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5)
- 2023(19242)
- 2022(16581)
- 2021(15444)
- 2020(12945)
- 2019(29329)
- 2018(29045)
- 2017(56127)
- 2016(30583)
- 2015(34152)
- 2014(33414)
- 2013(32490)
- 2012(29709)
- 2011(26745)
- 2010(26687)
- 2009(24414)
- 2008(23670)
- 2007(20914)
- 2006(18400)
- 2005(15527)
- 学科
- 济(117840)
- 经济(117716)
- 业(90603)
- 管理(86983)
- 企(68596)
- 企业(68596)
- 方法(52885)
- 农(50222)
- 数学(46267)
- 数学方法(45617)
- 农业(33232)
- 中国(31086)
- 财(30466)
- 业经(30151)
- 学(24560)
- 地方(23577)
- 制(22712)
- 贸(22374)
- 贸易(22366)
- 技术(22280)
- 易(21782)
- 务(18791)
- 理论(18742)
- 财务(18714)
- 策(18685)
- 财务管理(18678)
- 银(18524)
- 银行(18456)
- 环境(18199)
- 企业财务(17693)
- 机构
- 学院(423361)
- 大学(419798)
- 济(168655)
- 管理(168260)
- 经济(165126)
- 理学(146822)
- 理学院(145250)
- 管理学(142517)
- 管理学院(141761)
- 研究(140075)
- 中国(105314)
- 科学(89035)
- 京(87654)
- 农(86680)
- 财(75055)
- 业大(70963)
- 所(69850)
- 农业(67252)
- 中心(65634)
- 研究所(64048)
- 江(61842)
- 财经(60326)
- 经(55276)
- 范(54477)
- 北京(54227)
- 师范(53875)
- 院(50543)
- 州(49736)
- 经济学(49568)
- 经济管理(45348)
- 基金
- 项目(297316)
- 科学(233176)
- 基金(215160)
- 研究(214461)
- 家(189139)
- 国家(187509)
- 科学基金(160770)
- 社会(134972)
- 社会科(127752)
- 社会科学(127718)
- 省(117525)
- 基金项目(114203)
- 自然(105859)
- 自然科(103443)
- 自然科学(103413)
- 自然科学基金(101549)
- 划(98348)
- 教育(97835)
- 编号(87914)
- 资助(87768)
- 成果(69733)
- 重点(66393)
- 部(64669)
- 发(63776)
- 创(62957)
- 课题(59632)
- 创新(58822)
- 科研(57112)
- 国家社会(55465)
- 教育部(54931)
- 期刊
- 济(181633)
- 经济(181633)
- 研究(117781)
- 农(84197)
- 中国(78664)
- 学报(71842)
- 科学(64023)
- 管理(58549)
- 农业(57048)
- 财(55523)
- 大学(54645)
- 学学(51944)
- 教育(44141)
- 融(38775)
- 金融(38775)
- 技术(36418)
- 业经(35303)
- 业(28116)
- 财经(28107)
- 经济研究(27947)
- 问题(24647)
- 经(24043)
- 科技(22162)
- 版(22028)
- 图书(20438)
- 技术经济(20246)
- 业大(19782)
- 理论(19272)
- 现代(18561)
- 商业(18466)
共检索到60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跃华 李彤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步深化以及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在社会化养老中的理性决策能力更加突出,而认知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2年数据,在充分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分析认知能力对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能力对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与率,以及参与程度(缴费金额)的影响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认知能力对参保的边际效应会受到家庭风险态度的影响,由于认知能力将同时影响个人的收入和参保意愿,低认知能力群体的老年人更易遭遇贫困风险,因此应成为社会养老保险项目的重点关注对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孙晓瞳 康壮 黄利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期望父母其子女的认知能力比低期望父母的子女认知能力得分高1.95分,相应的作用路径为父母的教育投入和子女的学习时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总学习时间增加0.7小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增加149.73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认知能力相应提高0.00011;子女总学习时间每增加1个小时,子女认知能力会提高0.23个单位。
关键词: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教育期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红志 李越
本文将新农保一般化为跨期交付的特殊商品,以制度需求方——农民的消费决策行为为视角,实证分析了制约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民参保决策的经济基础,但与经济因素相比,非经济因素在农民参保决策中的作用更为关键。这些非经济因素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设计方面的因素,如年龄、捆绑等,他们使不同群体形成了有差异的参保决策过程;另一类是认知方面的因素,如对干群关系认知、对村干部信任、对新农保的了解和满意度等,他们通过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信任和预期,从而影响农民最终的参保决策。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增强农民参保积极性角度提出了完善新农保...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参保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越 崔红志
针对新农保推进过程中农民参保决策问题,将新农保一般化为跨期交付的特殊商品,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对制度需求方,农民的消费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制约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人均可储蓄收入是农民参保决策的经济基础,但与经济因素相比,非经济因素在农民参保决策中的作用更为关键。这些非经济因素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设计方面的因素,如年龄、捆绑等,该类因素使不同群体形成了有差异的参保决策过程;另一类是认知方面的因素,如对干群关系认知、对村干部信任、对新农保的了解和满意度等,该类因素通过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信任和预期,从而影响农民最终的参保决策。...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农民 参保决策 制约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盛卫燕 胡秋阳
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为深入分析长期备受关注的技能溢价问题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首次选取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视角,分析了个体能力特征对我国技能溢价的影响。基于CFPS2010-2016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认知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劳动收入,但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并不稳定且不显著;非认知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低技能劳动收入,还可以显著提升技能溢价水平;经控制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各类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而就非认知能力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发现非认知能力可通过职业选择偏好效应影响技能溢价,社会资本效应并不显著。以上发现和认识,对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理念及协调各类劳动技能积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技能溢价 机制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洋 王维昊 刘雪瑾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金融排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能力对于家庭金融排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体而言,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缓解家庭对储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的排斥。进一步分析发现,字词识记能力、数字计算能力和记忆力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家庭金融排斥的概率。同时,认知能力的影响在城乡家庭中都显著存在,但是在城市家庭中更大。机制分析表明,认知能力会通过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对金融排斥产生作用。在替换了认知能力的代理变量或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认知能力对
关键词:
认知能力 金融排斥 普惠金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闫琳琳
农民的现实情况及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彰武县236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层面、政策信任层面、政策推广实施层面分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农保"试点政策存在制度缺位。"新农保"试点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政策了解程度、参保手续便捷、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宣传服务意识、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来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常芳 杨矗 王爱琴 王欢 罗仁福 史耀疆
本文利用作者2012年在5省、25县、101村共计202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我国新农保实施的现状和特征,在个体、家庭、社区和县级4个水平综合分析农民新农保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描述分析和多水平随机效应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在新农保服务提供过程中,供给方(政府)和需求方(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和实施规则的了解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多数农民对新农保筹资的构成和缴费细则缺乏了解,导致农户参保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农保政策和实施方法的宣传解释力度。贫困户和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参保比例低,需要加大对贫困农户的补助力度,同时应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出台更为灵活的新农保参保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奕蓉 张文政
[目的]探究风险感知、保险认知对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有效支持甘肃省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以农户视角出发,使用2021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庆阳市两地6县360户的调研数据,基于前景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从保险认知的中介视角探究风险感知对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结果]风险感知和保险认知均对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产生正向积极影响,影响路径为保险认知在风险感知对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行为中起正向的中介作用,且利用Bootstrap检验得出保险认知发挥的间接效应占比为23.02%。[结论]本文为政府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户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探索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方式;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建立起完善的投保、理赔等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农户权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东杰 王军鹏 赵奎
基于个体未来收入不确定性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宗族网络成员间的转移支付、社会交往以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心理安全感扮演了重要的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为宗族网络成员提供了非正式社会保障功能;宗族网络越强的村庄,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概率越低;宗族网络对新农保参与的挤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进而提出要通过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新农保制度设计和推进新农保制度与宗族网络的协同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
关键词:
宗族 新农保 养老保险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边芳 张林秀 罗仁福 赵启然
参保率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否增进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基于激励机制设计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和吉林5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民参保行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有效办法。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从74.6%下降到了72.1%,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而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和不参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例则有所上升。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的农民参保率远低于年满59岁即将不再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农民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治 任重 李骏子
使用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大五人格量表测量非认知能力,综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户籍人口非认知能力的收入回报率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城市户籍人口,非认知能力对农村户籍人口收入的影响更大,另外,非认知能力对农村户籍低收入者的影响大于农村户籍高收入者。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在解决相对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补偿职能,强化乡村教育中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应重视农村户籍低收入者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将农村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乡村教育过程中;在家庭教育中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荣 沈大娟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农业保险;除此之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程度也是投保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荣 沈大娟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