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4)
- 2023(18333)
- 2022(15643)
- 2021(14419)
- 2020(12424)
- 2019(27976)
- 2018(27692)
- 2017(53723)
- 2016(29007)
- 2015(31930)
- 2014(31381)
- 2013(31375)
- 2012(28781)
- 2011(25590)
- 2010(25532)
- 2009(23915)
- 2008(23851)
- 2007(21370)
- 2006(18730)
- 2005(16705)
- 学科
- 济(119736)
- 经济(119600)
- 业(106284)
- 管理(96068)
- 企(92645)
- 企业(92645)
- 方法(57441)
- 数学(47405)
- 数学方法(47006)
- 财(37090)
- 农(35065)
- 业经(33732)
- 中国(30749)
- 务(26430)
- 财务(26368)
- 财务管理(26324)
- 制(25846)
- 企业财务(25071)
- 农业(24561)
- 技术(23328)
- 贸(21970)
- 贸易(21958)
- 银(21764)
- 学(21754)
- 银行(21700)
- 地方(21509)
- 易(21311)
- 理论(21146)
- 行(20656)
- 融(20391)
- 机构
- 学院(413679)
- 大学(413317)
- 济(169675)
- 管理(168853)
- 经济(166334)
- 理学(145866)
- 理学院(144370)
- 管理学(142108)
- 管理学院(141357)
- 研究(132778)
- 中国(105385)
- 京(87096)
- 科学(81953)
- 财(80823)
- 农(72750)
- 所(66395)
- 财经(64788)
- 业大(64302)
- 中心(61302)
- 江(61017)
- 研究所(60225)
- 经(59106)
- 农业(57463)
- 北京(54570)
- 经济学(51055)
- 州(48830)
- 范(48546)
- 财经大学(48393)
- 院(48051)
- 师范(47976)
- 基金
- 项目(280906)
- 科学(221285)
- 基金(205704)
- 研究(201200)
- 家(180268)
- 国家(178732)
- 科学基金(154492)
- 社会(128804)
- 社会科(122254)
- 社会科学(122222)
- 省(109593)
- 基金项目(109329)
- 自然(102204)
- 自然科(99924)
- 自然科学(99898)
- 自然科学基金(98182)
- 划(91661)
- 教育(90965)
- 资助(84944)
- 编号(79703)
- 成果(63019)
- 重点(62267)
- 创(61848)
- 部(61807)
- 发(58955)
- 创新(57191)
- 课题(53991)
- 科研(53954)
- 业(53244)
- 国家社会(53168)
- 期刊
- 济(183335)
- 经济(183335)
- 研究(121104)
- 中国(75625)
- 学报(67098)
- 农(65870)
- 管理(65160)
- 财(64032)
- 科学(60692)
- 大学(50870)
- 学学(48551)
- 农业(44836)
- 融(43064)
- 金融(43064)
- 教育(36709)
- 技术(34865)
- 财经(32437)
- 业经(31200)
- 经济研究(29084)
- 经(27705)
- 业(25879)
- 问题(23985)
- 技术经济(22262)
- 科技(20893)
- 理论(19858)
- 现代(19475)
- 版(19390)
- 商业(19289)
- 贸(18686)
- 财会(18098)
共检索到606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立茹 李屹鸥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风险投资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后长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表现出逆向选择效应而不是认证监督效应。有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抑价率高于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且风险投资占股比例越高,抑价率越低;无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长期股价表现优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且风险投资占股比例越高,长期股价表现越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创业板 IPO抑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伍文中 高琪
以2009~2017年中国创业板市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横截面多元回归研究风险投资、联合风险投资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自身属性对创业公司IPO抑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市场存在"逐名效应",但"认证监督"效应不明显,这导致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创业公司IPO抑价率更高;联合风险投资有效降低了"逐名效应",使得IPO抑价率下降;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其所支持的创业公司IPO抑价越严重,而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IPO抑价率越低。建议政策当局建立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评价机制,完善创业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风险投资机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而降低IPO抑价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祥东 范彬 刘澄
通过对2010年至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268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在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42.98%下降到2012年的21.62%;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的风险投资参与度超过70%,持股比例超过15%,并且二者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风险投资由于处在初级阶段,对企业影响力较弱,导致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较小;同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发生了由正到负的方向性转变,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由逐名效应转变为认证和监督效应,这种机制的转变可能是由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以及政策法规的合理引导所促成的。最后针对风险投资如何积极地降低创业板IPO抑价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风险投资 创业板 IPO抑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先政 周博
论文以截至2013年8月1日我国A股创业板355家1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与无风投背景的企业相比,有风投背景的公司IPO前盈利能力显著更低、IPO抑价率显著更高、IPO后收益率显著更低。在A股创业板,风险投资表现出明显的逆向选择效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在高科技行业表现不明显;风险投资自身背景的认证作用十分有限;风险投资的声誉没有发挥认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山 李海霞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元甲 李阳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华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屈国俊 宋林 冯照桢
本文利用创业板风险投资持股数据,研究了异质性风险投资、承销商声誉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和Heckman两步法处理了风险投资进驻的内生性。研究发现:长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认证监督作用,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均能降低IPO抑价;短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逐名动机,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提高了IPO抑价,且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的促进作用随着机构数目的增加而减弱;高声誉的承销商会增强长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并缓解短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屈国俊 宋林 冯照桢
本文利用创业板风险投资持股数据,研究了异质性风险投资、承销商声誉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和Heckman两步法处理了风险投资进驻的内生性。研究发现:长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认证监督作用,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均能降低IPO抑价;短期风险投资机构具有逐名动机,其持股比例和机构数目提高了IPO抑价,且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的促进作用随着机构数目的增加而减弱;高声誉的承销商会增强长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抑制作用,并缓解短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孔玉生 张晓君
文章以2012年我国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74家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其IPO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其盈余管理水平高于没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盈余管理 IPO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麒麟 李十六 唐英凯 胡小东
以2009~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投机构及其性质对IPO抑价的影响,得到了当前创业投资机构认证作用有限的结论。总体来看,现阶段的中国创业投资既符合西方资本市场市场发展规律一般性,也具有基于中国新兴市场基础的特殊性。一方面,正如西方创业投资发展的早期阶段,当下中国的创投机构发展有欠成熟,在"逐名动机"与"逐利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其对于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尚不明显;另一方面,新兴资本市场催生的民营创投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其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投资管理模式和策略正逐渐在对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中得到体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古丽斯坦
本文首先提出创业板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抑价率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于IPO抑价提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在内的10个变量作为衡量IPO抑价的指标。为了能有效衡量IPO抑价,本文选择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29日上市的356支股票作为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以及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当前新股发行抑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