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9)
- 2023(12824)
- 2022(11323)
- 2021(10856)
- 2020(9023)
- 2019(21068)
- 2018(20795)
- 2017(39753)
- 2016(22042)
- 2015(25104)
- 2014(24892)
- 2013(24503)
- 2012(22892)
- 2011(20246)
- 2010(20175)
- 2009(18176)
- 2008(17574)
- 2007(14991)
- 2006(13059)
- 2005(11140)
- 学科
- 济(82539)
- 经济(82440)
- 管理(57887)
- 业(53370)
- 企(44416)
- 企业(44416)
- 方法(37396)
- 数学(31161)
- 数学方法(30733)
- 农(22967)
- 学(21769)
- 地方(21715)
- 中国(21347)
- 业经(18906)
- 财(18748)
- 农业(15617)
- 理论(15415)
- 和(14928)
- 贸(14701)
- 贸易(14685)
- 环境(14514)
- 易(14120)
- 制(13174)
- 技术(12630)
- 教育(12466)
- 务(11831)
- 划(11779)
- 财务(11770)
- 财务管理(11748)
- 企业财务(11064)
- 机构
- 大学(306638)
- 学院(303260)
- 管理(117599)
- 济(109994)
- 经济(107319)
- 研究(104195)
- 理学(102303)
- 理学院(100942)
- 管理学(98929)
- 管理学院(98393)
- 中国(74949)
- 科学(69943)
- 京(68251)
- 所(53298)
- 农(53021)
- 财(49273)
- 研究所(49160)
- 业大(49146)
- 中心(46728)
- 范(44314)
- 江(44027)
- 师范(43902)
- 北京(43290)
- 农业(41714)
- 财经(39945)
- 院(38319)
- 经(36241)
- 州(36173)
- 师范大学(35914)
- 技术(32747)
- 基金
- 项目(216173)
- 科学(168800)
- 研究(155666)
- 基金(155394)
- 家(136892)
- 国家(135727)
- 科学基金(115360)
- 社会(94748)
- 社会科(89492)
- 社会科学(89467)
- 省(84655)
- 基金项目(84375)
- 自然(77672)
- 自然科(75746)
- 自然科学(75725)
- 自然科学基金(74313)
- 划(72696)
- 教育(70723)
- 编号(64059)
- 资助(62413)
- 成果(52371)
- 重点(48631)
- 部(46250)
- 发(46204)
- 创(44447)
- 课题(44379)
- 科研(41437)
- 创新(41405)
- 计划(40254)
- 大学(39596)
共检索到437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尚意 成志芬 夏侯明健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记忆空间,与非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别之一是它承载着更多的集体记忆。这个集体不但是居住或工作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人,还包括居住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外的人们。在这个逻辑下,城市才能将纳税人的钱投入到历史文化保护区上。以北京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区域,分析了权威性和非权威性记忆空间、集体和个人记忆空间的表达和传承,分析了这两种空间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方案制定的参考意义和局限。文章用地理学的尺度转换理论解释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最后基于非表征理论,提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记忆活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打通权威记忆素材和个体记忆素材之间的界线,这样才能为个体记忆上升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张保钢 冯仲科
为保护和复兴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基于MapObject 2.2和Access数据库,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北京市西四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历史文化街区西四北头条到西四北八条四合院包括院落位置及分布的图形图片、基本情况汇总、房产地籍、户籍在内的各类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查询、编辑更新.系统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快捷、更新方便、图文表一体化存储管理显示及开发成本低的特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进社 吴颖 张锦宗
以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新街口北大街沿线的婚纱摄影、电气五金、乐器和服装四种同类商品集聚型商店为例,探讨了该布局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其效应。论文认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大的份额是这类布局模式产生的基本原因;搜寻成本的存在和商家与消费者间交流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有利于这种集聚;相对于分散型模式,同类商品集聚型布局模式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因为它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商家和消费者都获利;同类商品集聚型布局模式更适应于产品有差异且类别众多的商品,不应与其他的布局模式形成对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平 孙晓飞
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色彩展现了北京市特定文化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结合北京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与建筑色彩现状,通过实践调查和科学研究对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色彩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建筑色彩主题。对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色彩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并提出具体保护规划建议,以期创造和谐有序,并具文化内涵和鲜明风格特征的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色彩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岩 潘琳 赵启明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破损、违建失控是历史街区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分析,结合居民意愿调查,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后续保护与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时少华
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治理是制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出发,在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数据收集,从网络密度、关联性、互惠性、等级性、传递性以及中介性展开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一从凝聚性看,要疏解当地政府机构以及压力集团两个利益集团内部的派系林立问题;二从关联性看,加强当地政府机构与社区之间的有效关联;三从互惠性以及传递性看,加强企业内部、社区和压力集团之间的利益互惠关联,建立利益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的利益互赖与合作交流机制;四从等级性看,增加NGO保护组织和行业协会、媒体和专家在街区保护中的话语权与决策权;五从代理性看,要重点培养企业和社区利益集团的协调人、守门人和代理人角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忠国 徐婷婷 解宏涛
公共交通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论文对西直门公交枢纽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查,并用仿真模型为手段对换乘流量及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西直门公交枢纽在换乘空间设计、外部交通状况和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交枢纽 换乘空间 西直门 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亚艺 朱道林 郑育忠 王兴 陈庚
采用半对数特征价格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参照区"对比分析,研究轨道交通运营前后不同时期对城区和郊区之间房价梯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区和郊区之间房价梯度起到"缓冲器"作用。但在研究期内,轨道交通沿线的房价梯度呈现先加速扩大再加速缩小的倒"U"型结构。跨越城区和郊区之间的轨道交通对其沿线房价梯度的影响呈现三阶段变化:在轨道交通开通前的短期内(阶段一),市区房价上涨高于郊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房价梯度扩大加剧;在轨道交通运营后的短期内(阶段二),市区房价上涨低于郊区,但城区和郊区之间的房价梯度继续加剧上升;在阶段三,即轨道交通投入使用的长期,市区房价涨幅远小于郊区,城区和郊区...
关键词:
房价梯度 轨道交通 城区和郊区 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韦峰 徐维波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前提下延续特色文化、提升区域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仍是当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朱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规划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理念,从物质空间构成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根据其特征与分布,提出不同的保护与更新模式,通过产业功能调整、文化资源培育以及重点地段的详细设计,力求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文化 保护 更新设计 朱仙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昉 敖俊梅
内地西藏办学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实施的教育援藏工作的重要措施。其中,在内地相对发达的城市创办集中建制的西藏中学是重要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内地集中建制学校为西藏的建设发展输送了大批骨干人才。在当前内地西藏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普及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集中建制学校办学活力与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以北京西藏中学为个案,系统回顾了内地西藏集中办学模式的发展历程,指出在外在环境与学校内部结构发生变迁的情况下,原有独立、封闭的办学体制与教学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生源复杂化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逐渐面临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学科教学应试化、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化、社会实践教育开展困难以及与当地教育系统的疏离等困境。针对上述困境从外源完善办学体制,加强办学评估和内在鼓励办学探索,提升办学活力两个方面对今后的办学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尚立富 刘艳丽
中国本土的非营利组织究竟是如何发展的是一个特别值得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以西部阳光发展路径为研究线索,通过探索其能够发起的根源、曲折争取合法性的过程、组织正式化转型的成功等逐级成功跳过重重障碍的事例,系统分析了其每次"跳级"的原因和跳级后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变化,探讨其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亚琦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也愈加重视,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难点在于保护历史环境和适应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南京门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门西地区条件的分析,对应老年住区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居民的生活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老年住区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更新 老年住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华 沈洁 马菀艺
以往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对建筑的价值评估多采用人为判断,其评估结果因受较大主观影响而使其客观性受到质疑。笔者尝试引入文化、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建立起综合的价值评估体系,并在《南京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该评估体系进行了实际运用。在对历史街区内建筑遗存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将建筑分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一般建筑四类,针对不同类别提出针对性的规划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蕾花 何嵩涛 徐英红 王甜甜 冯凤娇
文化记忆认同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变迁中的世界性课题,拯救与活化普遍存在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富有集体记忆、维系地方文化认同感的乡村场所,急需当下景观设计研究者的重视与研究。以与乡村生活区为邻的贵州省贵阳市大塘湿地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注重乡村文化记忆传承的"记—探—寻—悟—忆"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乡村文化记忆的保护与传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乡村文化记忆 保护与传承 景观设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新杰 赵寰熹
游览路线是游客体验环境并获得感知的核心空间要素,景观价值是环境与感知的“桥梁”,引入公众参与式制图方法,探索景观价值感知与游览路线的关系。结果表明:(1)游客的主要游览路线受自然要素的影响,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景点少而精的游览路线。(2)游客更加关注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3)不同的景观特征会影响游客对景观价值的感知。对经济价值的感知受到商业布局的影响,对学习价值的感知受到博物馆类景点的影响。(4)游客对部分景点的价值评分会提高游客对该景点所在路线的价值评分。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微观角度深入刻画游客的游览空间偏好、准确把握游客的价值感知,为人与环境的交互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中的风貌管控——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街区可持续整体保护方法探索——以拉萨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为例
地名符号的传承与建构:基于城市记忆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南岭四省为例
游客凝视视角下反思性记忆场域怀旧意象研究-以北京旧物仓为例
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用人文化的历史流变与传承发展:以全聚德为例
闽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空间格局探析——基于文化景观视角
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的线性遗产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以梅州市古驿道活化利用为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南京城南评事街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复兴实践——以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建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