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
- 2023(194)
- 2022(186)
- 2021(183)
- 2020(147)
- 2019(386)
- 2018(273)
- 2017(423)
- 2016(291)
- 2015(309)
- 2014(319)
- 2013(364)
- 2012(352)
- 2011(311)
- 2010(303)
- 2009(237)
- 2008(261)
- 2007(192)
- 2006(194)
- 2005(214)
- 学科
- 和(645)
- 藏(628)
- 组织(585)
- 建设(560)
- 书(553)
- 藏书(549)
- 学(538)
- 济(510)
- 经济(510)
- 图书(506)
- 管理(471)
- 书馆(421)
- 图书馆(421)
- 业(336)
- 中国(334)
- 事业(319)
- 史(310)
- 地方(283)
- 文献(242)
- 献(242)
- 企(237)
- 企业(237)
- 农(211)
- 农业(157)
- 方法(156)
- 工作(152)
- 数学(149)
- 文献学(140)
- 数学方法(138)
- 理论(133)
- 机构
- 大学(3905)
- 学院(3554)
- 研究(1591)
- 图书(1473)
- 书馆(1445)
- 图书馆(1445)
- 科学(1389)
- 中国(1144)
- 所(1010)
- 农(985)
- 研究所(942)
- 京(915)
- 管理(873)
- 范(784)
- 师范(775)
- 大学图书馆(765)
- 理学(689)
- 理学院(672)
- 济(650)
- 农业(649)
- 科学院(649)
- 管理学(630)
- 管理学院(628)
- 师范大学(625)
- 中心(619)
- 经济(615)
- 北京(612)
- 江(602)
- 藏(602)
- 业大(597)
共检索到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平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是续补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而承上启下的一部力作。文章通过采撷藏书诗中读书、藏书、治学相互融合的诗篇,呈现伦明存史明志的接受取向与学术旨趣,从藏书诗中体味藏书人与读书人的丰富阅历,领悟藏书人与读书人的深刻学理,对探寻近代藏书史以及研究藏书与学术互动关系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视、网络、手机等不断涌现,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纸本书籍相比,影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等优势。而且,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加剧了荧屏、网络的泛滥,使纸本阅读时间愈来愈少,读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怀疑现代社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祝晓风
《理想藏书》与藏书理想祝晓风(摘自《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面前这本装帧典雅、印刷精美的书就是由法国评论家贝·皮沃和皮·蓬塞纳编著、余中先翻译的《理想藏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1月9日,记者采访了该书译者,巴黎大学文学博士、...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思瑶
本文通过对叶瑞宝主编的《苏州藏书史》和曹培根所著《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的对比阅读,概述了两部著作的知识内涵和学术价值,指出了两书的贡献在于全面地总结了苏州藏书文化的璀璨成就,对于继承和弘扬苏州藏书文化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岩
中国藏书史研究已有百年的积淀,既取得了大量成就,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对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重审。文章首先揭示“藏书楼”与“图书馆”术语在近现代被双向建构的过程,理清了前者的指涉和层次。其次,反思藏书史、图书馆史既有研究的局限所在,提出应结合“公私”“政教”等传统政治史、文化史中的核心议题以及数字人文的方法,拓展研究视域和呈现方式。最终落脚于让书籍和藏书楼研究“鲜活”起来,借此认识中国文明传承的政治、文化底色及其价值和局限所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雁
买书难遇盲书贾,管教仍然老教官。芸香浓处多吾辈,广觅同心叙古欢。这是近代著名藏书家伦明在其《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中专咏清末学者叶昌炽的一绝。去年是叶昌炽(1849-1917)这位乡前辈结撰的《藏书纪事诗》初版行世10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在毕生忧患中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卢丽娜
海源阁在我国藏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尤其是杨氏家族在搜集、整理和保存海源阁藏书方面居功至伟。正是由于海源阁聚沙成塔般的代代积累,许多珍贵的典籍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它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藏书史 海源阁 杨氏家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凌冬梅
妻子与母亲的双重身份使女性对藏书有着男性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藏书是浙江藏书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浙江南宋至近代的女性藏书历史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南宋是浙江藏书大发展之际,女性藏书亦发轫于此时;明清是浙江女性藏书的发展与高峰期,不仅女性藏书家人数达到史上最高峰,且涌现出推动藏书发展的幕后藏书女性;民国时期是浙江女性藏书的质变与飞跃期,出现独立的女性藏书家与女性无偿捐献藏书的潮流。
关键词:
浙江 藏书 女性藏书 藏书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红秋
黄萱因"门风家学之优美",被选聘为陈寅恪的助教,帮助他学术研究14载。期间,她购买了大量书籍,逝后,藏书被无偿赠予厦门市图书馆。探析其藏书风范和特色、藏书思想及价值,可知黄萱藏书是研究陈寅恪后期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参考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