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3)
- 2023(3395)
- 2022(2876)
- 2021(2810)
- 2020(2477)
- 2019(6019)
- 2018(5626)
- 2017(10272)
- 2016(6016)
- 2015(7005)
- 2014(6980)
- 2013(6257)
- 2012(5656)
- 2011(5294)
- 2010(5416)
- 2009(4543)
- 2008(4467)
- 2007(4040)
- 2006(3826)
- 2005(3745)
- 学科
- 济(16943)
- 经济(16926)
- 管理(10346)
- 中国(9372)
- 业(8686)
- 教育(7842)
- 企(7150)
- 企业(7150)
- 制(6828)
- 银(6768)
- 银行(6762)
- 行(6146)
- 理论(5588)
- 方法(5443)
- 度(4583)
- 制度(4582)
- 教学(4561)
- 数学(4469)
- 农(4378)
- 数学方法(4302)
- 业务(4213)
- 银行制(3744)
- 学(3636)
- 财(3581)
- 地方(3554)
- 业经(3525)
- 关系(3305)
- 学校(3191)
- 贸(3135)
- 贸易(3127)
- 机构
- 学院(69146)
- 大学(68415)
- 研究(25262)
- 济(23238)
- 经济(22519)
- 管理(20596)
- 中国(19701)
- 理学(16789)
- 理学院(16438)
- 京(15915)
- 管理学(15847)
- 教育(15802)
- 管理学院(15673)
- 范(14920)
- 师范(14857)
- 科学(13996)
- 职业(13684)
- 所(13017)
- 财(13008)
- 江(12863)
- 技术(12790)
- 师范大学(11777)
- 研究所(11588)
- 中心(11154)
- 北京(10880)
- 州(10186)
- 农(10005)
- 职业技术(9449)
- 财经(9420)
- 院(8892)
- 基金
- 项目(41223)
- 研究(36508)
- 科学(33152)
- 基金(26876)
- 教育(22660)
- 家(22346)
- 国家(22021)
- 社会(20575)
- 社会科(19224)
- 社会科学(19221)
- 科学基金(18509)
- 编号(17346)
- 省(16923)
- 划(15962)
- 成果(15192)
- 课题(14764)
- 基金项目(13505)
- 年(13079)
- 资助(11163)
- 规划(10802)
- 自然(10575)
- 自然科(10364)
- 自然科学(10360)
- 重点(10297)
- 部(10258)
- 项目编号(10176)
- 自然科学基金(10140)
- 性(9918)
- 教育部(9508)
- 大学(9485)
共检索到126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荣 史枫 李术蕊
李柳缤,女,壮族,高级讲师,从事职业教育35年。2008年任广西商业学校第一副校长、法人代表,主持学校全面工作,2010年任广西商业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她将职业教育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曾多次获自治区职教先进个人;2009年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授予第一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称号;2016年11月,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毅
于建平,1955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高级讲师,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特级校长。现任潍坊商业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被聘为教育部财政、物流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发美容专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潍坊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理事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建国60周年山东省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等称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关键词:
尊严 人的尊严 教育的尊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童卫军
赵金玲,1973年2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餐旅企业管理系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行政管理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至今,先后担任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教学处副主任、教学处主任、教学副校长、校党总支书记职务。现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海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董事长。同时被聘为海南省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邱桦红 戴伟伟
时光流逝,转眼自己已成了一名从教十几年的教师了。回首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海滩,总想能拾到最美丽的贝壳。偶尔,发现几个特别的贝壳,就会如获至宝般地揣人怀中,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找寻的步伐。因为我相信,世界上最漂亮的贝壳一定在不远的海滩上等着我。如今的我,还在广袤无垠的教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水龙
服务是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的、普遍的社会使命,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日本的公共图书馆学术性与服务性兼而有之,有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精神展现,让读者享受在此读书的快乐。图书馆则不能将"以人为本"的服务停留于书面文件或口头宣传;应给读者以尊重和理解,当注重服务的效果,其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的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服务,让读者真切有一种"享受读者"的幸福感。
关键词:
日本图书馆 服务 尊严 快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兰明
职业教育的尊严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实现及其身份角色认同。当前职业教育尊严缺失主要表现在吸引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及薪资待遇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取向影响、长期历史发展积累薄弱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及其实现不尽如意、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职业教育尊严主要来源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大与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由此,不仅需要社会文化建设进行正确价值导向、国家政策系统支持及相应制度安排,同时,还需要职业教育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尊严存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尊严 缺失 重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向晶
本文梳理了诸多关于幸福的言说,进而把幸福界定为内涵开放而动态,形态丰富多彩的活动性存在,指出幸福并不是作为一个概念性存在,而是隐现在生活中的一种倾向或者意味。这就使得探讨幸福的方式从"概念"走向"意味",以"幸福意味着什么"、"幸福有何意蕴"的方式言说学生的幸福。明确把拥有尊严作为学生幸福的现实意蕴,并进一步强调这种尊严乃是在面对自我、他人、社会、历史与未来,面临疾病、死亡、灾难、痛苦、挫折等人生境遇之时表现出来的坦然与乐观。
关键词:
学生 幸福 教育 意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此言一出,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它不应该仅仅是国富民强的代名词。根据生活条件、境遇的不同,各人有自己的理解和标准。"有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友志 冯建军
尊严标识人的存在,而教育使人成为人,这就为教育关涉人的尊严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尊严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奠基性价值,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首要价值。教育的本己价值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和精神健全发展,促进社会合作与团结是其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因而尊严得以成为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追求。人的"未完成性"是尊严和教育的共同源泉,尊严源于人的内在的道德潜能,而教育唤醒和帮助实现人的潜能,这是教育关涉人的尊严的基本切入点。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尊严有所作为,是因为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尊严,培养人有尊严生活的能力;教育的过程之所以可能是尊严
关键词:
教育 尊严 精神成长 尊严生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教育、尊严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教育是人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和使用知识的智慧的生命过程。尊严是人不可剥夺的义务、责任与权利。尊严贯穿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尊严产生于人对生命的理解,是情感、态度、价值、行为习俗的综合展现。人的权利需要依靠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来实现。教育既依据文化,又随个体身心的时空需要来审视文化,建构人的尊严。因此,实现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教育 尊严 文化 教育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凡华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着重提出"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翔
示范院校领导系列访谈之五十郭葳,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教育学硕士,高级讲师,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曾获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天津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伊琳娜·博科娃 李玉静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荣幸参加由UNESCO与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组织的第一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开幕式。没有什么地方比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更加适宜。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终身学习传统。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用如下语言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钧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用全纳教育、民主教育、全民教育和教育生态公平的理念来解释教育公平,普遍认同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针对教育质量,与会代表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等问题。在顾明远先生的倡导下,研讨会达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共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