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
2023(849)
2022(690)
2021(748)
2020(598)
2019(1438)
2018(1374)
2017(2307)
2016(1656)
2015(2207)
2014(2328)
2013(1687)
2012(1473)
2011(1390)
2010(1502)
2009(1257)
2008(1174)
2007(1236)
2006(1037)
2005(941)
作者
(3978)
(3338)
(3236)
(3132)
(2096)
(1575)
(1490)
(1346)
(1272)
(1256)
(1161)
(1101)
(1081)
(1066)
(1010)
(1005)
(1004)
(983)
(949)
(905)
(888)
(856)
(839)
(756)
(752)
(749)
(738)
(704)
(701)
(687)
学科
管理(5293)
教育(3778)
(3583)
企业(3583)
(3513)
教学(2363)
(2347)
经济(2343)
人事(2340)
人事管理(2340)
政治(2204)
思想(2192)
思想政治(2171)
政治教育(2171)
治教(2171)
德育(2161)
理论(1594)
方法(1245)
学法(1235)
教学法(1235)
数学(1059)
心理(1001)
(997)
学校(993)
数学方法(984)
(981)
(975)
中国(974)
技术(971)
理学(947)
机构
学院(20821)
大学(20442)
管理(6419)
理学(5993)
理学院(5786)
管理学(5451)
管理学院(5415)
研究(5202)
(5046)
经济(4841)
(4710)
师范(4673)
教育(4450)
(4431)
科学(3743)
师范大学(3567)
技术(3448)
(3444)
职业(3268)
中国(3201)
(2889)
业大(2822)
北京(2771)
(2611)
(2573)
(2532)
中心(2527)
技术学院(2506)
职业技术(2345)
研究所(2327)
基金
项目(13030)
研究(11315)
科学(10617)
基金(8323)
教育(7519)
(6573)
国家(6443)
社会(6288)
(6024)
科学基金(5849)
社会科(5827)
社会科学(5826)
编号(5544)
成果(5323)
(5157)
课题(4694)
基金项目(4305)
(4266)
大学(4203)
自然(3711)
自然科(3640)
自然科学(3640)
自然科学基金(3563)
资助(3511)
项目编号(3508)
规划(3445)
学生(3342)
(3270)
高校(3086)
(3082)
期刊
教育(11636)
中国(7834)
研究(6129)
(5412)
经济(5412)
职业(3295)
学报(3049)
管理(2957)
科学(2705)
大学(2668)
(2371)
技术(2305)
(2238)
学学(2233)
成人(2191)
成人教育(2191)
农业(1683)
高等(1553)
技术教育(1386)
职业技术(1386)
职业技术教育(1386)
财经(1339)
高等教育(1185)
(1173)
(1170)
(1141)
论坛(1141)
(1122)
图书(1079)
国特(996)
共检索到3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舒丹  
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或学生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精神,并把它作为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还会深究原因,指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甚至溯本求源地归结为该生从小就未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博文  万伦来  
文章从心理账户理论视角,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学习激励心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学校不同激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四维心理账户,且这四维心理账户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特征,即设立奖学金、提高教师素质、授予荣誉称号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作用较大,而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心理辅导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作用较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海平  王蓉  
利用我国义务教育大规模学校基线调查数据探讨教师工作绩效奖金及其分配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绩效奖金对学生成绩有显著正影响;教师集体绩效奖金对学生成绩影响大于个人绩效奖金,教师集体绩效奖金中,班级绩效奖金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学校掌握教师绩效奖金分配自主权对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正影响;教师个人资历因素与工作业绩因素对教师获得绩效奖金数量均有重要影响,但是教师个人资历因素影响似乎更大。因此,政府和学校应深化教师绩效工资结构改革,从以教师个人资历为导向转向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坚持个人与集体绩效奖励相结合,注重班级层面教师集体绩效奖励;赋予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同时加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波  沈潇  于目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干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学生对未来有梦想,内心有成才的渴望,才会去奋发努力有所作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加以正确引导,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励他们确立成才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在目标的指引下,加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为今后人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向荣  钱乾  
在党和国家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迫切需求;二是帮助大学生成功成才,夯实未来职业发展与腾飞的基础;三是增进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政治认同及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当前,大学生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相关课程相对缺失、实践平台构建困难等问题,需要采用明晰培养目标、开设相关课程、构建实践平台等方法,切实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使其成为他们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职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随着2005年以来中职实现扩招,这一群体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的地位却依然尴尬。技能人才地位近几年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低下,职业教育成了学生的"无奈选择",影响着中职德育的实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丽霞  
心理契约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的责任和义务,它是企业激励系统的中介。满意度是心理契约内容的核心。员工满意度越高,心理契约越牢固,对企业越有忠诚感和依赖感,工作就会越投入。构建心理契约的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于企业内部公平感的建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德林  
本文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激励的办法与技巧提出独到的观点。从激励的渊源探究,到提出激励的具体要求,从总结出激励的要诀到分析激励的误与忌。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成长与成材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信  毛树渠  
本文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优势,分析了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秦芬  李扬  
用户生成内容指用户在社交媒体、电商网站、在线问答社区等平台上发表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决策、平台定位等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平台面临用户生成内容不足或贡献不大的局面,为了激励用户创造内容,平台或企业采用了多种激励方式,各激励方式的效果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本文对现有的用户生成内容激励机制文献进行了梳理,首先概述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概念及分类;然后从经济激励、非经济激励和联合激励三个维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及各种激励方式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从经济激励形式的拓展、引入惩罚机制和多平台联合激励等角度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新思路,并帮助企业和平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宪海  
一、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志项目成功的主要标志包括成本低、进度快、质量好、安全有保障以及最终用户满意度高等。项目成功受到下列三个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红燕  朱维霞  王坤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成才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在分析这一群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对这部分学生成才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理论实践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敏  胡蓓  
基于激励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对421份组织员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内/外在激励、心理所有权与员工敬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对员工敬业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内在激励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外在激励;心理所有权在内/外在激励与员工敬业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自主性倾向在内在激励与员工心理所有权、敬业度之间以及外在激励与心理所有权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在外在激励与员工敬业度之间没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双龙  周海华  
企业员工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企业及其经营目标具有责任感、忠诚心和热情,以及能否从自己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本文在分析波特劳勒激励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