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1)
2023(4095)
2022(3337)
2021(2803)
2020(2297)
2019(5198)
2018(5023)
2017(9916)
2016(4881)
2015(5433)
2014(5523)
2013(5719)
2012(5609)
2011(5254)
2010(5497)
2009(5326)
2008(4888)
2007(4384)
2006(4315)
2005(4104)
作者
(14951)
(12922)
(12704)
(12265)
(8201)
(5941)
(5689)
(4905)
(4822)
(4693)
(4519)
(4247)
(4187)
(4064)
(4063)
(3952)
(3740)
(3612)
(3599)
(3423)
(3211)
(3050)
(3030)
(3026)
(2993)
(2940)
(2651)
(2624)
(2533)
(2448)
学科
(49992)
经济(49973)
地方(14605)
管理(13669)
方法(12551)
地方经济(11645)
数学(11395)
数学方法(11363)
(10723)
中国(8709)
(7644)
业经(7477)
(7448)
企业(7448)
(6832)
经济学(6323)
环境(5385)
(5345)
农业(5323)
(4908)
(4849)
产业(4842)
(4726)
金融(4726)
(4662)
(4536)
资源(4364)
(4275)
贸易(4271)
(4251)
机构
学院(80906)
大学(80631)
(49237)
经济(48546)
研究(32709)
管理(28714)
中国(24501)
理学(24027)
理学院(23759)
管理学(23510)
管理学院(23351)
(19860)
经济学(17133)
科学(16642)
(16402)
(16211)
财经(15577)
经济学院(15061)
研究所(14558)
(14038)
中心(13714)
(12413)
财经大学(11285)
(11270)
北京(10503)
科学院(10287)
社会(10047)
经济研究(9884)
(9871)
(9531)
基金
项目(47298)
科学(37679)
研究(35342)
基金(35278)
(30124)
国家(29920)
社会(25783)
科学基金(25620)
社会科(24576)
社会科学(24570)
基金项目(17900)
(17630)
教育(14702)
资助(14628)
(14012)
自然(13970)
自然科(13630)
自然科学(13624)
自然科学基金(13388)
编号(12806)
(12394)
经济(12294)
(12087)
国家社会(11668)
成果(10829)
重点(10687)
(10518)
发展(10516)
(10384)
教育部(9386)
期刊
(62874)
经济(62874)
研究(30840)
(15416)
中国(15265)
管理(12728)
经济研究(11776)
科学(9491)
学报(9358)
(9162)
财经(9073)
(8047)
(7980)
金融(7980)
技术(7833)
问题(7812)
大学(7487)
学学(7260)
业经(7246)
技术经济(6497)
农业(5994)
(5787)
世界(5779)
统计(5669)
国际(5180)
经济问题(5095)
经济学(4808)
(4726)
经济管理(4719)
改革(4469)
共检索到136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俊生  
广东省发改委日前披露,预计2013年广东GDP增长可达到8.5%的水平,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6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另一条消息说,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已有包括京津沪、浙江、江苏与内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晓军  
中国以农民工形式发生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城乡三部门经济下新的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实证分析1985~2009年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和成果分享。结果表明,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对经济成果分享程度偏低,二者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主要依赖于农民工数量增加,而对其自身劳动生产率依赖较小;农民工对经济成果分享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于龙  李小云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大、成果分享小,这是社会上比较一致的看法。但贡献究竟有多大,成果的分享究竟有多小,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基础上,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引进了一个变量,作为索洛余值的分解,内生化新古典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因素,通过此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对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统计定量测量,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结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  李晓超  严于龙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大、成果分享小,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贡献究竟有多大,成果的分享究竟有多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对此做了定量测量,对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看待农民工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等问题的紧迫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刚  陈东有  
农民工进城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测算发现,1993-2006年期间农民工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20.9%。与农民工的贡献相比,农民工的成果分享却是不公平的。如果工业化之初农民工作出必要的牺牲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改革开放30年后他们就理应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民工将在江西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在促使农民工定居城市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有条件、有步骤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阮敬  
文章构建了基于收入分布并瞄准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模型,利用城镇居民收入住户调查数据对中国地区之间1988-2008年的增长成果分享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构。结果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成果分享经历了一个U型发展过程,其分享到的成果近年来逐步提高;地区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和物价水平提升会抵消一部分所分享到的增长成果,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是阻碍分享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戈龙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的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测算,并重点分析了2000~2012年的数据,得到农民工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2%,城镇职工对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农民工的1.64倍;然而,城镇职工对第二、三产业GDP的平均分享率却是农民工的5.52倍,且这一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一现象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炳炎  袁灏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必然是从外需和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转换。本文首先通过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考察和分析,指出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消费主导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证了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的建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特别应把初次分配当作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最后,为了破解初次分配领域中的难点,提出了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左停  李小云  
一、我国收入分配总体状况经济增长的成果国民总收入最终要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统计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都享受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博  
在产权分享的理念下,本文通过假定短期内产权制度不变与中长期内产权制度将随着生产力的变迁而变迁两种路径,提出了四个包含产权分享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指出在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中构建产权分享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万广华  
本文提出一个从微观角度度量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指标,并运用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对于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确实能够降低贫困,但是在同样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农户分享到的经济增长的好处的程度并不同,那些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的农户以及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即使有较高的市场参与程度也依然会陷入贫困。所以,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长使贫困农户自动地脱离贫困,而必须采取主动干预措施以防止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李小云  
农民工群体贡献巨大,但在全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分配却相对较低。本文对农民工群体应该分享的份额、其对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比例偏低的原因及其后果展开分析。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美玲   张硕楠   莫建明  
在分析金融分享实体利润“质”的合理性基础上,以2007—2019年城市层面数据为样本,探讨金融分享实体利润“量”的合理值并实证检验金融利润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分享实体利润的合理区间内,金融利润适度提高有助于经济增长,但金融分享实体利润超过合理值后,继续膨胀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同区制内,金融利润非对称地调整民营和国有经济增长速度是其非线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之一。具体而言,金融利润适度上升时,民营经济融资水平的边际改善效应较强,将带动经济更快增长;若金融利润过度膨胀,则会对民营经济产生较强抑制,从而制约经济增长。这一机制在微观层面得到更充分诠释:金融适度逐利,民企融资难得到缓解,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上升;金融利润过度膨胀后,民企融资环境恶化,并受高额金融利润吸引持有更多金融资产,出现实业投资挤出、主营业务萎缩以及利润率下降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国有企业利用融资优势充当“信用中介”并参与金融利润分割情况下,民营经济的实业投资和经营绩效未受到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但以土地收入为资金支持开展的税收竞争仍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在支出分权和决策分权之外,为中国式分权解释地方经济增长奇迹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也为更加全面理解分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