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6)
2023(4809)
2022(3794)
2021(3423)
2020(2861)
2019(6200)
2018(5770)
2017(10803)
2016(5200)
2015(5853)
2014(5780)
2013(5723)
2012(5261)
2011(4608)
2010(4935)
2009(5049)
2008(3871)
2007(3482)
2006(3122)
2005(3022)
作者
(14906)
(12224)
(12055)
(11564)
(7659)
(5786)
(5515)
(4764)
(4599)
(4318)
(4209)
(4155)
(3935)
(3913)
(3834)
(3766)
(3661)
(3569)
(3508)
(3280)
(3149)
(3025)
(2839)
(2819)
(2734)
(2731)
(2670)
(2638)
(2500)
(2463)
学科
(24335)
金融(24335)
(22720)
(21826)
经济(21812)
(21068)
银行(21061)
(20554)
(19584)
企业(19584)
管理(18803)
中国(14418)
技术(11299)
中国金融(10899)
方法(9077)
数学(8193)
数学方法(8140)
(7898)
(7743)
技术管理(6328)
地方(6242)
(6183)
财务(6162)
财务管理(6157)
企业财务(5978)
(5969)
业经(5933)
农业(4956)
(4640)
(4509)
机构
学院(74178)
大学(72862)
(35161)
经济(34438)
管理(28388)
中国(26485)
研究(24255)
理学(24040)
理学院(23856)
管理学(23480)
管理学院(23343)
(16459)
(14580)
(14574)
(14199)
中心(14110)
银行(14104)
金融(13938)
(13206)
财经(13115)
科学(12429)
经济学(11999)
(11954)
(11609)
人民(11247)
经济学院(11020)
(10916)
(10402)
研究所(10387)
国人(10294)
基金
项目(48434)
科学(38596)
研究(37213)
基金(35323)
(30013)
国家(29750)
科学基金(26076)
社会(24763)
社会科(23827)
社会科学(23823)
(19486)
基金项目(18350)
教育(16510)
(15646)
自然(15332)
自然科(15034)
自然科学(15034)
自然科学基金(14780)
编号(14620)
资助(14474)
(12045)
成果(11377)
创新(11322)
(11261)
重点(11146)
国家社会(10785)
(10752)
(10613)
课题(10037)
(9886)
期刊
(35060)
经济(35060)
(25362)
金融(25362)
研究(23824)
中国(16888)
(12845)
管理(11207)
(9634)
技术(9471)
科学(9145)
学报(8916)
大学(7307)
学学(7008)
财经(6818)
教育(6706)
经济研究(5939)
农业(5814)
(5805)
技术经济(5691)
中国金融(4714)
业经(4685)
理论(4685)
科技(4647)
(4290)
论坛(4290)
实践(4250)
(4250)
国际(4127)
问题(3947)
共检索到121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或许,我们如滥用抗生素一样滥用"改革"。无疑,改革对于一些体制痼疾的疗效恰如抗生素一样不容置疑,但如果我们明白一点小毛病就用大剂量抗生素的后果,则历史必将证明我们过于强调金融的体制性,结果是诸多可以在技术层面解决的问题变成了体制改革。这无疑贬损了改革本身。更值得警醒的是,如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当前,伴随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行模式也涌现出全新的变革趋势。当新经济带来了创客时代之后,大规模、集中性的产业集聚模式和企业扩张模式,不再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大量涌现"小而美"的产业与企业形态,这些都使得分散化、及时性、智能化、合作共赢的新型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必要。新金融的根本动力,源于技术和制度两大要素。一方面,从技术视角看,我们可以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移动支付这些通行概念来描述新技术,也可以概括称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自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跌宕起伏,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体系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全球进入了完全的信用货币时代。1969年之前,从全球的贸易形势来看,基本上顺差和逆差并不是很大,但是从1979年开始,贸易的顺差和逆差逐渐扩大,原因就在于1969年之前美元和黄金挂钩,黄金的拥有量制约了贸易的顺差和逆差。但是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货币的创造失去了黄金的制约,因而国际贸易的顺差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培科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定性ICO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对此,笔者认为,监管部门紧急对ICO乱象刹车是非常必要的,至少遏制了非法金融活动的继续。或许有人认为监管部门雷霆监管会将孩子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培科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定性ICO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对此,笔者认为,监管部门紧急对ICO乱象刹车是非常必要的,至少遏制了非法金融活动的继续。或许有人认为监管部门雷霆监管会将孩子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金融发展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技术进步还是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两者在跨过某一分位点后,其系数值迅速提高;然而,外商直接投资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此外,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系数变化曲线表现出斜向上"W"型,从整体上看研发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变得越来越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钦先  佟健  
近几年在对国内外普惠金融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郑重地提出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这一重要问题,并定义: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回顾人类经济社会漫长发展历史与实践证明,货币、信用以及金融本来就是普惠的,只是在资本资本化条件下普惠金融被异化了,为了使其回归才重新提出普惠金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宽旗  王静  
本文运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结构三个维度构建门槛模型,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都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超过一定水平值后,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将大大提升;越过门槛值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还处于门槛值之下,其中中部与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尤为落后。为了更好地发挥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协调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海外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以公司债券为引领,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走出经济运行难局,关键在于使公司债券回归直接金融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调整期间。"艰难"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行乏力(如果贸然放松宏观调控政策,加大货币投放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将给后期经济运行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也表现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等方面的结果尚不尽如人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楠  
"三农"问题俨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商业化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将合作金融转变成商业金融,突出地表现出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变性"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其本质就是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化,是合作金融异化的典型表象。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分析,结合"三维金融"架构,提出应以合作性金融原则重构农村合作金融,实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回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淑萍  
金融杠杆过度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危机过后,各国加强了对金融的监管,与此同时,金融也开始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文拟对美国金融杠杆率的演变历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来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对于未来金融杠杆率的可能走势进行分析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阳  
建立精确的金融预测模型对金融产品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章针对新时期下金融产品推出周期短,可建模数据少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少数据建模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金融预测模型。针对传统GM模型中忽略了数据的线性变化规律,对传统的GM模型进行改进,加入线性部分,构建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并给出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的参数识别算法。最后实证分析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对少数据建模的有效性,且实证结果显示该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宣宇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风险"防火墙"。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强化监管,切实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无疑已成为2017年金融工作的主旋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震田  何力军  
过去两三年,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太多的繁华与衰落,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波动,不断以新的形式刷新我们的阅历和认知。2016年初,我们经历了两天四度熔断的"奇观"和千股跌停的痛苦。这些起起落落的资产价格背后隐含着的是金融风险的表现特征与产生逻辑转变。当前,"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必然是互为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