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2)
- 2023(6099)
- 2022(4957)
- 2021(4532)
- 2020(3814)
- 2019(8484)
- 2018(7729)
- 2017(14818)
- 2016(7608)
- 2015(8528)
- 2014(8179)
- 2013(8080)
- 2012(7505)
- 2011(6928)
- 2010(7183)
- 2009(7181)
- 2008(5996)
- 2007(5425)
- 2006(5048)
- 2005(4805)
- 学科
- 济(29787)
- 经济(29757)
- 融(24840)
- 金融(24838)
- 银(21743)
- 银行(21711)
- 行(21179)
- 业(20141)
- 管理(18731)
- 企(17246)
- 企业(17246)
- 中国(16392)
- 学(11148)
- 方法(10979)
- 中国金融(10929)
- 制(9871)
- 财(9675)
- 数学(9489)
- 数学方法(9313)
- 地方(8429)
- 业经(7548)
- 农(7489)
- 务(6896)
- 财务(6882)
- 财务管理(6870)
- 企业财务(6653)
- 理论(6500)
- 体(6028)
- 农业(5631)
- 贸(5275)
- 机构
- 大学(109064)
- 学院(107084)
- 济(43854)
- 经济(42838)
- 研究(41390)
- 中国(38099)
- 管理(35334)
- 理学(29506)
- 理学院(29118)
- 管理学(28426)
- 管理学院(28255)
- 科学(26362)
- 京(23606)
- 农(22979)
- 所(22016)
- 财(21564)
- 中心(20797)
- 研究所(20140)
- 农业(18399)
- 业大(17198)
- 财经(16842)
- 江(16674)
- 银(16105)
- 融(15573)
- 银行(15531)
- 经(15302)
- 金融(15278)
- 经济学(15157)
- 北京(15142)
- 院(14907)
- 基金
- 项目(70947)
- 科学(54365)
- 基金(50999)
- 研究(48826)
- 家(46466)
- 国家(46077)
- 科学基金(37873)
- 社会(30487)
- 社会科(28904)
- 社会科学(28895)
- 省(28280)
- 基金项目(25931)
- 自然(25078)
- 自然科(24497)
- 自然科学(24486)
- 划(24174)
- 自然科学基金(24062)
- 教育(22064)
- 资助(21877)
- 编号(18519)
- 重点(17070)
- 发(16115)
- 成果(15937)
- 创(15255)
- 部(15046)
- 计划(14426)
- 创新(14375)
- 科研(14125)
- 课题(13835)
- 大学(13006)
共检索到17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霞 孙崇飞
狭义认知语言学和现代语言类型学在诸多方面的互补与融合日趋显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种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虽殊,但亦可互相借用,相互之间扬长避短,不断丰富和完善各自的学科理论及方法,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具有解释力。另一方面,其异同又预示二者在理论导向、技术支持以及跨语言佐证和学科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必然互补性;而互补也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必然融合;互补和融合之后便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研究学科——认知类型学。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言类型学 认知类型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恒 吴铃
本文从象似性研究出发探讨手语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双向性,意指两个学科间概念和方法的交流,以达成二者之间的互补和整合,乃至重塑。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加深了对手语语言属性的认识,促使手语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都产生了深刻变革;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诸多无法得到证实的假设,在手语中可以找到显性证据。促进两个学科之间的会通交流,有利于建立概括力更强和系统性更完整的语言学理论框架,将口语和手语同时囊括其中。
关键词:
手语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象似性 双向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琪玉
情报语言学是对各种情报检索语言以及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统一研究,以探索它们影响检索效率的共同规律和有效的改进途径。其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核心问题是提高情报检索效率。本文自述了我国情报语言学的创建、研究方法、内容发展过程、学科体系完善、若干成果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君瑞
对因特网上的情报语言学信息资源 ,尤其是分类语言、主题语言等相关网站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介绍 ,旨在为从事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情报语言学 网络资源 Internet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茜 张斌
文章对关键词进行分解,抽取学科意义上的最小不可分词,以此表征主题元。借鉴认知语言学中的层次模型与概念整合的相关研究,详述了主题元的语义表示,同时论述了利用主题元进行认知结构分析的基本过程。在方法论上,研究从物理统计分析层面拓展到认知层面,补充了知识网络方法。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主题元 语义表示 结构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银芳
范畴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得益于范畴问题的探讨,本文从经典范畴理论出发,介绍了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及原型范畴的特点。
关键词:
范畴 原型 认识语言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莉
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靠语言来传递思想,没有语言这个媒介,人们之间的交流会困难得多。要想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交际者产出的必须是交际双方所在文化认可的、有一定结构的句子。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背后的认知理据,揭示语言的本质。通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交际者使用特定句子结构的原因,认为动词、动词所在构式、识解方式、象似性、语篇连贯的需求等是影响交际者选择某种特定句子结构的因素,从而为交际者使用的句子结构提供深层次上的认知理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臻 李佳
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分析显示,该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语言理解的心理模拟分析、多模态研究、语言的计算分析、隐转喻等传统课题的深入研究、语言的心智研究、语言的社会性及语言变化研究。其发展主要反映出以下特征和趋势:(1)多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研究领域之间的结合是大趋势,推动着整个学科向前发展;(2)实证性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研究方法也呈现多元化;(3)对语境化的充分解读和多种语境元素的融合;(4)同一语言理论的不同分支和多元化研究。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多元化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褚蓓娟
转喻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之一。手语在词汇层面存在着大量的转喻。聋人和健听人一样,在认知过程中善于用凸显、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整体代替部分。本研究通过对搜集到的聋人自然手语语料的分析,揭示了手语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以及典型的转喻构词方式,如特征转指人或事物,事件要素之间的转指,行为转指抽象概念,约定俗成的转指等。并分析了手语转喻构词的语义特点和词法特点。
关键词:
聋人手语 转喻 认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左焕琪
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教学,它涉及较多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如它带有很强的国情特征和,在实施过程中对第一与第二语言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十分重要等。同时双语教学还涉及心理语言学,如第一与第二语言的正、负迁移以及双语教学的年龄特征等。这些都是实施双语教学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江民 魏玉清
语言类型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本研究基于维吾尔族学生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基本特点,运用语言类型学相关理论,从语言共性的角度出发,立足语序理论、名词数范畴理论、致使范畴理论、时范畴理论、体范畴理论和情态范畴理论,对现代汉语和维吾尔语进行了教学层面上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在维吾尔族学生的现代汉语教学中要有跨语言视角,要充分利用语言共性规律,加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现代汉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
维吾尔族学生 现代汉语教学 语言类型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锋
演化语言学是以演化的理念研究人类语言。它有三个时间尺度: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反映出语言研究的广阔视野。宏观史考虑的是语言的涌现、成熟、发展、衰亡;中观史大体相当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范畴;微观史主要是利用直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演化语言学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语言学者必须更新观念和方法,才能做出新的成果。
关键词:
语言演化 宏观史 中观史 微观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琪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敏
大多成人英语学习者往往对语言学不感兴趣,也认识不到语言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在学习上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究当前高校成人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成人英语 语言学课程 课堂教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立红
一、概述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的出现,无论是在语言观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给语言学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从目前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队伍日渐扩大且稳定发展,其研究对象明确,成果显著。在进行相当广泛的社会调查中,社会语言学家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并且提出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