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1)
2023(6188)
2022(5205)
2021(4631)
2020(3548)
2019(8237)
2018(8132)
2017(15059)
2016(8200)
2015(9079)
2014(9140)
2013(9318)
2012(9145)
2011(8572)
2010(8666)
2009(8012)
2008(7987)
2007(7151)
2006(6548)
2005(6348)
作者
(24697)
(20559)
(20425)
(19250)
(13203)
(9740)
(9199)
(7986)
(7917)
(7583)
(7128)
(6848)
(6718)
(6649)
(6565)
(6293)
(6038)
(6014)
(5962)
(5837)
(5416)
(5154)
(5120)
(4755)
(4750)
(4678)
(4667)
(4592)
(4165)
(4074)
学科
(43084)
经济(43054)
(20351)
管理(19899)
地方(16371)
中国(15288)
(14622)
企业(14622)
(12040)
方法(11798)
业经(10455)
数学(10121)
数学方法(10066)
地方经济(9375)
(8954)
金融(8954)
(8672)
(8454)
银行(8443)
农业(8386)
(8289)
(8012)
贸易(7998)
(7665)
(7327)
(6806)
发展(6477)
环境(6459)
(6458)
(6370)
机构
学院(119101)
大学(116172)
(52051)
经济(50924)
研究(46863)
管理(40926)
中国(38084)
理学(33204)
理学院(32764)
管理学(32248)
管理学院(32025)
科学(27084)
(26332)
(24839)
(24563)
研究所(21522)
中心(21265)
(20391)
(20007)
财经(18392)
北京(17698)
(17238)
师范(17041)
(16793)
(16573)
(16540)
经济学(15982)
(15661)
农业(15557)
业大(15437)
基金
项目(69941)
科学(54378)
研究(53236)
基金(48145)
(41390)
国家(40980)
科学基金(34521)
社会(33351)
社会科(31691)
社会科学(31687)
(28634)
基金项目(24695)
教育(23684)
(23591)
编号(22009)
(21716)
自然(20433)
资助(20370)
自然科(19935)
自然科学(19933)
自然科学基金(19554)
成果(18472)
发展(17818)
(17480)
课题(16550)
重点(15973)
(14742)
(14451)
创新(13518)
国家社会(13483)
期刊
(67827)
经济(67827)
研究(42308)
中国(31560)
(20615)
(19557)
金融(19557)
(18816)
管理(17569)
学报(16326)
科学(15735)
教育(15548)
农业(14171)
大学(12606)
业经(12211)
学学(11732)
技术(11422)
经济研究(10994)
财经(9258)
问题(8522)
(7992)
(7304)
(7101)
国际(6876)
世界(6562)
商业(6468)
(6148)
技术经济(5941)
(5849)
论坛(5849)
共检索到20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伟域  
本文以2004年8月以来湖北省境内发生的17起虚开用于抵扣税款的废旧物资购销发票案件为主线,通过简要介绍案情和作案特点,分析发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废旧物资行业虚开用于抵扣税款的购销发票等涉税犯罪的整治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包逸生  林高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心仪  
在《刑法》研究领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自入罪之日起,其处罚界限便引起国内学者广泛研究与讨论。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作为最高法指导案例已突破原有行为犯立场,但亦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实际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属于实害犯,挂靠如实开票行为应属无罪,其与逃税罪属于法条竞合。为进一步规范此罪的适用,减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应当借助出台司法解释、明晰行刑边界、改革小规模纳税人制度、完善企业合规制度等路径形成治理合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兆垒  丁健鸽  
以逃税或帮助逃税为目的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既是税务执法的重点规制对象,也属于刑法矫正的范畴。不同法域视角下对虚开行为的定性、行刑衔接过程中的证据认定和行刑责任竞合问题是理论探讨和税务实践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行刑衔接中税务处理与刑事司法的证据混同和行刑责任竞合问题的解决也对案件的公正处理产生着重要影响。为此,在坚持罪刑法定与税收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应当明确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逃税罪侵犯法益的类别与侵害的范围、程度,修订《刑法》规定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及时修订完善税务行政领域规制此类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以期在行政和刑事各自领域发挥独立品格,实现法律评价的公平公正目标。同时,要做好行政和刑事的有效衔接,如完善行刑衔接中的证据转化制度等,提高待转化行政证据的法治化程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馨予  
一、基本案情王某经营货车运输业务,给A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公司”)和B天然气公司冀东公司(以下简称“冀东公司”)运输油井水泥,因为结算运费需要为海洋公司和冀东公司出具具有抵扣税款功能的运输发票,王某最初从税务机关处开具发票,后自2010年6月起,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其骏  刘骏  
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竟然有一个销售收入达到2900多万元的公司。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公司究竟在经营着什么样的暴利业务?在这个公司里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本文给我们展示了一起惊心动魄的大案的侦破过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在银  
农历辛巳年末,冬寒料峭,万木霜天。2001年12月30日,审计署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00年度全国审计机关审计查处大案要案线索项目评比工作。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办经贸审计处2000年审计查处深圳一伙不法分子与税务机关一伙腐败分子内外勾结,疯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大肆侵吞国家税款,案值高达25亿元人民币一案,以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员众多、查处反响强烈,被署党组批准为审计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一等奖。本刊现刊发深圳办参审人员审计结束之后撰写的查处这一特大案件的纪实,以飨读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游润珍  熊惺  翁勇纲  
目前,国税机关管理的发票分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两大类。随着"金税工程"、防伪税控系统的推广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减少,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又盯上了普通发票,致使普通发票的制假、贩假、用假,以及真票虚开(假开)的现象日益严重,且花样翻新。本文提高了普通发票制假虚开的治理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鑫  
当前,我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形势日益严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破坏了税收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出口数据的真实性。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特点和成因,并就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波  李慧丽  
基层银行机构是以货币资金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金融企业,是犯罪分子进行"洗黑钱"的重要渠道,通过基层银行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是打击逃税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基层银行机构开展的反逃税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深入挖掘当前基层银行机构开展反逃税工作存在的困难和现实问题,提出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制度监督、强化人员培训等对策,以进一步提升打击涉税洗钱犯罪的成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锋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因其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历来是国家打击的重点。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商事制度改革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改为登记制以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出现上升势头。针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特点和作案手法,笔者建议从完善增值税制度、强化增值税管理、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压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空间,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发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飞武  
刑法第205条并未规定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需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目的。有学者主张以补足主观构成要件的方式将其解释为"非法定的目的犯",以控制本罪处罚范围。限制解释缺少对虚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考察,将"特定目的"认定为"偷逃税款"的理由亦不充分,并且会导致与刑法实然规定的冲突,造成刑法规制的漏洞。我国刑法并不存在超出故意之外的目的,亦不存在目的犯理论适用语境,不能用德日刑法"目的犯理论"解决本罪适用问题。立足我国刑法语境,判断具体虚开行为应否入罪,必须将主观目的作为情节考量的重要因素,全面考察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整体,并依据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虚开行为排除出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国准  
随着2015年增值税发票升级工作的全面推开,大幅提高了普通发票的使用效果,有效堵塞税收漏洞。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小规模纳税人普通发票的使用、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发票违章普遍,违法案件频发,限制了发票对加强税收监管作用的发挥,税务机关对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