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9)
2023(10968)
2022(9232)
2021(8238)
2020(6708)
2019(14984)
2018(14777)
2017(27509)
2016(15063)
2015(16823)
2014(16850)
2013(16729)
2012(15874)
2011(14542)
2010(14903)
2009(14006)
2008(13982)
2007(12884)
2006(11748)
2005(11200)
作者
(45372)
(38056)
(37944)
(35927)
(24124)
(18305)
(16930)
(14567)
(14434)
(13720)
(13220)
(12888)
(12703)
(12296)
(12096)
(11670)
(11286)
(11188)
(11147)
(11101)
(9934)
(9504)
(9234)
(8774)
(8637)
(8610)
(8592)
(8532)
(7654)
(7559)
学科
(65404)
经济(65306)
管理(44329)
(40869)
(32244)
企业(32244)
中国(21737)
地方(20175)
(19584)
方法(18564)
(17529)
业经(17474)
(16715)
数学(14330)
数学方法(14182)
(13446)
银行(13420)
农业(13280)
(13058)
(13036)
金融(13034)
(12969)
(11721)
环境(11700)
(11667)
(11324)
贸易(11310)
(10862)
地方经济(10686)
技术(10063)
机构
学院(219892)
大学(216851)
(89090)
经济(86961)
研究(83344)
管理(78144)
理学(64585)
中国(64526)
理学院(63724)
管理学(62730)
管理学院(62302)
科学(50224)
(48064)
(46276)
(43118)
研究所(38437)
(37796)
中心(37431)
(37092)
财经(34321)
(32214)
师范(31893)
北京(31130)
(30789)
(30487)
业大(30036)
(29513)
农业(29082)
(28686)
经济学(26850)
基金
项目(138096)
科学(108798)
研究(103160)
基金(98271)
(86079)
国家(85330)
科学基金(72117)
社会(65708)
社会科(62286)
社会科学(62276)
(55411)
基金项目(51855)
(46537)
教育(46192)
自然(44678)
自然科(43515)
自然科学(43498)
自然科学基金(42696)
编号(41503)
资助(39791)
(36268)
成果(34828)
重点(32327)
课题(30789)
(30020)
(30017)
发展(28881)
(28632)
(28367)
国家社会(27161)
期刊
(115075)
经济(115075)
研究(72094)
中国(54024)
(36736)
(35682)
学报(32814)
科学(32324)
管理(31486)
教育(27008)
(25272)
金融(25272)
大学(25071)
农业(24702)
学学(23553)
业经(19840)
技术(18381)
经济研究(17322)
财经(17039)
问题(14884)
(14682)
(12903)
(11493)
(10858)
国际(10588)
资源(10563)
世界(10354)
科技(10254)
现代(10230)
(10057)
共检索到362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长淮  
国内旅游业不但是为了满足我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还能够在旅游设施建设、职工队伍训练等方面为发展国际旅游业创造条件,积累经验。但一个时期以来,国内旅游业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忽视国内旅游业的管理工作反过来也妨碍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此,1984年国务院批转国际旅游局关于旅游业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中,明确地肯定了把“要从只抓国际旅游业转变为国际、国内旅游一齐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广瑞  
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国内旅游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先导,而且一直是世界旅游业的主体与基础,无论是从旅游者到客人次数上看,还是从旅游消费额来看,国内旅游均占90%左右,处于绝对优势。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公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开展得较晚,虽然今天的国内旅游已经具备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师永强  耿巍  岳娜  
本文基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视角,研究了人口结构特征变化对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年龄群体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性,0-14岁人口占比(少儿抚养比)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15-64岁群体占比和老年人群占比(老龄化)的增加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会带来积极促进作用;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结构差异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同样存在显著异质性,0-14岁群体中男性人口占比的增加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不显著,15-64岁群体中男性人口占比增加不利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女性人口占比增加更有利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而65岁群体中男性人口占比增加有利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相较于性别结构变化,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强,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交互效应在15-64岁群体和65岁以上群体中存在,且在65岁以上群体中,这种交互效应表现的更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国内旅游发展应强化品牌意识徐菊凤北京旅游学院AnAwarenessofTop-gradeBrandShouldbeIntensifiedintheDevelopmentofDomesticTourism¥XuJufengAbstract:Theess...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有关旅游的教科书说,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多,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是旅游产生的必要条件。其实,这应该是居民休闲活动(包括其异地旅游和本地休闲在内的)逐渐增多的必要条件,而且只是条件之一。因为,居民的异地旅游也好,本地休闲也好,如果要得到更好地实现,或者进而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兆元  
如何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稳步增长,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以城镇居民为对象,对其国内旅游消费及我国旅游购物市场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国内旅游需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胜芬  翁钢民  李富明  
文章利用集对分析法对我国2012—2016年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国内旅游流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最优贴近度,分析旅游流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构成要素的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市在2012—2016年间旅游流系统整体处于中等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比较小;从结构和功能角度看,大多数省份处于协调的发展状态;从系统构成要素上看,各省结构方面旅游客流子系统要优于其他子系统,旅游运输子系统整体对旅游流系统支持力度较弱;功能方面,各省生态环境功能都需加强。根据分析的结果及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指出旅游流系统优化的方向和优化的重点。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珂  
地处内陆腹地的古城西安虽然以其举世闻名的文物旅游资源吸引着五大洲的国际游客,与之配套的国际旅游设施日趋成熟完善,并逐渐与世界接轨,但内地旅游却与沿海、沿边地区存在着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组织的国内旅游人数较少、国内旅游环境较差,使外地游客望而却步。而这两项指标恰恰正是一个城市国内旅游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笔者就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略做如下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邢树坤  张芊  李继承  
自1986年以来,河北省国内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和效益每年以10%的速度向上递增,即使在国际旅游受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冲击、国内商品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内旅游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由于我国创收外汇的需要,无论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存在着重国际旅游、轻国内旅游的倾向。然而鉴于我国各地区的情况差异,在那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奚晏平  
重新认识国内旅游业奚晏平青岛市旅游局ReviewingtheDomesticTourism¥XiYanpingAbstract:Thearticleholdsthatundertoday'ssocialandeconomicconditions,th...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燕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旅游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通过阐述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五大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秦宇  厉新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春云  张宏磊  朱明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