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6)
2023(7152)
2022(5643)
2021(4989)
2020(4371)
2019(9660)
2018(9428)
2017(18443)
2016(9527)
2015(10449)
2014(9781)
2013(9873)
2012(9002)
2011(7734)
2010(8025)
2009(7806)
2008(8113)
2007(7387)
2006(6615)
2005(6475)
作者
(27206)
(22808)
(22744)
(21252)
(14698)
(10790)
(10169)
(8757)
(8461)
(8336)
(7737)
(7579)
(7564)
(7226)
(7214)
(6784)
(6770)
(6636)
(6562)
(6467)
(5738)
(5595)
(5559)
(5264)
(5197)
(5094)
(5026)
(4867)
(4538)
(4465)
学科
(68101)
(65603)
企业(65603)
(50411)
经济(50344)
管理(47676)
业经(24269)
(19961)
方法(18785)
(18518)
(16900)
财务(16898)
财务管理(16890)
企业财务(15981)
技术(14513)
农业(14388)
(12181)
企业经济(11803)
数学(11512)
数学方法(11459)
(11367)
经营(10709)
(10350)
(10290)
技术管理(9942)
理论(9804)
中国(9512)
(9226)
决策(8505)
体制(8312)
机构
学院(142734)
大学(135323)
(65316)
经济(64323)
管理(61398)
理学(52382)
理学院(51943)
管理学(51549)
管理学院(51274)
研究(43094)
中国(35859)
(31189)
(27887)
(26621)
财经(24204)
科学(23626)
(23457)
(21908)
(21574)
农业(20882)
业大(19990)
中心(19303)
商学(19090)
研究所(19029)
商学院(18937)
经济学(18726)
(17746)
财经大学(17489)
北京(17256)
经济管理(17205)
基金
项目(88757)
科学(71943)
研究(66850)
基金(65937)
(56266)
国家(55673)
科学基金(50043)
社会(44893)
社会科(42708)
社会科学(42699)
(36513)
基金项目(34983)
自然(31460)
自然科(30799)
自然科学(30788)
自然科学基金(30331)
教育(28602)
(28528)
(28275)
编号(25829)
资助(25584)
(22921)
创新(20324)
(20065)
重点(19423)
(19274)
成果(19265)
(19192)
国家社会(18879)
(17388)
期刊
(79847)
经济(79847)
研究(41870)
管理(29459)
(28841)
中国(27823)
(26291)
科学(18453)
农业(18375)
学报(17315)
业经(15691)
技术(14600)
大学(13967)
学学(13573)
(12822)
金融(12822)
财经(12621)
(12574)
经济研究(12158)
(11052)
技术经济(10264)
问题(9923)
财会(9626)
世界(9438)
教育(9035)
现代(8513)
(8098)
商业(8008)
经济管理(7954)
会计(7883)
共检索到221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汝小美,覃民,韩曙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爱民  
然而经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乌干达学校系统是如何通过课程建设以及积极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开展艾滋病教育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云  唐丽霞  
本文从艾滋病的流行特征、艾滋病传播的特点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对贫困农户的生计影响等方面对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分析。研究发现,穷人对于艾滋病的易感性以及我国艾滋病的分布特点的事实都表明艾滋病与贫困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此外,本文还用一手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艾滋病对贫困人口家庭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家庭生产结构退化、家庭劳动分工女性化和低龄化趋势明显,收入下降,支出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以及生活环境日趋紧张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定猛  
艾滋病的加速传染,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危险。在有效免疫药品与治疗药品研制出来以前,技能本位的艾滋病教育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在许多的国家和地区,艾滋病教育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重视,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社区、组织和心理三个层次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今人们所关心的艾滋病教育的相关问题,以提高人们对艾滋病教育的理解,提高艾滋病教育的意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勤,吕繁,原野,朱昊,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  
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对老年人有直接影响(自身感染)和间接影响(子女感染的影响)两种基本途径。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者已经超过1/10,而且增长很快。艾滋病导致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加深老年贫困,社会排斥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子女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是对社会的间接贡献。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以关怀和帮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凤娟  刘美娜  杨晶  张秋菊  
目的:利用残疾调整生命年指标分析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确定艾滋病在中国的高危人群,为制定艾滋病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依据,为政府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金提供科学佐证。方法:将我国2007年艾滋病的发病、死亡情况按照年龄、性别整理,计算艾滋病疾病负担指标中的残疾调整生命年;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强度指标进行各年龄组、性别的比较,以控制相互比较组别人口基数的影响。结果:我国2007年艾滋病伤残调整生命年为108312.55人年,负担强度为0.0824人年/千人,由死亡造成疾病负担高达101037.40人年,占总的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为93.28%;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15岁至60岁年龄段,这一年龄段占总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的93.86%,30岁至45岁是疾病负担最高的年龄组;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结论:我国人群中的30岁至45岁年龄组和男性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疾病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耿柳娜  赵群  
遏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减少艾滋病污名。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将口语报告式的问卷法和简版内隐联系测验相结合,探讨在QQ群中性互动和QQ群积极互动情境下,个体的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的变化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艾滋病患者持有内隐污名,但没有外显污名;QQ群互动能降低外显艾滋病污名和内隐艾滋病污名;QQ群中性互动和QQ群积极互动对内隐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作用没有差异;相对于QQ群中性互动而言,QQ群积极互动对外显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作用更强。总之,QQ群互动形式的虚拟接触能降低艾滋病污名,对其它受污名群体的态度研究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谦  
基于中医学是理论医学及在"非典"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民间中医生在疫区治疗艾滋病的情况以及目前中医治疗艾滋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较为肯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广阔。但存在忽视中医学自身标准、传染病法等法律不利于中医药参与治疗艾滋病等问题。为了13亿中国人健康,弘扬中医药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理然,骆华松,蔡定昆,杜双燕  
艾滋病流行通过影响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增加贫困人口进而危及人口安全。本文基于云南省HIV/AIDS流行趋势的预测 ,对云南艾滋病流行对人口安全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测算和评估 ,并提出了缓解人口安全的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志,马颖,秦侠,江启成,张学军  
预防艾滋病的卫生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使这些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备选干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外应用较多和较成熟的评价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的成本效用分析方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鹏  朱坤  冀洪波  王颖  刘康迈  吕繁  
通过对艾滋病高流行地区4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193位住院艾滋病病人的调查,文章分析了病人的收入情况,比较分析了确认感染时间不同、首次住院时间不同、诊断疾病不同、HIV感染途径不同和就诊医疗机构不同病人的相应住院费用。研究发现:艾滋病病人面临收入下降和住院费用高昂的困境,需要救助;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住院费用有差异,需要协调;所患疾病种类不同的住院费用有差异,不同感染途径的住院费用无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翟俊卿  
艾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国际问题。到目前为止,预防教育是解决艾滋病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目的是增进人们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意识、技能,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减少艾滋病的传染,减轻艾滋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缓解艾滋病对教育系统带来的压力。本文介绍了UNESCO在全球性和地区性两个层面实施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策略,并讨论了这些策略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珮  刘海燕  毛林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一平,毛东伟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改善STD(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处理方法作为一种有效、廉价的控制HIV-1(人免疫缺陷病毒-1)战略方法来提倡。英国的L·Gilson等在坦桑尼亚姆瓦扎地区的随机实验最早在大数量人口中用干预治疗STD的方法来防治HIV-1感染,以此来支持WHO的推荐方法。他们将12个非城市社区的各级医疗单位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及对照组,干预治疗对于HIV-1的作用,在由15~54岁的成年人所组成的群体中测量,经过两年的追踪调查,并把HIV-1感染的比率在干预和对照组中进行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