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9)
- 2023(4456)
- 2022(3646)
- 2021(3483)
- 2020(2675)
- 2019(6212)
- 2018(6139)
- 2017(10118)
- 2016(6160)
- 2015(7011)
- 2014(6612)
- 2013(6185)
- 2012(5493)
- 2011(4986)
- 2010(5171)
- 2009(4214)
- 2008(4262)
- 2007(3587)
- 2006(3120)
- 2005(2729)
- 学科
- 济(18116)
- 经济(18095)
- 管理(11983)
- 业(11266)
- 企(8284)
- 企业(8284)
- 方法(8155)
- 教学(7735)
- 数学(7061)
- 理论(7057)
- 数学方法(6939)
- 农(6455)
- 教育(6216)
- 中国(5905)
- 学法(5218)
- 教学法(5218)
- 业经(4586)
- 农业(4526)
- 学(4320)
- 学理(4302)
- 学理论(4302)
- 研究(3407)
- 技术(3247)
- 地方(3208)
- 财(3205)
- 贸(3171)
- 贸易(3166)
- 易(3069)
- 制(3044)
- 环境(3025)
- 机构
- 学院(77115)
- 大学(76450)
- 研究(27429)
- 济(26392)
- 管理(25852)
- 经济(25674)
- 理学(22340)
- 理学院(22003)
- 管理学(21430)
- 管理学院(21284)
- 中国(18825)
- 科学(17552)
- 京(16525)
- 农(16219)
- 业大(13638)
- 所(13557)
- 范(13092)
- 江(12968)
- 师范(12921)
- 农业(12783)
- 研究所(12546)
- 中心(12517)
- 技术(12468)
- 财(10863)
- 北京(10344)
- 师范大学(10333)
- 教育(10288)
- 职业(10224)
- 州(10060)
- 院(9941)
- 基金
- 项目(53889)
- 研究(41567)
- 科学(41323)
- 基金(35820)
- 家(31803)
- 国家(31467)
- 科学基金(26405)
- 社会(23767)
- 省(23093)
- 教育(22638)
- 社会科(22402)
- 社会科学(22396)
- 划(19304)
- 基金项目(18989)
- 编号(18305)
- 自然(16578)
- 自然科(16172)
- 自然科学(16167)
- 自然科学基金(15915)
- 成果(15350)
- 课题(13985)
- 资助(13972)
- 重点(12854)
- 创(11954)
- 年(11950)
- 部(11605)
- 发(11474)
- 创新(11003)
- 大学(10812)
- 项目编号(10659)
共检索到119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缔结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是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与主体结成实践关系的客观世界才具有现实意义并成为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本身蕴含着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语言与文化等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认了现实世界与主体之间的实践关系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现实世界之于课堂的价值强度即现实世界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不可分离性和价值一致性,它根植于完整的人的本质诉求,体现在为学习的发生提供特定环境和真实情境,为学习者提供可感、可体验对象并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也为学生参与世界提供实践载体。核心素养呼唤课堂实践感,课堂实践感是指课堂以筑牢教学主体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实践关系为基础,朝向现实世界并丰富主体生命体验的实践信念、实践场域和实践样态。教学的生命立场和实践信念的建立、感性与理性的逻辑转换与表征推论,以及理解世界与参与世界的结合是课堂实践感的生成机制。发展核心素养必须让课堂向现实世界敞开,培育学生的感受性,引导真实情境学习,丰富课堂的现实感与历史感、文化性与生命性,构造知行合一的课堂实践学习样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年智英
开放教育欧洲在线8月21日报道,谷歌宣布谷歌课堂面向所有人开放,只要下载最新的App教育软件即可。谷歌课堂是与教师合作的产品,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保证课堂组织的有效性,并改善同学生的交流。通过使用课堂工具,教师能够创建并管理作业,追踪学生已经提交作业的进度,直接提供反馈和标记给学生。课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菊香
翻转教学是对传统讲课模式的创新,是教学时空的翻转而非课堂主客体的翻转。信息素养是一系列能力,也是数字世界的一项基本人权。其课程内容符合布鲁姆对高等教育知识的不同层次分类思想。信息素养通识课程既有必要也有条件实施翻转教学。馆员在全校信息素养通识课堂可从新媒体综合教学环境、案例教学、课程内容、考核指标以及教学目标等五方面进行设计与实践,并在实施过程通过网络工具对学生的满意度、收获以及自学时间等进行微调查,来保证教学效果。实践表明,翻转教学延长了学时,群组学习方式适合翻转课堂。教师需要重点对群组合作给予充分指导,并保证学生全方位的课堂体验。另外,翻转教学首先要在图书馆的支持下保证课前充分预习和学习进程中的及时答疑。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综合体验是正面积极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洁 王英 杨新涯
研究在信息素养教育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的必然性,建立图书馆翻转课堂的应用体系和实施流程,分析实施过程中馆员和读者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教学模式在图书馆读者入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行情况。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 图书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明清
中职"适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为学而教""多学少教"和深度教学的课堂;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诉求和信息化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追求,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中职"适学课堂"是通过教师的"有限教导"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多元教导"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发展学生心智和素养;通过提供"全景立场"开展"深度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反思、批判等深度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比较、批判、包容、接纳,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发展了"理性精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核心素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朱莎 杨洒 李嘉源 秦威 郭庆 黎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倡导将核心素养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评”一致。然而,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教学为核心、理论与数据双向驱动的课程核心素养评价新范式。该范式包含课程核心素养理论模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存储、相关特征的提取、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六个环节,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文章还提出智慧课堂课程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数字技术发展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支持基于证据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创新情境嵌入式的评价手段、促进多元主体个性化评价反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王文丽
课堂教学是形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根基于紧密渗入时空的教学实践之中。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其认知能力嵌入实践意识,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能够在话语层面上描述他们的行为及理由。教师作为能动者的任务在于促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来主宰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构建作为能动者发展的核心素养,同时构建与自身紧密联系的教学制度,二者的互动在广阔时空范围内表现为能动者与教学制度的结构二重性。传统课堂向现代课堂的结构转型,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翻转",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生发展核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能动者 结构二重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杨斌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是关键。从教师情意倾向与思维品质、主体取向与策略意识、价值提升与实践张力等方面可以发现,教师课堂创新素养和三维一体与持续创生性特点。以实际出发,可以探索在课堂情意、课堂信念和实践智慧等方面建构教师创新素养的评价标准,提出创新培养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明清
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与其他类型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是受全球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牵动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养要求提升的牵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课堂教学变革策略:教学理念从知识中心走向经验中心,教学目标从分解割裂走向融汇整合,教学内容从全面覆盖走向深度理解,教学方式从课堂讲授走向合作探究,教学评价从单一性走向综合性。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变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晓红 高凡 何雪梅
[目的 /意义]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思考力、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教育需要突破既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重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 /过程]在梳理与信息素养"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相关的文献并分析"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劣之后,吸取其中的精髓,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明显,能为新时代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琰 苏君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否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相结合,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之间的联系,探讨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隆茜
"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被称为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信息素养教育以网络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为主,非常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为了对比"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师生学习体验等,作者在同一学期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两个班级中分别采用了两种教学模式,以开展比较研究。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的"翻转课堂"班的学生以后还会选择该类型课程,71%的传统课堂班的学生会选择该类课程。研究还发现,"翻转课堂"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客观题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多选题的成绩。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选课学生成绩的因素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科背景以及网络平台等。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为以后开展相关教...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信息素养教育 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蒋丽丽 陈幼华
针对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革新问题,通过典型案例调研在总结翻转课堂特征、阐述信息素养翻转课堂可行性及现状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翻转课堂设计理论框架。理论框架包括课前、课上、课后三部分,同时将同伴教学理念引入课上设计环节,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阐述与总结,旨在为国内高校信息素养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信息素养教育 教学设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铭 牛昱 张海丰 吴云飞
文章主要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STSE理念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时间位移)的教学设计,结合STSE教育理念近20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以及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并注重理论的应用,使研究更贴近一线物理课堂教学,能够与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相结合,使内容更具时代性,对受众群体更有针对性,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意义有具体性,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其它物理知识的研究也有帮助,因此,研究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自德 李文斐 王学珍
本研究立足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发展方式从政策依赖型向用户依存型转型升级,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校课堂"与"在线课堂",推进开放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校课堂"基于情景规划策略,采用知识理解的以教导学教学方式;"在线课堂"建立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按照互联网思维进行总体设计,构建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最终形成线下、线上有效融合的"自循环O2O"教学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