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0)
- 2023(9075)
- 2022(7391)
- 2021(6773)
- 2020(5414)
- 2019(11747)
- 2018(11272)
- 2017(20993)
- 2016(10552)
- 2015(11296)
- 2014(10548)
- 2013(9914)
- 2012(8575)
- 2011(7703)
- 2010(8049)
- 2009(8076)
- 2008(7033)
- 2007(6276)
- 2006(5612)
- 2005(5012)
- 学科
- 济(37983)
- 经济(37941)
- 业(35411)
- 管理(35264)
- 企(32209)
- 企业(32209)
- 融(25311)
- 金融(25310)
- 银(22637)
- 银行(22629)
- 行(22033)
- 中国(18807)
- 方法(13695)
- 财(12880)
- 技术(12422)
- 业经(11994)
- 制(11724)
- 中国金融(11007)
- 农(10758)
- 数学(10582)
- 数学方法(10437)
- 理论(9997)
- 地方(9499)
- 技术管理(9463)
- 务(8960)
- 财务(8939)
- 财务管理(8928)
- 企业财务(8532)
- 贸(7637)
- 贸易(7626)
- 机构
- 学院(139843)
- 大学(136058)
- 济(59432)
- 经济(58190)
- 管理(53394)
- 理学(45698)
- 理学院(45293)
- 管理学(44586)
- 管理学院(44334)
- 研究(42599)
- 中国(40401)
- 财(29713)
- 京(26834)
- 财经(23347)
- 科学(23048)
- 中心(22089)
- 经(21075)
- 江(20530)
- 经济学(19715)
- 所(19350)
- 融(18017)
- 州(17733)
- 经济学院(17713)
- 金融(17659)
- 银(17600)
- 财经大学(17498)
- 研究所(17358)
- 农(17013)
- 范(17002)
- 银行(16979)
- 基金
- 项目(91009)
- 科学(73279)
- 研究(71518)
- 基金(65870)
- 家(55641)
- 国家(55129)
- 科学基金(48869)
- 社会(47250)
- 社会科(44954)
- 社会科学(44946)
- 省(37362)
- 基金项目(34029)
- 教育(32382)
- 划(29824)
- 编号(29544)
- 自然(28698)
- 自然科(28112)
- 自然科学(28106)
- 自然科学基金(27598)
- 资助(25315)
- 成果(23700)
- 创(23328)
- 创新(21868)
- 发(20803)
- 重点(20778)
- 课题(20407)
- 国家社会(19852)
- 部(19159)
- 项目编号(19007)
- 制(18877)
共检索到21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厉以宁
中国正处在一个新时代,这是中国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光明的前景和极大的机遇,也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和相伴而来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已转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常态。但这个"常态"能否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需要有大智慧的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微观的、实务的,也必须是理论的、宏观的。从既有理论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著作中所谈的都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就是说人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雨露
一、"新常态"所反映的经济和金融问题本质这里的所谓经济和金融"新常态"(New Normal),是泛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8-2012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共同面临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表面上看是以金融稳定和经济高增长为特征的所谓"大稳健"时代的终结,但本质上却是对危机之前长期积累的金融失衡的一种被动式的集中调整。这种调整源于危机前从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建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认清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地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谋划好下一阶段全省金融工作,发挥金融支撑经济新常态的突出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新常态,是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注意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业态不断创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快速向信息化金融迈进,为新常态下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和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面临新常态下复杂的经济环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相宜的调控力度,无疑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社会上希望放松货币政策、加大定向刺激的声音增多。这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问题,是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潘功胜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2015年学术年会于近期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会上发表了演讲,本文为编辑部根据演讲录音整理而成,供读者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烨 包晓辉 吴亮圻 金婷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的发展日益需要更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金融政策支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其中的关键。欧美等国多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提供货币支持,但这一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结合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特点,从供给侧、需求侧和市场成熟度三个方面来看,盘活存量的方法或许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即商业银行可以将已经形成的信贷资产卖出,腾挪出贷款额度继续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资产 转让 量化宽松 盘活存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静 朱炳元
中共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创新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来,从根本上消除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因素。然而,防范由于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不匹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匹配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仍然是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的强大理论武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有机融合的理念,即应满足既定的业绩评价秩序域的约定与利益相关者对业绩评价的目标要求;然而,这些都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新常态经济发展换档范式的引入,将对企业的经营及业绩评价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导致业绩评价秩序域的约定与业绩评价目标要求发生变化。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特征是:调速度、调结构和调动力,为此,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于:以提质增效为总目标,以调速度、优结构、创新驱动为指引,以企业的经营特色和优势的保持与发展为核心,追求企业稳步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企业价值不断增值。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评价者对业绩评价的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纳新 伍中信
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文章选取金融相关率指标和专利申请数指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用存在但有限,而其冲击存在长期正向作用,具有持久性,发展空间巨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向量自回归模型 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程举
当下,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否能抓住机遇,取决于人们能否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又是经济的核心,基于经济和金融这一基本关系,在经济的"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突破传统金融格局,向其不断发起猛烈攻击的当下的中国,金融创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正在改写金融业态的版图。当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监管、技术、信息不对称和线上线下一致等约束,相关机构必须全面沿着金融创新和良性发展的路线走大数据之路,通过并购等方式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个人征信发展,加强开放合作,全面提升技术和安全防范水平。
关键词:
新常态 互联网金融 创新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皮天雷 杨萍 刘子荣
金融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如何发展近来备受关注。基于金融新常态的新特征与新约束,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风险演变及监管思维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新常态必然要求互联网金融为社会微观主体提供更为优质、透明、便捷及个性化的新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在提高金融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宏观调控思维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必将反馈及影响到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新演变与微创新。金融新常态约束下的互联网金融更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服务手段之中,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从而实现自身的智慧式发展与内涵式增长。
关键词:
金融新常态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提出"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和九大趋势,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显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样的大逻辑,为"新常态"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着力打造教育的"新常态"。这也是远程教育的决策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应该面对,而且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进行创新探索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元龙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伴随着金融发展的新常态,即金融发展速度新常态、金融结构新常态、金融创新的新常态和金融风险管控的新常态。防范和管控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要特别关注产能过剩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三大金融风险。要防范推进金融改革中的风险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加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遵循防范风险的操作性原则,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风险防范 原则与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