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8)
- 2023(9416)
- 2022(8469)
- 2021(8216)
- 2020(6846)
- 2019(15774)
- 2018(15853)
- 2017(30191)
- 2016(16881)
- 2015(19371)
- 2014(19359)
- 2013(18860)
- 2012(17066)
- 2011(15419)
- 2010(15133)
- 2009(13727)
- 2008(13113)
- 2007(11256)
- 2006(9741)
- 2005(8363)
- 学科
- 济(61658)
- 经济(61589)
- 管理(46558)
- 业(43062)
- 企(36730)
- 企业(36730)
- 方法(30428)
- 数学(26094)
- 数学方法(25786)
- 中国(16802)
- 农(15594)
- 财(14887)
- 学(14700)
- 业经(13736)
- 理论(12775)
- 教育(12656)
- 地方(12613)
- 和(10861)
- 贸(10683)
- 贸易(10679)
- 农业(10480)
- 易(10340)
- 技术(10035)
- 制(9958)
- 环境(9773)
- 务(9769)
- 财务(9710)
- 财务管理(9694)
- 企业财务(9192)
- 划(8821)
- 机构
- 大学(236603)
- 学院(229370)
- 管理(93896)
- 济(84525)
- 经济(82476)
- 理学(82191)
- 理学院(81249)
- 管理学(79774)
- 管理学院(79361)
- 研究(73704)
- 中国(51538)
- 京(50494)
- 科学(47146)
- 财(37701)
- 所(36084)
- 业大(34826)
- 农(33667)
- 范(33466)
- 师范(33226)
- 研究所(33139)
- 中心(32727)
- 北京(32006)
- 江(31958)
- 财经(31072)
- 经(28295)
- 师范大学(27021)
- 院(26994)
- 州(26566)
- 农业(26368)
- 经济学(24201)
- 基金
- 项目(161648)
- 科学(126576)
- 研究(120800)
- 基金(115665)
- 家(99455)
- 国家(98600)
- 科学基金(85061)
- 社会(73544)
- 社会科(69516)
- 社会科学(69495)
- 省(63438)
- 基金项目(62461)
- 教育(56771)
- 自然(55888)
- 自然科(54561)
- 自然科学(54550)
- 划(53704)
- 自然科学基金(53536)
- 编号(50673)
- 资助(47449)
- 成果(41997)
- 部(35654)
- 重点(35567)
- 课题(34787)
- 创(33720)
- 发(33410)
- 大学(32248)
- 项目编号(31708)
- 创新(31138)
- 科研(30849)
共检索到326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解水青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大学因校长们的频繁抛头露面而充斥媒体,大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但与此同时,中国今日的大学精神却饱受诟病,甚或影响大学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亦受到质疑,中国当今的大学怎么了?难道是人们对大学的期盼过高或者信仰丧失?大学能够作为人类之灯照亮世界吗?张学文博士201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理性研究》一书力图对此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学理性是大学之所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根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任增元
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认识上,高等教育都面临着"理性偏见"的挑战,尽管形式多样但实质都是用大学理性的部分代替了整体。大学评价实践中的量化主义倾向,理论上把认知理性提升为高等教育的本质,不符合完整的大学理性和中庸之道。理性是拯救大学的重要出路,大学的定位、发展与评价都必须坚守大学理性精神,而不是拘泥于一种理性形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军 眭依凡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也是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社会组织。正如布鲁贝克所说,大学存在的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永恒的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亦指出,到1520年欧洲业已形成的机构中,至今仍以其公认的形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国内学术界对大学在大发展中出现的行政化、企业化现象展开了系列批评,提出了大学理性回归命题。对大学理性的讨论,还需要对大学理性概念本身严格考证和发展探源。基于大学理性失范事实,《大学理性研究》对大学理性发展谱系进行历史考源,形成了关于大学理性的独特认知,在其中发现学者责任伦理缺失这一本源性问题,故最终把大学理性回归的希望寄托于真正学者的成长。这一思路颇具启发性,深化了关于大学理性的认识。但大学领导人的角色应给予格外重视,他们非一般学者可比,必须担负保护大学理性的使命。
关键词:
大学理性 理性失范 理性回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萼
思想引领是大学重要的使命,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思想引领要让"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点亮理想信念之灯。思想引领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承接。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6年9月,北京市委教工委开展了一项富有开创性、引领性的教学改革活动,以"大型领读"为主要形式设立一门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芳 贺武华
张学文博士的专著《大学理性研究》既是对大学哲学基础的审视与辨析,也是对大学思想发展史的系统考察;既是对大学历史传统的深究细探,也是对大学现实的反思追问。读《大学理性研究》,第一感觉就是著作"理论体量大",这得益于该著作理论体系的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其次就是"现实触痛痒",这与作者深度的问题意识分不开。仅从概念来看,《大学理性研究》所涉及的核心与外围概念就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要梳理好、说清楚并非易事,诚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一、大学文化理性之重要1936年哈佛中国同学会在哈佛大学建校300周年的一块纪念碑文中写道: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由于文化。国家如此,以文化为灵魂的大学尤其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沉湖而去后,陈寅恪先生分析其自溺原因道:"凡一种文化值衰弱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文化可以让其熏陶者、追随者、传播者为之殉道献身,足见文化对人的教育之深、影响之甚。大学文化亦然,其在大学的办学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福春
自中世纪至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展已近千年,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其中对大学理性的探寻更是为大学之"大"提供了智慧之果。对于人类而言,出于生存与发展的双重目的,既需要感性的认识世界,也需要理性的改造世界,只有两者相得益彰,人类才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当前中国大学发展已进入了反思与调整阶段,新旧问题杂陈,更需要理性之光的照耀。一、大学理性必答的三问张学文博士《大学理性研究》一书对大学发展与变革的理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中国把高等学校都称之为大学,这与欧美对大学的理解不同。大学,英文名为University,原意是"组合",后专指学术团体组织。因此,早期大学一般有4个学院,即文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到19世纪初,柏林大学以哲学院取代文学院,并上升为中心地位,但大学依然以人文学科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系科越来越扩大,理工科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大学对高水平学术追求的思想没有改变。因此,在欧洲,大学历来都是指本科以上教育的机构,单种技术性的、短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俞婷婕 李鹏虎
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负有选择、批判、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能且具有强烈文化属性的组织,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基于上述立场,本文在厘清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讨论提炼了大学文化的要素及特征,并就大学文化之于大学价值追求以及办学治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冠华
大学是一个圣洁的学术组织,坚守文化理性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然而,当下大学片面追求文化之外的经济和政治功用,逐渐遗忘了大学文化理性的根本旨归,大学文化正逐步沼泽化。现代大学正在承受着官本主义和经济主义由表及里的胁迫和侵蚀。面对大学文化理性失范现状,更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大学文化建设和对大学文化理性之精神实质的不断追问和深刻反省。不为政治左右,不为经济失贞,应为理性坚守,要为学术推崇,此乃大学发展之根本,更是大学文化理性的当代意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3月26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教授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暨北京大学演讲会举行。福斯特校长发表了题为"照亮人性之美:变动世界中的高等教育"(Illuminating One’s Bright Virtue:Higher Educafion in a Changing World)的演讲。在演讲中,福斯特校长强调:"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球的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婷婕
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至关紧要的治理元素,是以自觉于培育、遵循并坚守文化理性为推进实现大学良好治理即善治的客观所需。立足于大学善治的理念、要素与特征,本文认为塑造和谐包容的大学文化品格、推进以章程建设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营造、落实以民主为导向的大学文化构建是大学组织应当培育并持守的文化理性。
关键词:
善治 治理 大学文化 文化理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晓英
我的故乡在那美丽的地方满山的青松像绿色的海洋枝繁叶茂迎风起舞松涛声声像那交响的乐章……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息烽县一个偏远的村庄,正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曾是一个贫穷的地方。解放前国民党关押杨虎城等高级政治犯的息烽集中营就隔山相望,闭塞的环境可以想象。记忆深处,村民居住的尽是低矮的木房,泥泞的道路伴随着
关键词:
幸福 财政 财政金融 心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