保障的项目社会评价制度;探索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安置模式等应对措施。最后介绍了石家庄市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生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规划控制、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中村"的改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改造是地方政府在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下掀起的新一轮"征地"狂潮,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一场针对城中村失地村民最后一片集体土地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通过城中村改造,剥夺了村级组织最后一片建设用地;通过将村民宅基地无偿"转为"国有,没收了村民最后一片栖身之地;不公平补偿的城中村房屋拆迁改造,侵害了村民私有房产所有权,摧毁了农民自主再就业的工作岗位及其自力更生谋取的穷人福利,特别是违法的改造程序公然践踏了村民的自治权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文维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取向不单是改造其物质面貌, 更是改造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城中村改造的思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实施目标、改造理念、制度建设、政府职能、改造模式的转变,并且应注意在改造中做好对传统文化、社区文化的保护以及预防新的城中村出现。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爱荣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城中村存在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成员权,但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两种成员权具有混合的特点,并在宅基地的处理问题上集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在改造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的决议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效力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卡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不断出现并构成特殊的城市空间,"城中村"里呈现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构建协调、融合的城乡关系,也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国"城中村"的空间演化呈现边缘聚集、空间剥夺凸显和空间生产剧烈的景象,因此,空间治理上宜采取分类改造的模式,尽可能基于村落原有的空间框架进行治理,约束城市增长方向,并通过人口、经济的逐级疏散来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晓英  杨美美  李溯明  
当前,银行储蓄仍然是百姓投资的主渠道。但是,近年来我国多次下调存款利率,使储蓄的实际收益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手中的钱获得最大收益成为百姓理财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几种收益大的存款方式,供大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