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
- 2023(1960)
- 2022(1582)
- 2021(1559)
- 2020(1287)
- 2019(2998)
- 2018(2811)
- 2017(6143)
- 2016(3012)
- 2015(3383)
- 2014(3464)
- 2013(3337)
- 2012(3040)
- 2011(2724)
- 2010(2714)
- 2009(2631)
- 2008(2992)
- 2007(2724)
- 2006(2553)
- 2005(2594)
- 学科
- 银(15059)
- 银行(14914)
- 行(13739)
- 制(12152)
- 济(12006)
- 经济(11989)
- 业(11059)
- 企(11003)
- 企业(11003)
- 管理(9294)
- 业务(8804)
- 度(7852)
- 制度(7851)
- 融(7826)
- 金融(7826)
- 银行制(7677)
- 方法(7490)
- 数学(6925)
- 数学方法(6915)
- 财(6004)
- 务(5304)
- 财务(5304)
- 财务管理(5303)
- 企业财务(5208)
- 体(4328)
- 体制(4159)
- 中国(3185)
- 业经(3055)
- 中国金融(2354)
- 组织(1903)
- 机构
- 大学(41907)
- 学院(40825)
- 济(18694)
- 经济(18308)
- 中国(18036)
- 管理(17212)
- 银(17170)
- 银行(16455)
- 行(15274)
- 理学(13995)
- 理学院(13908)
- 管理学(13813)
- 管理学院(13737)
- 财(12819)
- 研究(10954)
- 融(10576)
- 金融(10422)
- 财经(9999)
- 经(9192)
- 京(8508)
- 财经大学(7906)
- 人民(6968)
- 中心(6730)
- 江(6538)
- 经济学(6394)
- 国人(6250)
- 中国人(6235)
- 州(6188)
- 中国人民(6150)
- 商学(5984)
共检索到74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当前的优先股试点安排存在两大悖论,在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的情况下,应让优先股的好处惠及更多商业银行2014年4月18日,银监会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正式明确了优先股作为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为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开闸放行。此后,工行、农行、中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6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先银
优先股作为已经在发达资本市场存在了100多年的成熟证券产品,不仅是公司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注重现金股利、希望收益稳定的投资者可选择的重要投资渠道。优先股对完善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日渐深入,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商业银行适合发行优先股虽然优先股是一种同普通股相提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刘鹏 徐惊蛰
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据此,2014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确立了国内优先股试点的法律框架。2014年4月18日,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出台《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具体规则,为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奠定了政策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多 黄佳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的一种特殊股份,最早出现在英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我国上世纪80年代也引入过优先股制度,但后来因法规和风险问题所限逐渐退出。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优先股开始重现历史舞台。商业银行是发行优先股的最重要主体之一,发行优先股有助于商业银行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可持续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佳 邹涛
银行优先股的特征包括符合资本要求所必须满足的硬性要求,即永续性、次级性、损失吸收功能和独立性;以及允许有一定变通的弹性要求,即工具名称、本金损失吸收的具体形式、会计处理、发行上市模式及评级等。硬性要求和弹性要求共同构成了合格的银行其他一级资本类优先股这种创新型工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金喜
近日,随着《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及《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指导意见》的出台,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已正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但上述文件对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还是从补充一级资本角度进行要求的,对于优先股可以发挥的治理功能并未提及。本文则从风险承担、监督和建议、社会责任等方面分析优先股发挥的治理作用,探讨了当前我国优先股发挥治理作用存在的限制与不足,最后提出应从参与治理机制的建设、推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念、严格监管交易与信息披露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优先股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多 赵斌
作为与普通股不同的独立股份类型,优先股差异化的权利设置,能够满足不同股东的差异化诉求,也有利于构建新的权利制衡,进而改善单一普通股结构下的公司治理机制。论文研究了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以后对公司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对优先股在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朝芳
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面临着由于盈利能力放缓以及资本监管标准提高等原因而出现的资本充足率下滑的问题,而股债一体的优先股在满足条件时可以作为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重要渠道。研读我国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的法律依据和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优先股发行预案,发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先股发行仅能实现有效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功能,其治理功能、并购功能在当前还是优先股不能承担之责,优先股制度设计与完善还有待时间的磨练。
关键词:
优先股 商业银行 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海平 陈明
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定义及资本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要求合格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需具备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优先股作为国际资本市场成熟的融资工具品种,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合格一级资本工具的现实选择。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和《资本办法》,本文结合国际银行业的优先股发行情况,探讨了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优先股发行方案及主要条款,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所面临的配套政策、发行市场、会计税务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与障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优先股 发行设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进益 肖振红
我国优先股自2014年年底发行至2017年4月,境内共发行29只,其中20只为商业银行优先股,9只为非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优先股。本文以9只非商业银行优先股中条款设置最有利于投资者的晨鸣纸业为例,探讨晨鸣纸业发行优先股和设置高回报率优先股条款的原因,以及条款对企业产生的后续影响,最后对企业制定优先股条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明确企业可承受的优先股最大成本底线,做好未来企业现金流和经营状况的预测以及设置相对友好投资者的优先股条款。
关键词:
晨鸣纸业 优先股条款 普通股股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进益 肖振红
我国优先股自2014年年底发行至2017年4月,境内共发行29只,其中20只为商业银行优先股,9只为非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优先股。本文以9只非商业银行优先股中条款设置最有利于投资者的晨鸣纸业为例,探讨晨鸣纸业发行优先股和设置高回报率优先股条款的原因,以及条款对企业产生的后续影响,最后对企业制定优先股条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明确企业可承受的优先股最大成本底线,做好未来企业现金流和经营状况的预测以及设置相对友好投资者的优先股条款。
关键词:
晨鸣纸业 优先股条款 普通股股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毛金龙 唐梦龙
发行优先股是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资本工具创新的重要举措。虽然国外优先股发行较为普遍,但国内尚无发行先例,因此投资者对优先股的条款设计也并不熟悉。笔者全程参与了农业银行优先股的方案设计工作,将从监管规定、条款设计、方案比较三方面对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方案进行解读。其中详细介绍了发行方案每个条款确定的理论基础,希望有助于读者对农行优先股的了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宁
优先股制度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优先股的概念、性质、分类及其作用,以及优先股制度在美国兴起和发展的过程,指出我国在优先股制度方面的立法处于空白,但优先股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具有巨大的运用空间,有必要借鉴美国优先股制度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时在银行业引入优先股。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优先股制度 银行业 美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波 单漫与
本文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理论,尤其是多项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和经理人市场理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激励进行了经济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不应继续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承担政策性任务或目标,防止国有商业银行的多目标经营;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要求给予管理层足够的经营决策权,而经营决策权的授予又要求建立配套的公司治理和正向激励机制,否则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第三,应不断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逐步建立高效和规范的银行经理人市场;第四,应探索使用优先股方式实现国有股权,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证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日常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再见 陈振
银行资本具有亲周期的特征,资本监管则导致信贷供给具有更为严重的周期性,并放大经济冲击,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巴塞尔协议建立在三大支柱基础上,目前针对银行资本顺周期效应的缓解措施除了其固有的内在缺陷,仅仅考虑巴塞尔协议的第一、二支柱,而忽视了第三支柱。本文提出经济衰退阶段银行资本监管的一种新框架——优先股资本化,这一新框架的实质是借款人自我筹集资本,不会摊薄既有普通股股东的利益,也不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为我国目前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和维持银行体系稳健运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