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8)
- 2023(12303)
- 2022(10144)
- 2021(9441)
- 2020(7941)
- 2019(17999)
- 2018(17078)
- 2017(32384)
- 2016(17601)
- 2015(19682)
- 2014(18939)
- 2013(18866)
- 2012(17632)
- 2011(15577)
- 2010(15311)
- 2009(14195)
- 2008(14226)
- 2007(12142)
- 2006(10367)
- 2005(9203)
- 学科
- 济(76002)
- 经济(75909)
- 业(53483)
- 管理(51430)
- 企(41216)
- 企业(41216)
- 方法(38817)
- 数学(35892)
- 数学方法(35692)
- 财(26866)
- 中国(23073)
- 农(21251)
- 贸(17298)
- 贸易(17291)
- 易(16947)
- 务(16728)
- 财务(16710)
- 财务管理(16667)
- 企业财务(15986)
- 农业(14934)
- 业经(14242)
- 学(13295)
- 制(13217)
- 融(11858)
- 金融(11858)
- 银(11668)
- 银行(11617)
- 技术(10995)
- 行(10977)
- 收入(10619)
- 机构
- 大学(253497)
- 学院(249388)
- 济(115829)
- 经济(114216)
- 管理(95341)
- 研究(89700)
- 理学(83904)
- 理学院(82982)
- 管理学(81791)
- 管理学院(81354)
- 中国(69293)
- 财(53271)
- 京(52726)
- 科学(52591)
- 农(45420)
- 所(45398)
- 财经(43068)
- 研究所(41651)
- 中心(39866)
- 经(39856)
- 经济学(38445)
- 业大(38189)
- 农业(36043)
- 经济学院(35100)
- 江(33507)
- 北京(33361)
- 财经大学(32611)
- 院(31735)
- 范(29828)
- 师范(29427)
- 基金
- 项目(174277)
- 科学(138900)
- 基金(132979)
- 研究(121380)
- 家(119590)
- 国家(118340)
- 科学基金(100455)
- 社会(82894)
- 社会科(78980)
- 社会科学(78957)
- 基金项目(69731)
- 自然(64950)
- 自然科(63553)
- 自然科学(63531)
- 省(62709)
- 自然科学基金(62497)
- 教育(55112)
- 划(55005)
- 资助(54561)
- 编号(44201)
- 部(40957)
- 重点(39806)
- 国家社会(37067)
- 创(36585)
- 发(36356)
- 教育部(35411)
- 成果(35192)
- 创新(34402)
- 科研(34237)
- 中国(33743)
共检索到361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在纳什议价模型基础上,使用来自中国9个省的双收入家庭的调查数据,检验了议价能力变化对家务劳动时间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议价能力提高将减少本人的家务劳动时间和家务分担比例,并使本人家务劳动时间和家务分担比例对其他因素的弹性增大。议价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的效果强于对女性的效果。本文拓展了已有的关于家庭内部时间配置的研究成果,对议价能力的定义和衡量方法做了探讨,并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出议价能力在家务劳动时间配置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锦华 胡军辉
家务劳动时间配置决策是家庭时间配置的重要内容,文章构建了影响城乡居民家务时间配置的理论与实证方程,并利用Oaxaca-Blinder技术对城乡差别在家庭内部生产中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探索和比较。研究表明,城乡差别对于居民家务时间的配置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对年龄、市场工资水平、家庭规模和闲暇等有显著的调整,最终导致农村家庭男女劳动者的日均家务劳动投入时间少于城镇家庭。从福利效应来看,农村家庭生存和生存补偿的压力大,家务劳动尤其是重叠性劳动的工作强度有损于妇女的健康福利,并有碍于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在家庭资源支配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而丧失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秀梅 亢霞
本文首先根据理性假说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决策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导出了用于分析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的经验模型。实证分析以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业区农户样本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符合理性行为假定。
关键词:
理性行为 农业劳动时间 非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求索
[作者]
田毅鹏 陈凤楼
将城市家庭主体性生成置于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业化、市场化、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以当代城市家庭家务劳动分工为切入点,有助于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及其自发逻辑。"家务劳动圈层化"使得城市家庭最大限度地整合调动家庭资源和力量来维系以儿童教育为中心的家庭再生产,传统母职观念、亲情原则、现代市场化原则混杂交织,并浸入到家务劳动领域,体现出中国城市家庭面对结构性压力通过主体性伸张来能动性建构生活秩序的自性逻辑,家务劳动圈层化的形成及拓展既是城市家庭主体性生成的产物,又反过来推进了家庭主体性的延展,塑造出当代城市家务劳动独特样态。
关键词:
城市家庭 家庭主体性 家务劳动圈层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军辉
本文在区分工作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劳动收入对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认为非劳动收入的提高将减少家务时间的配置,增加市场工作刚性家庭的闲暇时间,但对市场工作非刚性家庭闲暇时间配置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市场工作的异质性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利用CHNS2006年的数据所作的实证结果表明,非劳动收入水平的提高一致地减少了所有家庭的家务时间,同时导致在政府及国有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工作的家庭闲暇时间减少,但引起在家庭联产承包农业、私营个体企业工作的家庭闲暇时间配置的增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基本养老保险是贯穿家庭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与家庭每期的收入和支出相挂钩,对于家庭的经济决策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究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保基本养老保险能显著提高家庭持有自有住房、投资性住房、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概率,也能提升家庭住房在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以及风险性金融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述影响存在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预防性储蓄机制是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家庭住房及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机制。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要着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的全覆盖,逐步缩小养老保险待遇群体间差距;创新更多满足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评估,注重发挥各领域改革的联动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高楠 梁平汉 何青
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本文研究了心理偏误对家庭风险市场投资的影响。通过测算个体对房屋估值时的系统性偏误构造了过度自信指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增加了家庭的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并提高了风险市场参与规模,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过度自信个体持有风险资产种类更多、负债更高、投资策略更加非理性、交易次数频繁却未带来更高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居民心理特征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
关键词:
过度自信 风险偏好 资产配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静 甘宇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市家庭经济禀赋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水平、家庭财富水平以及家庭经济预期均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现期旅游消费支出。该结果表明,除了家庭现期收入和财富水平对家庭现期旅游消费支出有重要影响之外,家庭预期收入对现期的旅游消费决策影响也十分显著。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满足城市家庭差异化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家庭 经济禀赋 预期收入 旅游消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小华 吴恩平 王琪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Probit和Tobit回归为基准模型,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已婚女性参与劳动会降低家庭参与风险市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家庭风险资产比例;(2)健康水平、金融知识、城乡背景、自有房及风险爱好等特征不同,会使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表现出异质性;(3)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可以通过自有房、风险偏好渠道降低家庭风险资产配置,通过社会互动渠道提高家庭风险资产持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成华 左玲
文章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真实进步微观调查(CGPiS)数据,采用综合替代成本法,对我国29个省份的无酬家务劳动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居民无酬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总量约为142857.45亿元,约相当于同期GDP的18.57%,这一比重与日本、美国的水平相当;东部地区无酬家务劳动经济价值与GDP之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无酬家务劳动估值中,女性的贡献约占到63.14%。将家务劳动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对其进行单独核算以辅助国民经济核算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家务劳动 经济价值 综合替代成本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宇航
文章利用CHNS的2011年截面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劳动工资数据估算调查地区的家务劳动价值,分别采用机会成本法、综合替代法和行业替代法三种方法进行估算,发现家务劳动潜在价值约占GDP的30%。说明家务劳动价值对经济的贡献巨大,应正确评价家务劳动者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关键词:
家务劳动 时间价值 估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童 王琪延 韦佳佳
文章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1996年和2016年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务劳动时间性别差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务劳动时间性别差异在20年间呈相对增加趋势;学历越高,家务劳动时间性别差异越小;家务劳动时间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已婚群体家务劳动时间性别差异大;做饭时间和购物时间性别差异一增一减。建议女性可以通过自身人力资本的提高,减少家务劳动时间的性别差异;男性在经营事业的同时,也需注意对家庭的经营,主动分担家务,实现家庭和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兆萍 张健
文章在投入法的基础上构造线性替代法,以甘肃省为例,对无酬家务劳动的价值进行了估算。与以往方法相比,新方法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小偏差实现更加准确的估算。估算结果显示,2008年甘肃省无酬家务劳动价值量巨大,且其中大部分由女性贡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光烨 简敏仪 吴晓刚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城镇夫妻工作日与休息日家务活动的时间分配模式。考虑到夫妻间潜在相联的性别角色期待对夫妻家庭分工的影响,采用似不相关模型对回归系数的标准误进行校正。研究发现,对于家务劳动,妻子收入贡献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其本人而增加其丈夫工作日的家务劳动时间。在休息日,丈夫的家务劳动时间随妻子收入贡献的增加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家人照料,妻子收入贡献会显著增加丈夫照料家人的时间。而其本人的照料时间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均呈现明显的"性别展示"模式:该时间先随妻子收入贡献增加而减少,当超过约60%,其收入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反而会增加妻子参与照料的时间。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家人照料 时间分配 性别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韧 许豪 张双双
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子女数量会显著降低家庭股票投资的广度与深度,而对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无显著影响;育有男孩的家庭会显著降低对股票及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倾向,而育有女孩的家庭则与之相反;二孩家庭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不显著,且相关的异质性、稳健性分析均支持这一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谁增加了劳动时间供给?——来自CHNS的证据
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影响了劳动收入份额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房价波动、家庭财富配置与居民生活水平——来自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证据
家庭个体特征对居民借款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的经验证据
受教育程度对女性劳动时间配置的影响研究
家庭收入与人口结构特征对居民互联网购买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
家庭收入与人口结构特征对居民互联网购买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
人工智能应用是否影响了家庭债务?——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经验证据
收入、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来自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