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7)
- 2023(4169)
- 2022(3268)
- 2021(3062)
- 2020(2459)
- 2019(5709)
- 2018(6141)
- 2017(10440)
- 2016(6169)
- 2015(6811)
- 2014(7129)
- 2013(6310)
- 2012(5752)
- 2011(5271)
- 2010(5439)
- 2009(5048)
- 2008(5022)
- 2007(4460)
- 2006(4191)
- 2005(3903)
- 学科
- 济(17164)
- 经济(17120)
- 管理(14052)
- 业(10186)
- 制(9056)
- 企(8984)
- 企业(8984)
- 体(8113)
- 中国(7727)
- 教育(6076)
- 农(6030)
- 财(5846)
- 体制(5809)
- 学(5567)
- 理论(5474)
- 业经(5097)
- 银(5091)
- 银行(5078)
- 行(4968)
- 融(4900)
- 金融(4893)
- 教学(4493)
- 地方(3963)
- 税(3676)
- 制度(3601)
- 度(3601)
- 方法(3569)
- 税收(3563)
- 收(3537)
- 农业(3404)
- 机构
- 大学(76985)
- 学院(76570)
- 研究(32033)
- 济(26669)
- 经济(25827)
- 管理(23759)
- 中国(23597)
- 科学(19397)
- 理学(19058)
- 理学院(18752)
- 管理学(18323)
- 管理学院(18142)
- 京(18037)
- 所(16940)
- 财(16086)
- 农(15343)
- 研究所(15207)
- 江(14039)
- 中心(13824)
- 范(13726)
- 师范(13553)
- 教育(12122)
- 北京(11867)
- 农业(11836)
- 院(11771)
- 技术(11269)
- 业大(11256)
- 省(10972)
- 财经(10970)
- 师范大学(10918)
- 基金
- 项目(47267)
- 研究(37854)
- 科学(36092)
- 基金(30892)
- 家(27474)
- 国家(27162)
- 科学基金(21849)
- 社会(21653)
- 社会科(20192)
- 社会科学(20189)
- 省(19597)
- 教育(19198)
- 划(16881)
- 编号(16765)
- 成果(15899)
- 基金项目(15313)
- 课题(13618)
- 自然(12694)
- 自然科(12354)
- 自然科学(12347)
- 资助(12218)
- 自然科学基金(12099)
- 年(11265)
- 重点(11253)
- 体(10779)
- 发(10598)
- 部(10267)
- 性(10191)
- 项目编号(9996)
- 创(9708)
共检索到136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吴煌
建构关怀共同体是当代学校变革的重要取向。在作为关怀共同体的学校中,关怀构成了学校的共享价值,转化成学校的主体德性,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在当代学校实践中,项目模式、课程模式以及互动模式是建构关怀共同体的主要路径。更进一步讲,学校在建构关怀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特性,坚持以教育性为依归、以专业性为依托、以包容性为依存。
关键词:
学校 关怀共同体 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舒悦
共同体的个体独立性与伦理德性是对抗工业化教育组织的富有批判力的工具,共同体的公共精神则是抵御教育领域个人主义“原子化”及其自由主义膨胀的建设工具。
关键词:
共同体 学校组织文化 利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晓明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关键词:
学校变革 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师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高等学校发展实际,在当前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加强学者共同体建设是重点。从历史、现状和比较的角度分析,均能得出大学是由学院组成的共同体,学院是由教授组成的共同体。基于此,在高校学者共同体治理模式设计上,科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以学院为基础的学者共同体,高校实行学院联邦制,校学术委员会有权否定学院决策,严格区分学术与行政岗位等改革路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者 共同体 治理结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沈晓敏
本文以"公共性"与"民主主义"为学校改革的基本原理,提出将学校创建为"学习共同体"的改革理念和方略,即在学校中构筑相互学习的同事关系、在课堂中构筑相互倾听和对话的关系,同时组织开展家长和市民参与教学、协助教师共同培育儿童的"参与学习实践"。以滨之乡小学为首的日本全国各地中小学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展示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虎技能 王晓军
日本建立了"学习共同体"的学校不仅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天地,也是教师作为教育专家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并且还可以作为家长与市民支持和参加学校改革、共同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这种从学校内部进行变革的做法给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有益启示。
关键词:
日本 学习共同体 学校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审视了学校与社区及与社区教育关系非常疏离的原因,分析了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立学校-社区共同体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学校 社区 社区教育 共同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弗兰西斯·费雷拉 张永胜 肖俊洪
普及小学教育已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全球仍有大约13.1亿小学适龄儿童以及初中学龄儿童辍学。普及小学教育的成功给中学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各国政府正在努力满足对中学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各国正面临着中学教育需求的增长,但是普及小学教育在一些国家并未取得真正的成效。统计数据表明,3,120万孩子未完成小学教育就辍学,还有3,220万孩子留级。本文阐述了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所带来的挑战,同时把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所提出的学习模式作为应对这种挑战的一种解决方案。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引进开放学校教育。本文拟概述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在开放学校教育领域所做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如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尤其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学校问题的讨论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的分析,而必须从总体结构的高度加以理解。非难学校是容易的,难的是摸索学校再生之道。学校问题的探讨就是批判性地探讨产生问题的现代社会,包括重新审视迄今为止天经地义的概念和修辞。本文以探讨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论的方法,来琢磨我们对于学校问题的展望,旨在提供今后进一步讨论的线索。
关键词:
学校理想 学校范式 学习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学校改革的草根运动正在席卷日本全土。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如何生成的,提示了怎样的学校未来的形象呢?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创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着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在教职员室里孕育着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的同僚性;实现着社区的家长与市民参与的合作性学习。其基础就是立足于"倾听他者声音"的对话性沟通的创造。本文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哲学是基于怎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产生的,这种实践又将导致怎样的学校改革的愿景。
关键词:
学校再生 学习共同体 活动系统 学校愿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刘燕群
空间的浮现及课程空间的建构为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建构文化符号与外部环境联动的实践空间、知识体系有机联结的认知空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体验空间。然而,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文化符号内外环境系统的空间割裂、知识体系的空间“碎片化”以及实践方式缺乏空间体验的问题。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转向应遵循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着眼完整深刻的共同体“课程绘图”,增强学校课程的空间意义;聚焦多元文化的交叠共生,提高学校课程的空间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校课程的空间体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文静 胡艳
如何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对于学校来说,共同体这一属性蕴含何种意义?分析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在教育上的应用,可帮助我们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的核心旨意。聚焦共同体在教育情境中的内涵,根据杜威共同体思想,阐释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意义。回顾共同体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基于共同生活的共同体、意义共同体与想象共同体,以及杜威构建的"社会中的共同体"的内涵与实现途径。以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为例,展示共同体在教育情境中的体现,如学校成为经验交流与传递的场所、课程作为经验的载体,以及作为合作者的教师。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揭示了学校教育对于建设民主社会的价值,这对我们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意义、践行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共同体 杜威 实验学校 教育情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少波 单珏慧
"知识共同体"是大学的自然属性,"德育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性。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中国高等学校中,要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置于知识视野下进行审视,从道德与知识的互动关系入手,构建基于"知识共同体"的"德育共同体",探索实现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以共同体中多元主体的知识结构为德育起点,在德育过程中优化德育与智育的场域耦合,畅通多元主体之间的能量耦合,构建以"共同善"为内核的系统耦合,以知识的前沿性驱动德育创新,以知识的整合性促进德育协同,以知识的实践性激发德育转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洁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在于导师与研究生要具有变革意识与变革行为。变革共同体在部分地适应其传统的价值和角色之外,更把教育过程视为共同转变的过程,并将转变视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用某种方式改变着理解和领悟经验的方式、看待和评价事物的视角、鉴别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变革与更新的能力对于导师与研究生个人以及大学而言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研究生 变革共同体 发展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斌
学术共同体影响着学术人才的成长、学术知识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智力财富和国际竞争力。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实践经验,从学者对学术共同体的总体满意度、学术共同体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学术共同体内部运行状态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术共同体运行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学术共同体良性运行的变革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