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6)
- 2023(10044)
- 2022(8282)
- 2021(7779)
- 2020(6170)
- 2019(14102)
- 2018(13917)
- 2017(25986)
- 2016(14421)
- 2015(16140)
- 2014(16223)
- 2013(16496)
- 2012(15633)
- 2011(14286)
- 2010(14695)
- 2009(13789)
- 2008(13890)
- 2007(12975)
- 2006(12025)
- 2005(11242)
- 学科
- 济(66676)
- 经济(66607)
- 业(51484)
- 农(49946)
- 管理(41857)
- 农业(33420)
- 企(29032)
- 企业(29032)
- 地方(21772)
- 中国(21532)
- 业经(21013)
- 方法(16374)
- 财(15404)
- 发(15197)
- 制(14819)
- 数学(13191)
- 数学方法(13105)
- 农业经济(12753)
- 银(12507)
- 银行(12497)
- 学(12157)
- 行(12040)
- 发展(11811)
- 展(11790)
- 土地(11555)
- 策(11514)
- 融(11082)
- 金融(11080)
- 贸(9905)
- 贸易(9893)
- 机构
- 学院(205676)
- 大学(198327)
- 济(85175)
- 经济(83118)
- 管理(80205)
- 研究(74617)
- 理学(65475)
- 理学院(64698)
- 管理学(63855)
- 管理学院(63433)
- 中国(63077)
- 农(55632)
- 京(44619)
- 科学(44438)
- 农业(41881)
- 财(39606)
- 所(38655)
- 中心(36625)
- 业大(36204)
- 江(35996)
- 研究所(34213)
- 省(29477)
- 州(28791)
- 范(28752)
- 财经(28584)
- 师范(28534)
- 北京(28360)
- 院(25933)
- 经(25636)
- 农业大学(25433)
- 基金
- 项目(125722)
- 研究(98098)
- 科学(97992)
- 基金(87209)
- 家(75051)
- 国家(74182)
- 科学基金(62720)
- 社会(61500)
- 社会科(57682)
- 社会科学(57666)
- 省(51948)
- 基金项目(46315)
- 编号(42974)
- 教育(42436)
- 划(41971)
- 自然(37260)
- 自然科(36221)
- 自然科学(36214)
- 自然科学基金(35539)
- 成果(35004)
- 资助(34118)
- 发(33927)
- 农(31205)
- 课题(29951)
- 发展(27902)
- 重点(27712)
- 部(27428)
- 展(27417)
- 创(25691)
- 性(25222)
- 期刊
- 济(118211)
- 经济(118211)
- 研究(64149)
- 农(61594)
- 中国(58586)
- 农业(41578)
- 科学(31331)
- 财(30682)
- 学报(30099)
- 管理(29544)
- 融(27816)
- 金融(27816)
- 业经(26235)
- 教育(24430)
- 大学(24111)
- 学学(22696)
- 业(21116)
- 技术(19213)
- 问题(15925)
- 农村(15683)
- 村(15683)
- 农业经济(15501)
- 经济研究(14600)
- 财经(13649)
- 世界(12776)
- 版(12644)
- 资源(12477)
- 经济问题(11809)
- 经(11751)
- 技术经济(10932)
共检索到35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菊明 贺斐
土地整理意味着土地重新布局,必然打破原有权属界线和地类线。而权属问题是土地问题的核心,农民对权属调整接受不接受,赞成不赞成,是衡量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归根到底,要让农民真正支持和拥护土地整理,就必须在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中立足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看似一个显问题,实质不然。尽管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高度关注,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样本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以"国家所有"为主。这一结果固然与样本的本身阅历肤浅有关,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样本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度关注的,他们的"明知故犯"式的矛盾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也是符合理性行为准则的。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界定的模糊化与实践操作的国家意志化是导致样本农民做出这一"明知故犯"结果的根本动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国家的法律规定固然重要,实践操作更重要。一个不把农民土地所有权益放在相应位置的管理制度,是不会得到农民认可的,由抗争引发的农地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昱东 吴次芳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调整 农民权益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晋洪涛 史清华
本文基于河南24县494个样本农户的研究证实农民确实存在着农地权属认知的"非集体化"倾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农户对"集体"概念的理解偏差、农村地区法律普及工作的滞后、农地产权法律规定的模糊以及土地管理工作的强烈国家意志是"非集体化"认知的根源。农民这种看似错误、实则理性的认知将会影响到农村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各方面,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谦
研究目的:构建中国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制度,以促成中国农村土地整理制度从"统治型"向"治理型"转型,实现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民具备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热情已超出了大众的通常认知而达到一定水平,尽管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具备了实现改善的基本条件。应通过立法引导、推动农民参与能力的提升,并设定相应的组织平台和具体的参与准则来保障、规范农民的参与行为。研究结论:从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考虑,构建中国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农村土地整理 农民参与 评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富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规制 土地流转 保障 土地权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波 罗锋 韩华芳 宋楚敏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资源向资本的转化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从当前农民自主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土地的实践案例出发,在理论层面、制度体系、操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对深入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聚心合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主开发经营 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保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刘友兆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尝试剖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结果:(1)吴江市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达到"良好"水平,但该项目"良好"等级关联度不强;(2)灌溉面积增加率、农地年收入增加量、粮食产能提高量、植被覆盖提高率等是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拓宽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内涵,有利于保障绩效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适合用于农村土地整理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烨炜 邱俊钦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缺少信贷途径是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并以2014—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试点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从而能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越高,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提高作用越大。为此,要增加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的试点范围,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所带来的制度红利,从而促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张皓妍 王秋兵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土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土地流转研究对我国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条件和土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与评价,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收入 文献综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涛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问题被提到较高的公共层面去解决,其中农民的地权私有化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本文认为在当前农民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应当继续坚持当前"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体制,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增强村社集体的土地调整能力,提高村庄公共品供给能力,维护耕者的土地经营权,对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基础性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张皓妍 王秋兵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土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土地流转研究对我国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条件和土地流转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与评价,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收入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