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8)
- 2023(8263)
- 2022(6756)
- 2021(6433)
- 2020(5168)
- 2019(11777)
- 2018(11646)
- 2017(21493)
- 2016(11948)
- 2015(13448)
- 2014(13525)
- 2013(13473)
- 2012(13045)
- 2011(11703)
- 2010(11996)
- 2009(11193)
- 2008(11266)
- 2007(10706)
- 2006(9753)
- 2005(8803)
- 学科
- 济(58068)
- 经济(58018)
- 农(49478)
- 业(36590)
- 农业(33031)
- 管理(27935)
- 地方(17781)
- 业经(17588)
- 中国(15492)
- 企(15307)
- 企业(15307)
- 方法(15041)
- 数学(13051)
- 数学方法(12864)
- 农业经济(12537)
- 制(11695)
- 发(11376)
- 财(10422)
- 学(9733)
- 村(9617)
- 农村(9597)
- 发展(9363)
- 展(9349)
- 土地(9137)
- 建设(8357)
- 体(8272)
- 策(7955)
- 银(7814)
- 银行(7807)
- 收入(7768)
- 机构
- 学院(168336)
- 大学(161996)
- 济(66806)
- 经济(65125)
- 管理(61708)
- 研究(60708)
- 农(53106)
- 理学(51603)
- 理学院(51010)
- 管理学(49985)
- 管理学院(49702)
- 中国(49623)
- 农业(40244)
- 科学(37940)
- 京(35205)
- 业大(33807)
- 江(33662)
- 所(31316)
- 中心(31136)
- 财(30626)
- 研究所(27873)
- 省(26773)
- 农业大学(24941)
- 范(24092)
- 师范(23850)
- 州(23420)
- 财经(22218)
- 北京(20864)
- 院(20760)
- 经(20023)
- 基金
- 项目(108508)
- 科学(84270)
- 研究(83184)
- 基金(75071)
- 家(64930)
- 国家(64168)
- 科学基金(54365)
- 社会(51800)
- 社会科(48319)
- 社会科学(48305)
- 省(48053)
- 基金项目(40466)
- 编号(36400)
- 教育(36367)
- 划(36250)
- 自然(33469)
- 自然科(32595)
- 自然科学(32588)
- 自然科学基金(31968)
- 农(30549)
- 成果(29290)
- 资助(29278)
- 发(25459)
- 课题(25394)
- 重点(24128)
- 部(23540)
- 创(21494)
- 性(21275)
- 发展(20863)
- 年(20712)
共检索到280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向华 曹复明 倪冰
为及时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集中居住点安置房的价格和有关收费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价费政策提供依据,近期我们选择了苏州、南通、泰州、盐城四个市11个县、市(区)的19个拆迁安置点、集中统建点、规划自建点等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建房的价费及有关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皋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吴正刚 高翔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对于平等实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权利证成理论上来说,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国家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同时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农民 研究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施元忠 张艳
新农村当然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等,但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新,还是新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素质 教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景丹
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是农民,对农民进行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区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更加健康。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民的分类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群体中可以分化出与大众化农民不同的具备特殊人力资本的异质型农民。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了有利于异质型农民分化的制度环境形成的因素。文末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案例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农民分化 异质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合作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极大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状态。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引致的财富分配效应并不是相对均质的,在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的背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牛海花 张雪
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重要部署。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就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农民观念落后、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精选培育对象、整合培育资源、落实各项政策等解决对策,全力保障农民培训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萌 史清华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目标最看重的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同时认为当前阶段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对"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体会最深的是"放活",相比较而言,农民对"多予"感受不深。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政策评价 农民增收 样本调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大研
城市基本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住房公积金、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等各种制度,城镇居民住房有了一定的保障;居住在农村和城市的广大农民,其人居环境、住房等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益、使农民住有所居,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
农民 住房 农村 城市化 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陈亮
本文利用2008~2010年对河北省三地市农民的960份有效调查问卷,综合运用归纳总结和频数统计方法,实证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民满意度,由此挖掘农民亟待解决问题的需求次序以及对政府责任的需求期望,发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际进展和农民切身需求存在的偏差。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新农村建设政策着力点应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农民增收、医疗社保、就业机会、教育发展以及土地征用等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满意度 需求期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季丽新 南刚志
政治认同关注的是政治合法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为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机会不等于现实,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对党的认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行使过程的认同以及执政效果的认同。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治认同 政治合法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华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所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树立农村新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雷晓明 陈宁化
该文首先从人本价值角度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目标导向及实现方式内涵;进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产权条件与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条件;并从农民自身出发,认为农民具备发挥主体作用的理性前提,同时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作用;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制度和政策特点,提出了保证农民主体地位的公共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农民集中居住模式调查——对江苏省昆山市的调查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财政的基本情况和公共职能研究——以江苏省泰州4市1区11个乡镇为例
中国新农村建设中民房动迁与人居环境改造思维与实践——以江苏省昆山市天福村为例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研究——基于江苏省高淳县和盱眙县的比较分析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样态研究:基于Wirth-Redfield模型的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模式探析——基于江苏省16县(市、区)320户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调查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类型、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P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