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0)
2023(9133)
2022(8318)
2021(8003)
2020(6713)
2019(15762)
2018(15815)
2017(30964)
2016(17022)
2015(19287)
2014(19372)
2013(19193)
2012(17589)
2011(15641)
2010(15616)
2009(14231)
2008(13727)
2007(11925)
2006(10512)
2005(9268)
作者
(48911)
(40139)
(39901)
(38110)
(25682)
(19284)
(18186)
(15877)
(15300)
(14455)
(13958)
(13381)
(12606)
(12587)
(12321)
(12211)
(12059)
(12050)
(11415)
(11351)
(9993)
(9818)
(9595)
(9185)
(9036)
(8987)
(8927)
(8834)
(8052)
(7920)
学科
(64645)
经济(64562)
管理(49879)
(46778)
(39436)
企业(39436)
方法(30724)
数学(26252)
数学方法(25893)
(17927)
(16952)
中国(16660)
(14856)
业经(14802)
地方(13343)
(12111)
农业(11858)
理论(11754)
(11605)
贸易(11599)
(11250)
(11166)
(11080)
财务(11015)
财务管理(10990)
技术(10388)
企业财务(10335)
环境(10242)
教育(9836)
(9765)
机构
大学(238855)
学院(237072)
管理(97507)
(88843)
经济(86659)
理学(84411)
理学院(83502)
管理学(82065)
管理学院(81653)
研究(76280)
中国(57188)
(51407)
科学(48872)
(41396)
(38565)
(36249)
业大(35552)
研究所(34884)
中心(34851)
(34044)
财经(33263)
北京(33007)
(31967)
师范(31719)
(30137)
(28379)
农业(28151)
(27816)
师范大学(25662)
经济学(24911)
基金
项目(163250)
科学(127373)
研究(121099)
基金(117052)
(101090)
国家(100211)
科学基金(86077)
社会(73529)
社会科(69486)
社会科学(69465)
(63928)
基金项目(63186)
自然(56908)
自然科(55529)
自然科学(55519)
教育(55163)
自然科学基金(54492)
(53776)
编号(50815)
资助(48536)
成果(41647)
重点(35790)
(35612)
课题(34407)
(33961)
(33617)
项目编号(31580)
创新(31214)
科研(31179)
教育部(30506)
期刊
(98996)
经济(98996)
研究(70803)
中国(42273)
学报(36915)
管理(35022)
科学(34010)
(33295)
(30617)
教育(28245)
大学(27655)
学学(25765)
农业(23419)
技术(20194)
(20000)
金融(20000)
业经(16796)
财经(15600)
图书(14772)
经济研究(14377)
理论(13538)
问题(13172)
(13042)
实践(12633)
(12633)
科技(11901)
技术经济(11288)
(11092)
现代(10893)
情报(10868)
共检索到343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荣文  
让与担保,是一种以所有权让渡为形式特征的担保形式。担保权与所有权的重合以及设定人对担保物的使用收益构成让与担保的两个鲜明的特征。以平衡当事人各方利益,实现社会正义为目的,合乎法理地对这两个特征进行阐释便成为众多让与担保法律构成理论的追求。在设计让与担保的法律构成及以此为支点构建让与担保的法律制度时,应顺应让与担保担保物权化的发展趋势,将其规定为一种独立的担保物权,并根据让与担保的自身特征,兼顾形式与目的,以维系各方权益为杠杆,制定出一套简明、适用、灵活、公平的法律规则。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威  
融资融券担保交易制度是金融法制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私法层面对融资融券担保的准确描述有利于廓清当事人权利义务边界,并在私人执法中提供请求权基础,以减轻公共执法的监管负担。目前的学理分析尚未厘定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构成。《民法典》引入功能主义担保观,令让与担保以非典型担保方式获得合法性认可,继而为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构成提供充实的适用依据。在解释论上,让与担保可以证立融资融券担保的账户体系与担保物范围等规范构成,但登记规则的阙如会影响强制平仓的效力。法政策上,为配合《民法典》统一担保登记的要求,立法者应规定融资融券经过登记方具有优先效力,从而促进实现法学理论与商事实践的衔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祥健  
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如何,直接关系到让与担保的内外效力。因此,要对让与担保进行立法,不能不先对其法律构造进行辨析。我国立法界一方面已开始了让与担保的立法活动,另一方面却未对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进行有力的论证,以至在让与担保效力的认定上出现偏差,从而不利于规范让与担保的立法活动。我们认为,从让与担保设定目的和让与担保发展趋势看,应将让与担保定性为“担保物权法律构造”。基于此,对其效力的规定,应当有别于“所有权法律构造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仕梅  张静静  
股权让与担保面临着缴纳高额税款的风险,在股权让与担保设立、股权返还、股权清算处置环节,纳税负担可能远高于作为主合同的利息负担。但其高额税负的合理性存疑,具体表现在不符合实质课税原则、净所得课税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等方面,给债权人带来了较大的税务风险。为此,建议参考行政许可制度,以登记备案证明股权让与担保之实,由股权让与担保申请登记人承担举证责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婧  
独立担保是一种独立的担保履行付款承诺,不同于传统的从属性担保。自上世纪中后期广泛应用,国际上有公约、判例和学理上的普遍认可。在我国担保业务实践中也日显重要,但是国内法律地位不明确,以致司法实践中针对此类案件采取的是不同的适用态度。应该对我国目前的独立担保法律进行完善,以期更好地进行司法适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朱涛  
独立担保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虽然其独立性一直备受争议,但随着跨国贸易的日益频繁,其适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只承认商业银行在涉外领域开展独立担保相关业务,对国内的独立担保业务却不予肯定。通过对独立担保制度的理论分析,追溯商业银行独立担保的域外发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借鉴各国和国际组织关于独立担保的法律法规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制度的完善和《独立担保法》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志超  
保理融资业务以应收账款的转让为核心,此与担保性债权让与制度存在相同之处,本文以理论相对完善的德国让与担保制度为对照,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保理商的法律地位、回购型保理合同的法律性质、保理融资合同中债权让与的独立性、对未来发生的应收账款债权的可转让性、对约定禁止转让的债权办理保理融资的效力等问题,以期对我国保理融资业务的发展、盘活社会资产有所益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可  
股权让与担保是传统让与担保理念与公司股份制度相互结合的产物。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担保合同的范围描述,将股权让与担保纳入“非典型担保”,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形式担保观与实质担保观之间的冲突。《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使股权让与担保的热潮到达了新高度。通过对有关股权特性、意思自治、公司治理、担保权人利益以及所有权外观等众多因素的考究,担保权人行使股权具有可期待性与合理性。然而,基于“手段大于目的”等原则的阻碍,司法实践中担保权人想行使在其名下的股权权利难以被法院支持。这既让担保权人难以信服,又使得如股权所有权外观与实质不符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借鉴域外担保权人行使股权的相关司法经验并结合我国本土现状,本文建议通过设立担保所有权、确定担保权人的股东身份、限制担保权人权利行使、完善担保权人股权退出机制等方式来规制担保权人的权利行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式媛  
中小企业非典型担保模式的新实践商业银行的担保融资条件严格,主要为不动产担保融资,中小企业的有形财产不足,可供抵押的不动产非常有限。尤其是商业银行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对于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采用固定资产抵押模式,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因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等原因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无法获得融资。随着经济改革和金融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或质押的有形财产不足的现实,出现了新型的非典型担保模式,如商铺租赁权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旭红  
《物权法》第四编规定了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三种担保物权,由于《物权法》本身规定了法律适用的多元化,如何准确界定适用法律就成为担保物权运用的首要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炳东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后,在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最高额保证的债权额等方面,有待重点介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铁铭  
证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对证监会以前发布的一系列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定作出了修改。该文件与新《公司法》所确立的原则保持一致,也是《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的细化,同时适应了近几年来形势的变化。本文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能为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武  
国际合同常需涉及法律冲突亦即适用何地法律的问题。依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普遍认可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志确定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但当事人在选择适用法律时,须考虑他们所选择的法律在法院所在国是否能得到承认和执行。就担保合同而言。因担保人的财产多位于其所在地国,为使日后判决得到有效、迅速执行,一般宜选择担保人国家的法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正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 )及《最高人民法院 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 )为规范当事人的抵押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现有《担保法》存在着不完善、滞后于经济发展现状 ,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拟就抵押担保中重复抵押、公益设施抵押、双重担保等若干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冰  
浮动担保,是始创于19世纪英国衡平法的一种担保制度,因其法律特性,逐渐成为国际信贷,特别是项目融资中常见的担保方式。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其在企业国际融资中所起到的特殊促进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或通过立法或通过判例对其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我国担保法中虽然没有关于浮动担保的明确规定,但在学者草拟的物权法建议稿中已经出现了浮动担保的概念,本文从浮动担保的发展、概念、特征入手,对其在贷款业务中的有效性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