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
2023(1941)
2022(1722)
2021(1587)
2020(1526)
2019(3331)
2018(3257)
2017(5939)
2016(3563)
2015(4036)
2014(4044)
2013(3866)
2012(3759)
2011(3358)
2010(3742)
2009(3592)
2008(3617)
2007(3483)
2006(3277)
2005(3166)
作者
(9509)
(7615)
(7598)
(7583)
(5055)
(3618)
(3585)
(3006)
(3002)
(2953)
(2677)
(2654)
(2544)
(2542)
(2441)
(2428)
(2344)
(2303)
(2289)
(2215)
(2097)
(1929)
(1869)
(1868)
(1852)
(1831)
(1801)
(1745)
(1615)
(1591)
学科
管理(13482)
(11233)
经济(11202)
(8506)
(7464)
企业(7464)
(7277)
(6062)
国家(5984)
财政(4700)
(4665)
中国(4407)
(3976)
(3671)
地方(3501)
国家机关(3497)
机关(3497)
工作(3486)
(3127)
银行(3127)
方法(3024)
人事(2983)
人事管理(2982)
(2982)
制度(2958)
(2958)
预算(2777)
(2773)
(2690)
业经(2684)
机构
大学(47183)
学院(45403)
(17924)
经济(17366)
管理(17227)
研究(16089)
(14188)
中国(14010)
理学(13621)
理学院(13481)
管理学(13349)
管理学院(13240)
(10308)
(9388)
财经(9166)
中心(8675)
科学(8299)
(8246)
(7841)
(7209)
(7200)
北京(6746)
财经大学(6665)
研究所(6566)
(6441)
师范(6394)
(6075)
人民(5952)
(5940)
银行(5750)
基金
项目(24986)
研究(20444)
科学(19576)
基金(17933)
(14824)
国家(14671)
社会(12965)
科学基金(12557)
社会科(12269)
社会科学(12264)
教育(9548)
(9377)
基金项目(8853)
成果(8745)
编号(8537)
(7873)
资助(7590)
自然(6961)
自然科(6797)
自然科学(6795)
自然科学基金(6683)
课题(6386)
(5932)
(5877)
项目编号(5568)
(5546)
重点(5479)
国家社会(5381)
(5283)
教育部(5257)
期刊
(25396)
经济(25396)
研究(18736)
中国(13851)
(13302)
教育(7833)
(7414)
金融(7414)
管理(7185)
学报(5899)
(5801)
科学(5131)
财经(4904)
大学(4882)
图书(4316)
学学(4203)
(4192)
经济研究(3770)
技术(3620)
(3503)
财政(3503)
书馆(3420)
图书馆(3420)
问题(3295)
会计(3276)
业经(3265)
农业(3191)
财会(2878)
理论(2792)
(2677)
共检索到8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红霞  
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推进政府预算改革进程中,无一不是在加强财政预算监督,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度中取得成功的。"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有了预算不公开,仍然是看不见的政府,而看不见的政府不可能是负责任的政府"。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是建立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分析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制约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素娥  龚明聪  
广西将打造透明财政放在了重要位置。所谓透明财政,就是指财政的政务公开,即将财政的决策、预算、执行、决算等情况进行公开,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确保财政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打造透明财政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的具体实现途径,是确保财政资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国光  
深化预算各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透明预算,是今后深化财政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更好地适应预算改革和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转型,建立规范透明预算,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需要制定必要的预算支出标准。由于一些支出标准缺失或不健全,导致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审核过程中缺乏科学客观依据。一些部门、地方和单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主观随意性较大,上报预算往往是头戴三尺帽,不怕砍一刀,甚至砍三刀也不见血。缺乏支出标准也使审核预算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或自由裁量权,助长暗箱操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预算公开实质上就是政府行为的透明规范。它是进行依法行政、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更是建立阳光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有利于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有利于让政府接受社会监督,控制政府权力边界,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促进政府部门更加自觉地依法理财、依法决策、依法行政。2014年8月31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姜爱华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预算信息公开取得一定成效。2007年,北京市本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公开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008年,浙江、江苏、内蒙古、吉林、江西、珠海等地先后将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载入采购文件中,推动了政府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红霞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燕  
一、把握财政透明度由于在政府财政信息披露过程中,政府是信息的供应方,公众是需求方,推进财政信息公开透明,需要供需双方相互配合:从信息提供方的角度,看政府是否有意愿主动提供信息;从信息接受方的角度,看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洪  
我国《预算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已有12余年,其间,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历时多年对《预算法》进行修订,完成了《预算法(修订草案)》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上海财经大学是被征询意见单位之一。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在各自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对《预算法(修订草案)》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汇编成这个笔谈录,以期对我国《预算法(修订草案)》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基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纳税者知情权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预算透明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政府预算透明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充分宣传政府预算透明对公共财政的意义、大力加强预算透明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政府预算透明的质量、加强监督、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公开文化建设、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的透明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杰刚  徐卫  刘鹏  
加拿大各级政府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十分注重民众诉求和参与,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开透明管理,其具体做法颇值得学习借鉴。一、制定专门法律,为预算公开透明管理提供法制保障加拿大各级政府遵循法制原则,通过颁布专门法律将公开透明原则渗透在预算管理的各个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聪  邓淑莲  刘潋滟  
财政法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财政透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公众更好地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论证财政透明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并基于我国2017年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现状,分析当前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公共预算的本质是政治,它反映了政府职能和施政方向,是国家治理之根本,公共预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需要有相当的魄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预算公开让政府变得"透明",让公民更加便捷地获得与政府对话的权利,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自我约束,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顺应民众对政府管理改革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荣钰  陈恒林  
预算法修订并实施以来,预决算公开工作在全国各地得以全面推开。2016年11月,财政部制定并公布了《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除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作了明确规定外,并确立起"考核+公布排名+追责"的考核问责机制。有理由相信,预决算公开工作将全面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预决算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从微观来看,公开的反作用力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晓华  华菂  于泽  杨小龙  
随着高校政府采购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放管服"政策的出台,在高校政府采购中引起很大影响。权限下放而不失控,管理规范而不繁琐,服务优化而不敷衍,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完善健全内控及监督体系,将政府采购纳入到全面规范运行的轨道中来,并实现留痕管理,从而做到用足政策,提升采购效率,又能放管结合,确保接得住、管得好,还能够提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荣钰  陈恒林  
预算法修订并实施以来,预决算公开工作在全国各地得以全面推开。2016年11月,财政部制定并公布了《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除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作了明确规定外,并确立起"考核+公布排名+追责"的考核问责机制。有理由相信,预决算公开工作将全面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预决算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从微观来看,公开的反作用力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