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4)
- 2023(7056)
- 2022(5452)
- 2021(5044)
- 2020(3943)
- 2019(8824)
- 2018(8848)
- 2017(16336)
- 2016(8658)
- 2015(10108)
- 2014(9956)
- 2013(9672)
- 2012(8779)
- 2011(8096)
- 2010(7747)
- 2009(7221)
- 2008(7131)
- 2007(6074)
- 2006(5499)
- 2005(5355)
- 学科
- 济(41781)
- 经济(41744)
- 管理(21297)
- 业(19465)
- 中国(16605)
- 方法(15704)
- 数学(14275)
- 数学方法(14222)
- 企(13218)
- 企业(13218)
- 农(12423)
- 贸(10146)
- 贸易(10139)
- 易(10000)
- 业经(8992)
- 农业(8080)
- 制(7824)
- 发(7670)
- 财(7247)
- 银(6996)
- 银行(6991)
- 学(6916)
- 行(6828)
- 融(6567)
- 金融(6567)
- 发展(6447)
- 展(6438)
- 关系(6292)
- 地方(6287)
- 体(6147)
- 机构
- 大学(128094)
- 学院(125291)
- 济(63766)
- 经济(62979)
- 研究(50891)
- 管理(44239)
- 中国(40425)
- 理学(37693)
- 理学院(37268)
- 管理学(36718)
- 管理学院(36494)
- 京(28187)
- 科学(27637)
- 财(26203)
- 所(25099)
- 研究所(22986)
- 经济学(22235)
- 中心(21684)
- 财经(21396)
- 农(20081)
- 经济学院(20022)
- 经(19919)
- 北京(18438)
- 院(18024)
- 江(16823)
- 范(16476)
- 师范(16345)
- 财经大学(16126)
- 科学院(15957)
- 业大(15825)
- 基金
- 项目(83341)
- 科学(66779)
- 基金(63686)
- 研究(62311)
- 家(56214)
- 国家(55845)
- 科学基金(47061)
- 社会(43504)
- 社会科(41293)
- 社会科学(41286)
- 基金项目(32426)
- 省(27960)
- 教育(27627)
- 自然(27469)
- 自然科(26887)
- 自然科学(26879)
- 自然科学基金(26452)
- 资助(25819)
- 划(24738)
- 编号(23141)
- 中国(20519)
- 部(20221)
- 国家社会(20177)
- 成果(19452)
- 重点(19316)
- 发(18732)
- 教育部(17575)
- 创(16687)
- 课题(16342)
- 人文(16216)
共检索到194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支农
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2011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共计15738吨,该数字较去年第二批配额7976吨增加约97.3%。近乎一倍的配额提升,是中国基于保护环境和可用尽资源、维持可持续发展,并切实考虑全球稀土供应与需求的情况下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美日和欧盟一些官员却认为中国对稀土的供应仍"不充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风平 张璞 刘大成 薛霞
本文重点围绕中国稀土产业外部环境问题及自身发展战略展开。依据权威文献、法律和案例解读及对西方稀土企业股权和战略性长协合约、关联交易情报等的追踪分析,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采用完全稀土矿加工进口替代,是基于其国际规则优势地位,以"成本收益分析"原则增加本国"社会福利"为考量。然而,国际稀土新格局已超出"经济收益"范畴,西方国家协同推进替代生产加工国多元化,是降低"中间冶炼环节"对中国依存度的政治考虑;针对全球稀土整条产业链进行布局,全面加强其稀土"上游"资源战略整合和"下游"技术应用控制,形成从稀土资源直接投资到下游技术限制节节围堵局面。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稀土生产、出口和产业链布局的战略选择。关于中美贸易冲突中中国是否应该使用"稀土牌"问题,文章在讨论部分作了回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甲斌
对于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基于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多年来我国都是实行保护性的开采政策。但是,现实中却直接取得扩张性的开发效果,赤裸裸地挑战政策目标。分析研究认为,国内供应过剩与国外需求陷阱互动是导致问题的总根源。1.利益的驱动与监管的约束,为供应过剩创造了条件。导致稀土资源生产供应过剩,其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宏 金惠卿
稀土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新能源、国防军事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中国稀土储量曾占全世界的71.1%,但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连友钦 郑槐明 邓明全 贾慧君 陈蓬
稀土在提高林木种子发芽率,促进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木荷(SchimasunerbaGardn.etChamp)、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泡桐(Paulowniasp)、杨树(Populussp)等的苗期生长并提高苗木质量,提高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杉木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和质量,提高核桃(JuglansregiaL.)、枣(ZizyphusjujubaMill)、板栗、苹果(MaluspumilaMill)、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山楂(Cratae...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建春 宋玉华
本文针对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拥有资源优势而无话语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钨矿、稀土这两大稀有金属市场为考察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随着钨矿的过度开采,我国钨矿生产的边际成本逐年上升。我国稀土生产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钨矿、稀土等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我国在20个钨矿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瑞士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我国在17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香港、印尼和泰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我国具有资源优势而无定价的现状,提出了在稀有金属开采市场提高资源税,培育稀有金属金融衍生品市场,构建稀有金属出口价格联盟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稀有金属 钨矿 稀土 定价权 市场势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章和杰 李璐
事实上,既要实现稀土价格的合理回归,又要规避现有的WTO规制,以及适应TPP等未来更高的国际标准,仅仅从稀土交易角度着手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将研究视角向上游延伸,进行稀土采掘、加工与交易环节的资源税改革。针对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税负过低、计征方法不科学、税费关系重叠、归属不当及用途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对征税环节、征税原则、征税方式、税率、归属及用途等要素进行相应的改革,重新定义和设计稀土资源税。建议在采掘、加工与交易三个环节征收稀土资源税,并将资源回采率系数、稀土矿贫富调整系数、对库存及积压资源征税等纳入
关键词:
价格重构 稀土资源税 改革与设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章和杰 李璐
事实上,既要实现稀土价格的合理回归,又要规避现有的WTO规制,以及适应TPP等未来更高的国际标准,仅仅从稀土交易角度着手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将研究视角向上游延伸,进行稀土采掘、加工与交易环节的资源税改革。针对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税负过低、计征方法不科学、税费关系重叠、归属不当及用途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对征税环节、征税原则、征税方式、税率、归属及用途等要素进行相应的改革,重新定义和设计稀土资源税。建议在采掘、加工与交易三个环节征收稀土资源税,并将资源回采率系数、稀土矿贫富调整系数、对库存及积压资源征税等纳入稀土资源税改革方案中,以利于通过市场和法律手段实现稀土价格重构和价值回归。
关键词:
价格重构 稀土资源税 改革与设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李国平 汪海洲
文章基于完全成本核算了2008-2010年碳酸稀土的理论价格,并与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碳酸稀土的国内价格严重偏离其理论价格,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出口管制政策是校正稀土市场价格扭曲、弥补稀土资源折耗成本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补偿不足的一种手段,为我国政府在本次稀土国际贸易争端中提出出口管制政策是"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破解当前稀土生产与出口内外困局的关键是改革稀土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文章提出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改革稀土资源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虹 王红霞
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稀土贸易并未给中国带来足够的贸易利益,中国并没有因为供给的垄断地位获得应有的定价权,相反却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通过核算稀土主要产品出口的全成本和收益,发现出口收益长期以来无法弥补出口全成本,并且中国稀土贸易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为了改变目前的贸易格局,中国应调整稀土战略,通过源头管制实现资源成本内部化,通过配套环境政策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实现贸易利益和成本平衡;通过进出口并重战略避免资源短缺,通过鼓励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提高稀土产业的环境贸易条件;通过实施稀土储备战略和加强国际投资合作,促进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全成本 稀土贸易代价 战略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龙晓柏 赵玉敏
一、世界稀土供求发展形势分析(一)全球稀土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十二五"全球稀土需求增速将超7%在世界产业经济技术的快速演化背景下,尤其在后工业化时代,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将工业经济增长的引擎转向了高新前沿技术与国防工业领域,而稀土作为"工业黄金"在高新技术与国防的30多个工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增长中,航空航天、新材料、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泽生 蒋帅都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计量研究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实际市场势力比较微弱,出现"寡头"地位与市场势力缺乏共存的现象。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呈现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因此,虽然具有国家总量上的"寡头"地位,但却只能获得竞争性定价结果,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的缺乏成为必然。利用生存能力法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最优规模经济量进行估计,发现稀土贸易(生产)的最优规模经济区间为0.5-10%的市场份额区间,其他区间则是规模不经济的,为中国稀土贸易市场势力的增强和政策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敏丽 章和杰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改革目前的稀土资源税、建立稀土生态修复税和稀土环境税,并加强政府对稀土产业的规制来推动完善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稀土资源合理采掘与加工,减少稀土采掘与加工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
稀土价格 定价机制 税收制度 政府规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敏丽 章和杰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改革目前的稀土资源税、建立稀土生态修复税和稀土环境税,并加强政府对稀土产业的规制来推动完善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稀土资源合理采掘与加工,减少稀土采掘与加工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
稀土价格 定价机制 税收制度 政府规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扬 张钦礼 于凤玲
中国作为稀土产业大国,其稀土在生产、消费等方面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文章运用BP神经网络和Markov模型相互耦合来预测中国稀土的消费量,并把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相比较,从而得出这种耦合预测方法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使结果更为精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