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3)
2023(3366)
2022(2849)
2021(2690)
2020(2184)
2019(4588)
2018(4483)
2017(8331)
2016(4479)
2015(4703)
2014(4563)
2013(4517)
2012(4146)
2011(3967)
2010(4080)
2009(4066)
2008(3905)
2007(3802)
2006(3517)
2005(3180)
作者
(12696)
(10984)
(10498)
(10242)
(6879)
(5380)
(4721)
(3972)
(3946)
(3879)
(3851)
(3713)
(3633)
(3450)
(3321)
(3241)
(3213)
(3164)
(3130)
(3060)
(2704)
(2604)
(2548)
(2523)
(2459)
(2445)
(2379)
(2333)
(2200)
(2110)
学科
(18092)
经济(18076)
管理(12662)
(11342)
(9974)
企业(9974)
方法(6804)
理论(5868)
业经(5618)
(5462)
(4627)
中国(4454)
(4003)
农业(3969)
数学(3834)
数学方法(3779)
地方(3604)
(3603)
(3369)
贸易(3368)
教育(3350)
(3247)
(3066)
经济理论(3050)
环境(2786)
(2731)
(2632)
财务(2624)
财务管理(2619)
(2616)
机构
学院(71387)
大学(69683)
管理(24892)
(23048)
经济(22452)
研究(21739)
理学(20591)
理学院(20299)
管理学(19910)
管理学院(19755)
中国(16447)
(14742)
(14057)
师范(13981)
科学(13804)
(12891)
(11276)
师范大学(11267)
(10662)
财经(10216)
(10175)
(10170)
旅游(10036)
(9731)
北京(9650)
研究所(9506)
中心(9412)
(9065)
(8336)
(7652)
基金
项目(41278)
科学(32599)
研究(32094)
基金(29219)
(24780)
国家(24509)
科学基金(21086)
社会(20300)
社会科(19183)
社会科学(19176)
(16724)
基金项目(15869)
教育(15080)
编号(13583)
(13493)
自然(13078)
自然科(12714)
自然科学(12712)
自然科学基金(12484)
资助(11939)
成果(11084)
课题(9678)
(9334)
重点(9074)
(8519)
(8460)
项目编号(8185)
规划(8121)
人文(7884)
国家社会(7884)
期刊
(34034)
经济(34034)
研究(21613)
中国(12030)
教育(10187)
(10162)
学报(10144)
科学(10079)
管理(9127)
大学(7980)
(7848)
学学(7318)
业经(6952)
(6882)
(6651)
旅游(6651)
(6651)
财经(5992)
农业(5584)
学刊(5355)
旅游学(5345)
游学(5345)
(5228)
(5156)
金融(5156)
技术(4673)
经济研究(4585)
问题(4393)
图书(4234)
商业(4087)
共检索到108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坚  
经过30多年的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公布。该法第一条明确了立法宗旨:"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立法宗旨的排序不是随意的,将旅游者权益保障放在第一位彰显了这部法律最重要的立法思想,也即从人的角度去做出制度安排,这是符合当代法律精神的。不过,《旅游法》并未明确界定什么是旅游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马尼拉宣言》强调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权利",而不是政府"发给公民的福利"。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们却越来越忽略了旅游的权利理念,而功利性地把发展经济作为发展旅游的单一目的,形成了旅游的不公平现象。在进入21世纪人类强调"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今天,我们对旅游的认识,也应该由单一的功利化目的——发展经济逐步回归到旅游的本质——把旅游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一切社会机构,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旅游权利的实现提供政策保障、创造物质条件,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应该通过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夏赞才  刘焱  
旅游权利是旅游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旅游权利主张有其深层的哲学背景和典章依据,迄今为止的旅游权利主张主要包括自由旅行权、带薪休假权和友善接待权,这些主张对于确立旅游正当、促进旅游公平和强化旅游责任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过度依赖和强调旅游权利也将使旅游权利自身陷入道德困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林放  
保护旅游者权利是《旅游法》的价值基础。《旅游法》一方面规定了旅游者大量的权利,另一方面设定各类制度以保障旅游者权利。将各项旅游者权利进行归类,并由此构建旅游者权利的体系,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旅游者权利,对于《旅游法》的贯彻实施以及各类配套制度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柯永校  邹荣标  
1980年《马尼拉宣言》指出,旅游"是对人类休息和娱乐基本权利的承认"。现代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为了获得快乐和精神享受自主进行的活动,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林放  
对《旅游权利法案及旅游者法典》的误读造成了对旅游权利理解的诸多混乱。文章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旅游权利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针对经营者享有的旅游民事权利,个人针对国家享有的公民旅游权利。前者系私法权利,包括法定权利、约定权利,这一类权利甚少争议。后者属公法权利,包括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自由、旅游资源享用权,这一类权利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内涵都十分混乱,比如错误地将休息、休假权、旅行自由等权利视为旅游权利。上述两类权利中,公民旅游权利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存在救济的困难,但这并不影响旅游权利整体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成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健雄  韩荣和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市场呈蓬勃发展之势,旅游者权利保障问题成为该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具有行政推广效力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作为考察对象,台湾地区的《"国内"旅游定型化契约书范本》作为比较对象,旅游者权利保障的实践效果将尽览无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欣欣  燕子  李红伟  
通过对旅游者旅游资源环境感知调查、态度分析,能了解旅游者对风景区的满意度,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五泉山风景区为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研究旅游者对五泉山风景区的环境感知,结果显示:旅游者对五泉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总体环境感知一般;对五泉山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呈正面、积极感知,但是对饮食服务水平、旅游从业者服务态度、文化特色、环境设施等持保留态度;旅游者对在风景区内的环保责任和行为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旅游者对景区的忠诚度一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方面应当更有所作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李仲广  战冬梅  
旅游立法的核心问题是明确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由此出发,旅游立法的根本宗旨只可能是指向公民旅游权利的实现和旅游权益的保障,而不应当是为了调整部门权力关系和商业机构的利益分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乌铁红  张捷  张宏磊  曹靖  蔡永寿  杨青霞  
识别旅游地的属性对于旅游地形象、满意度以及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效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九寨沟风景区为案例,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①九寨沟风景区地方属性可以分为资源价值和人文环境氛围、接待服务、自然旅游资源和环境3个维度。②不是九寨沟所有的地方属性都对其形象的形成、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有显著作用,在18个属性中只有11个属性与旅游者的感知态度和购后行为有关。可以构建旅游地属性与旅游者的感知和态度关系的结构模型。③九寨沟风景区地方属性的效用和感知质量的高低是不完全耦合关系。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林  刘莹莹  吕丽  
旅游地忠诚的旅游者是其发展的重要资源,旅游者忠诚度机制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旅游者忠诚现象,帮助旅游地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旅游者忠诚培育的战略。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尝试从交易过程、关系过程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影响旅游地忠诚的要素,并尝试构建旅游地旅游者忠诚度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信任和忠诚度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模型拟合度及各变量对旅游者忠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影响旅游者忠诚度的各因素中,满意度对旅游者忠诚度的影响最大,路径系数是0.41;信任是影响旅游者忠诚度的另一重要因素,路径系数是0.21。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婷  
文章分析了旅游地认同、旅游地声誉及旅游者感知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旅游地社会责任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取旅游地社会责任及其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影响的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3个因子全部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文俊  
对漓江游船旅游者进行期望与感知研究是提升漓江景观品质和游客满意度的科学依据。以桂林漓江风景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和IPA分析法研究游船旅游者对漓江景观的游前期望与感知实绩情况。结果显示:游船旅游者对漓江景观总体评价较积极,期望与感知水平均较高,但感知实绩普遍低于游前期望。游客对"如诗如画"的漓江期望最高,对"山形奇特,峰峦起伏"的景观感知最佳,对"江水清澈"的漓江认同度较低。期望感知差异最大的是"如诗如画"的意境和"江水清澈"的漓江水质。桂林漓江景观建设应继续凸显其山水意境,重点加强水环境治理,丰富沿线景观和旅游产品体验。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建华  张捷  刘法建  张宏磊  卢韶婧  孙景荣  
旅游风险感知就是旅游者在其旅游行为前及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的感知,风险感知目前已成为旅游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旅游者风险感知量表,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1)旅游者感知风险主要分为3个维度:功能障碍型、危机事件型及文化冲突型;(2)旅游者的总体风险感知较小,其中功能障碍型风险较大,其次为危机事件和文化冲突,并且地震等危机事件并未成为旅游者担心的主要风险;(3)不同旅游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花费冤枉钱"、"迷路或与同伴走失"、"语言障碍"等方面,性别、地域、是否经历过灾害、是否买保险、是否带药品等因素对各类风险感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者风险感知研究为完善旅游安全理论提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国家对旅游产业性质认识的突破和跨越,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融入国家战略体系,但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还没有旅游基本法,这与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