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0)
- 2023(11448)
- 2022(9772)
- 2021(9102)
- 2020(7594)
- 2019(16939)
- 2018(16781)
- 2017(32574)
- 2016(17325)
- 2015(19282)
- 2014(18476)
- 2013(17835)
- 2012(16097)
- 2011(14211)
- 2010(14072)
- 2009(13574)
- 2008(13041)
- 2007(11467)
- 2006(10071)
- 2005(9077)
- 学科
- 管理(61452)
- 济(59449)
- 经济(59323)
- 业(55916)
- 企(49955)
- 企业(49955)
- 财(26768)
- 方法(24225)
- 数学(20369)
- 数学方法(20153)
- 务(19428)
- 财务(19400)
- 财务管理(19362)
- 制(18810)
- 企业财务(18535)
- 农(17303)
- 业经(15710)
- 中国(15643)
- 体(13375)
- 体制(11372)
- 地方(11359)
- 农业(11223)
- 银(10894)
- 银行(10886)
- 学(10831)
- 贸(10819)
- 贸易(10813)
- 易(10509)
- 环境(10490)
- 划(10427)
- 机构
- 学院(230835)
- 大学(228855)
- 济(91501)
- 管理(90287)
- 经济(89508)
- 理学(77421)
- 理学院(76583)
- 管理学(75495)
- 管理学院(75029)
- 研究(70187)
- 中国(57197)
- 财(50620)
- 京(46836)
- 科学(39507)
- 财经(38890)
- 经(35202)
- 江(34996)
- 中心(33695)
- 所(33117)
- 农(30385)
- 业大(29588)
- 研究所(29020)
- 财经大学(28998)
- 范(28936)
- 北京(28782)
- 师范(28701)
- 经济学(27960)
- 州(27895)
- 院(26281)
- 商学(25286)
- 基金
- 项目(152177)
- 科学(121351)
- 研究(116057)
- 基金(111537)
- 家(94895)
- 国家(94086)
- 科学基金(82804)
- 社会(75518)
- 社会科(71533)
- 社会科学(71518)
- 省(59354)
- 基金项目(59337)
- 教育(53783)
- 自然(52260)
- 自然科(50925)
- 自然科学(50910)
- 自然科学基金(50017)
- 划(49187)
- 编号(48176)
- 资助(44123)
- 成果(39418)
- 制(34876)
- 部(34108)
- 重点(33687)
- 课题(32446)
- 创(32309)
- 发(31407)
- 国家社会(30947)
- 性(30551)
- 教育部(30386)
共检索到348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威宇
2013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尽管认缴制的施行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该制度在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上尚有不周之处,仍存在现实之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认缴的出资与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不一致,使得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没有保障。其根源主要是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股东与债权人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制度供给、催缴制度缺位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则是公司债权人无法得到完满保护的具体困境。在《公司法》即将修订之际,应当以此为契机,从修法角度探讨制度完善之可行性,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规制视角对信息披露、催缴制度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予以解决,以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之权益,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俊玮
公司资本制度是中国现行公司法中基础性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法》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从2014年正式颁布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后,我国全面放宽了市场准入的规定,使公司成立成本大幅降低,大量资本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问题,公司资本认缴制度通过多年的实施,债权人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实际,阐述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对债权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债权人保护的措施与建议,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公司资本认缴制度 债权人保护 立法 规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姝玲
最低资本制度产生的动因在于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最低资本额的取消有利投资兴业,但也伴生债权人保护要求的增强。我国《公司法》在取消最低资本额之后,鼓励投资目的已初见成效,目前应当扩大债权人对于公司资产变动信息知情的范围,并通过要求提供担保或者提前清偿债务等措施维护权益;应明确董事在特定情形下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应强制从事特定行业的公司投保责任保险以保障债权人权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杰 李茂华
企业分立改制是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过于疏漏和不尽合理,导致实务中企业分立操作极为混乱和不规范,借企业分立改制之名行恶意侵害债权人权益之实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而司法上的裁判依据也显得严重不足。当务之急是以世界各国及地区立法通例为基础,对包括新公司法在内的相关规范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从而真正使企业分立或公司分割制度能够真正平衡股东、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规范企业分立的实务操作,进而巩固和促进国企改制的胜利成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富 田珺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2013年《公司法》的修改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对于法律变动具有显著的敏感性,而民营企业的敏感性更高,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动机更强烈;曾经涉及过债务类诉讼的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对债权人保护的动机持续时间涵盖法律修改年份和实施年份,且随着法律修改的具体实施,债权人利益受到保护的增长效应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我国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等上市公司的数据,识别出法律影响公司融资的因果关系,并阐释了资本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为法律作用于经济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丁灏
《公司法》修订为完善公司债券的"组织法"治理创造契机。相较于新《证券法》及其配套规范下渐趋完善的契约型治理,公司债券的组织型治理长期以来缺乏顶层立法设计,导致实践中产生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形同虚设、受托管理人组织定位模棱两可、组织规范衔接自相冲突等现实问题。在债券违约常态化背景下,《公司法》修订不仅应从整体视角确认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团体法律地位,明确其与受托管理人的信托法律关系,而且需兼顾公司债券的内外部结构,对内填补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程序性规则,对外廓清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决议效力,以发挥其组织法功能,维护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龙
如何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是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的论题,有种观点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应当由对股东负责转为对债权人负责;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股东创造收益,破产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应当废除公司领域中对债权人的保护,使其尽快回归到专门为债权人服务的破产领域,让公司法和破产法各司其职,使股东利益和债权人的保护得到强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有限责任原则是现代公司最本质的属性特征之一,是各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司立法的财产责任形式.由于有限责任原则的存在,公司债权人不能向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因此,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法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公司债权人的方式。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以更有力地保护债权人.
关键词:
有限责任原则 债权人 法律保护 制度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永良 石金华
为防止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以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各国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公司人格独 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加以修正和补充,对公司的独立人格不予以考虑,直接追究股东的个人责任,以平衡公司与股 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这便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作者认为,我国引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利于金融债权 的保护,必须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尝试和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抑制社会信用缺失现象进一步蔓延。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有限责任 金融债权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品洪 张国兴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重点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本文称之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即工商部门只登记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不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本文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以验资业务被取消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为视角,分析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后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一、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难以胜任保护债权人利益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包括两层含义,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圣连 董金玲
由于一人公司存在着易滥用公司人格,进而危及债权人利益等问题,如何对债权人利益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是目前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司的设立、营运及清算三个阶段,分别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进行了论述,以期找到遏制一人公司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方法,促进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一人公司 债权人 法律保护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之田
市场化债转股是国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降低社会杠杆率、推动国企改革及促进直接融资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债转股的实质并非只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杠杆率,而是通过债转股实施机构的参与,提高负债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改善经营状况和财务治理。然而,在新一轮的债转股实践当中,存在债权人与股东的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债权债务约束关系软化导致债权受到损害,产权约束关系软化导致债转股实施机构无法享有真实充分的股东权益,不当政府干预导致非市场化交易行为。为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目标,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确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债转股的主要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制度优势;第二,构建债转股中政府行为的法律激励机制,从正激励与负激励两个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减少不当政府干预对债转股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申
当公司经营困难处于持续状态时,将面临着重组与破产两个难题。作者在分析债务重组、和解整顿、破产的优点与缺点之后,以经济发展和债权人保护为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破产式重组。因为其包含着破产与重组两方面的特点,因此破产式重组的实施,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破产公司中的债权人保护问题,而且能够给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再生能力,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杨 荣振华
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元素在公司合并制度中的不同配置,导致了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程度不同。1993年《公司法》突出公平价值,侧重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设计,影响了公司合并效率,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而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则强调效率价值,却忽略了对债权人公平制度的构建,致使债权人利益得不到妥当的保护,从而破坏了经济交易安全。为此,公司合并制度应在注重效率价值的同时,兼顾对债权人公平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公司合并制度 债权人利益 效率 公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善玲 黄军
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公司法的基本制度,公司法学者从法学角度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法经济学角度,就公司的资本信用基础、风险意识和公司有限责任等方面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一个全新阐述,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提高人们对公司资本制度的认识,从而帮助设立一个适应时代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新型公司资本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