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9)
- 2023(4965)
- 2022(4211)
- 2021(3965)
- 2020(3140)
- 2019(7202)
- 2018(7251)
- 2017(12455)
- 2016(6646)
- 2015(7142)
- 2014(7312)
- 2013(6892)
- 2012(6218)
- 2011(5524)
- 2010(5641)
- 2009(5119)
- 2008(5025)
- 2007(4901)
- 2006(4177)
- 2005(3678)
- 学科
- 管理(26615)
- 业(26479)
- 企(24401)
- 企业(24401)
- 济(19061)
- 经济(19040)
- 技术(14293)
- 技术管理(11243)
- 中国(7317)
- 业经(6832)
- 财(6472)
- 理论(6387)
- 农(6135)
- 方法(5950)
- 制(5365)
- 教学(5187)
- 教育(4890)
- 银(4550)
- 银行(4545)
- 地方(4534)
- 划(4352)
- 行(4320)
- 务(4309)
- 财务(4298)
- 财务管理(4280)
- 农业(4260)
- 企业财务(4031)
- 和(3977)
- 策(3967)
- 学(3966)
- 机构
- 学院(88924)
- 大学(84885)
- 管理(34920)
- 济(31238)
- 经济(30332)
- 理学(29436)
- 理学院(29131)
- 管理学(28701)
- 管理学院(28515)
- 研究(25111)
- 中国(20089)
- 京(17417)
- 江(16141)
- 财(15936)
- 科学(15344)
- 州(13061)
- 技术(12703)
- 中心(12512)
- 范(12083)
- 所(11983)
- 师范(11968)
- 财经(11957)
- 职业(11115)
- 业大(11021)
- 北京(10855)
- 农(10851)
- 经(10616)
- 研究所(10426)
- 省(9858)
- 商学(9790)
- 基金
- 项目(55690)
- 研究(45309)
- 科学(44355)
- 基金(37193)
- 家(31582)
- 国家(31226)
- 科学基金(27756)
- 社会(27236)
- 社会科(25728)
- 社会科学(25725)
- 省(25492)
- 教育(21953)
- 基金项目(20067)
- 划(19924)
- 编号(19617)
- 创(18874)
- 自然(16965)
- 自然科(16611)
- 自然科学(16610)
- 创新(16372)
- 自然科学基金(16359)
- 成果(15985)
- 课题(14626)
- 资助(13245)
- 重点(12621)
- 发(12410)
- 业(12356)
- 年(12332)
- 项目编号(12194)
- 制(11724)
共检索到141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定爱 杨华
现代作家许地山的"圣徒"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亡妻林月森生前死后的情愫及自我人格追求上的严于律己,还表现为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爱情圣徒"与"道德圣徒"形象。许地山的"圣徒"情结源自于一种用德性重建时代精神的努力。"圣徒"人物的塑造表达了许地山等现代学人在重塑民族性格、探寻民族前途方面执著的求索和思考,其构成了许地山小说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方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他的文学成就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闵珊华
文学与数学是文理两科的代表科目,两者之间似乎并无联系可言,然而许多文学创作者却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数学思维方法,一但发现个中奥秘,你会发现编故事并非一件难事,只要你掌握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霞
森鸥外留学德国,潜心于卫生学、军医学、文学、哲学、美学、艺术的研究。回国后,积极开展社会启蒙与文明批判,在西方哲学中寻求审美与人生的价值,发表了浪漫的青春三部曲———《舞姬》、《水沫记》和《信使》,其作品表现出来的近代性和浪漫性开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为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森鸥外 浪漫主义 文学创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少薇
许地山名赞玥,号地山,1893年出生于台湾。三岁时,因父亲反对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领兵抗日失败,全家舍弃家产,迁回大陆。父亲是正直的读书人,爱生活,爱孩子,他曾以不求表面繁华,埋在地下积蓄营养,供人食用的花生作比,教育孩子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件童年旧事使许地山终身不忘,并由此有了一个使用最多的笔名:落华生。因几经变故,家道日渐贫困,许地山19岁即开始教书谋生。21岁时,又到缅甸仰光中华学校教了二三年的书。缅甸以佛教立国,国中寺庙遍布,佛教教义规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炜
乡土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线。赵树理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的生存形态来书写农民生活,拓展了乡土文学的大众化和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农民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真实内心欲求、困境与向往。文章通过分析赵树理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特征,解读赵树理"亲农"的情感核心特质。
关键词:
乡土文学 赵树理 亲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国城
徐霞客的贡献主要是在地理学和地貌学,但是他在游记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内容上,更重要是,他在描写各种奇险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机地记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探险家发掘这种自然美,追求这种自然美的探险过程,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印象,而是执着发掘的探索精神与藏奇蕴秀的自然美的结合。艺术上,他能吸收前人和同代人游记创作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俐欣
大数据以其强大的数据储存与分析手段影响了影视文学的创作与评估,使影视文学的主题日益多样化,并带有娱乐化、大众化的倾向。同时,文学书写的方式也从重语言向重画面改变,而对于经典文学的改编也颠覆了传统人物形象的意义生成。影视文学创作所面临的问题,亟需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思考。
关键词:
大数据 影视文学 于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葛雪梅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高晓声在家乡生活长达45年,常州民俗滋养了高晓声的精神世界,进而成为高晓声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高晓声在文学创作中或穿插或化用了大量鲜活的常州民俗事项,这些散落的常州生产、生活和信仰等风情习俗,体现了常州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鲜活的地域文化色彩,使高晓声的作品散发出恒久的美与善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高晓声 文学创作 地域文化 常州民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春景
我国学术界对于"东方文学"的研究从五四时期开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其真正勃兴是源于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兴起之后,更多的东方裔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获奖者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之中,这一研究视角恰好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席卷全球的后殖民文化理论重合,殖民问题、民族问题、历史视角和文化冲突都是东方文学中的敏感话题,进而把整个东方文学的研究方向带入到国际视野中。齐园博士、刘静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渭绒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以往学界对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可谓毁誉掺半。评论界一方面批评她缺乏对历史的观察与扫视,从而使文学题材局限于英国乡村的几户人家;一方面却被她作品中准确而精到的人性表达所吸引,指出她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一股稳妥从容的古典力量。她一生中创作了6部小说,她作品中关于爱情与金钱、理智与爱情的讨论在今天仍然极具价值,不断地吸引着后世的读者对其进行重读。她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写作观、婚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她自己则在某种意义上改写与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历史。研究以一种熔炉的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晓军
我国新时期小说创作从“伤痕”小说到“反思”小说的历程 ,清楚地阐释了创作主体的阅历、知识、思想 ,尤其是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起着“烛照”作用 ,作品的主题是创作主体思想意识的外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桂瑶
佛禅宗教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对中日文学的影响深刻而广泛。许地山和川端康成小说创作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忍辱精进,顺应天命,循乎本心,富于牺牲精神,并意图以崇高的精神之爱超脱世俗苦难和有限人生的佛禅宗教人格,成为中日文学史上的特殊产物。这些主人公还体现着特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性格,内涵很丰富:既有民族文化的土壤,又有外来文化的渗透;既有时代文化的折光,又有理想文化的昭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中举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伊斯兰传统细密画的方式构局谋篇,全篇流溢着红色、黑色等色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土耳其人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裂变,思考了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问题。在帕慕克的作品中,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成了互动、互补、契合的关系,兼备两种艺术的灵韵。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俊虎 邱跃强
文学受众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和时代等因素的变化,文学受众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切,将导致诗人的诗歌创作发生变化。朦胧诗经历了由地下时期到正式登上诗坛时期的转变,与此相应,其文学受众也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朦胧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文学受众 朦胧诗人 诗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