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1)
2023(10667)
2022(9366)
2021(8809)
2020(7472)
2019(17260)
2018(17079)
2017(32794)
2016(17863)
2015(20002)
2014(19517)
2013(19312)
2012(17889)
2011(16131)
2010(16097)
2009(15190)
2008(14790)
2007(13123)
2006(11229)
2005(9892)
作者
(49734)
(41673)
(41528)
(39582)
(26376)
(20183)
(19240)
(16207)
(15761)
(14726)
(13987)
(13960)
(13129)
(13059)
(12874)
(12769)
(12743)
(12244)
(12095)
(11983)
(10288)
(10270)
(9986)
(9569)
(9458)
(9321)
(9261)
(9108)
(8421)
(8299)
学科
(70498)
经济(70428)
管理(46507)
(44180)
(35155)
企业(35155)
方法(30878)
数学(26679)
数学方法(26386)
(21114)
(18173)
中国(17985)
(17893)
地方(15409)
业经(14914)
(14014)
贸易(14005)
农业(13992)
(13462)
(12702)
理论(12033)
(11099)
(10854)
财务(10831)
财务管理(10802)
环境(10221)
(10200)
银行(10168)
企业财务(10068)
(9909)
机构
大学(246985)
学院(246878)
(97613)
经济(95428)
管理(91723)
研究(82094)
理学(78821)
理学院(77827)
管理学(76372)
管理学院(75876)
中国(61394)
(51987)
科学(51629)
(45007)
(43672)
(41534)
中心(38927)
(38180)
研究所(37705)
业大(37553)
财经(35846)
(35036)
师范(34717)
农业(34651)
(32310)
北京(32010)
经济学(30374)
(30352)
(29255)
师范大学(27809)
基金
项目(163581)
科学(127423)
研究(121602)
基金(116294)
(100869)
国家(99986)
科学基金(84911)
社会(75473)
社会科(71216)
社会科学(71192)
(65638)
基金项目(62016)
教育(56835)
(55000)
自然(54323)
自然科(52992)
自然科学(52975)
自然科学基金(51995)
编号(51467)
资助(46609)
成果(42149)
重点(37014)
(35883)
(35842)
课题(34975)
(34312)
创新(31915)
科研(31525)
大学(30961)
项目编号(30883)
期刊
(109466)
经济(109466)
研究(70924)
中国(46772)
学报(39885)
(39798)
(36674)
科学(35319)
管理(30723)
教育(29761)
大学(29223)
学学(26975)
农业(26921)
技术(20955)
(20151)
金融(20151)
业经(19141)
经济研究(17438)
财经(17387)
(15047)
(14788)
问题(14729)
图书(14696)
(12868)
(11993)
技术经济(11638)
理论(11410)
商业(11217)
资源(10998)
科技(10733)
共检索到363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潇  
认知翻译学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进行译学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关注译作对原作描写的客观世界和原作者的认知世界"两个世界"信息的传递,注重原作客观性描写在译作中的准确再现及主观性情感在译作中的适度传递,为翻译过程和评估标准指明方向,提供原则。通过分析诗词外译多个版本传递的"两个世界",比较各译本的异同、译本与原作的异同,为诗词外译提供新的翻译视角。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际兰  李静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诗词题材广泛,意象丰富,语言生动,风格独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其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该词的3个英译本呈现不同的诗性特征:许译本最具音象美,林译本最重义象美,华译本最有事象美。文章比较分析了3个英译本的诗性特征,深入探讨了译者的翻译风格和常用的诗词翻译策略,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合理构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妮妮  
诗歌的翻译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同一原作的各种译本也褒贬不一。通过对《关雎》的两个译本,即,James Legge的译本和Arthur Waley的译本从词义理解和内涵文化理解两方面做了对比与分析,以展示二者之间的异同。James Legge注重诗句表面意思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直译法,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是语言的弹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Arthur Waley主要采用意译法,他的译本对诗句词义和内涵文化的理解相对比较到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注意了韵脚,但还不是非常的抑扬顿挫,尚不能原汁原味地再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奇焜  
所谓"文如其人",作品从来都是了解作者的很好的渠道,特别是对于与读者不同时期的人物,在相关史料、轶事之上,文章、诗词、书画及相关艺术作品给了后世开展研究考证工作的学者一个更为独特的视角。有了这个视角,后来人可以尽可能地贴近作者的"心灵",更加细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的起伏变化乃至事情的前因后果。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化、常态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琳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高职英语的外译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以传统服饰的外译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遵循准确性、有效性与可读性的翻译原则,教会学生对待不同的服饰词汇,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与方法,从而达到文化的有效传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洽闻  
归化翻译,旨在尽量减少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在诗歌翻译中,归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声言(音韵)与情义(语境、意象)两个方面。是否能在这两个方面实现有效转译,是诗歌翻译是否达意、译者是否对作品负责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比华兹华斯原诗及劳陇译诗(词),简要评析了诗歌归化翻译的效果,认为其意象转译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艺术美感不可忽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民  
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但在诗意的表达上,胜似诗剧的特点。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文霞  
毛泽东诗词以其雄浑磅礴的气魄及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著称,其特点是经常采用模糊性词语,使诗词更生动、更形象。另外,毛泽东诗词中经常用到典故,所以,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必须要进行典故的翻译研究,这对于毛泽东诗词语言魅力及文化内涵的传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毛泽东诗词翻译中用到功能对等和异化翻译策略,译者要在准确理解原典故前提下,采用变通的方式创造性地翻译并再现原典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文霞  
毛泽东诗词以其雄浑磅礴的气魄及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著称,其特点是经常采用模糊性词语,使诗词更生动、更形象。另外,毛泽东诗词中经常用到典故,所以,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必须要进行典故的翻译研究,这对于毛泽东诗词语言魅力及文化内涵的传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毛泽东诗词翻译中用到功能对等和异化翻译策略,译者要在准确理解原典故前提下,采用变通的方式创造性地翻译并再现原典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晨晨  郭书法  
葛浩文夫妇翻译的《玉米》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适度移情,反映出译者在作者、原文读者及译文读者之间的调解作用。文章以移情在语言学中的概念为基础,分析语言移情与翻译的关系,试图采用以认知识解为基础的文本细读及双语对比方法对毕飞宇《玉米》及其英译本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移情识解方式对译文表情力产生的影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启伟  王翔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概念,文本中体现出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在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认知模式的指导下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英译,能有效地避免翻译过程中的误译。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解读苏东坡诗词的英译过程,可以验证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认知模式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佳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帮助翻译者逐渐的形成科学的翻译能力,就需要在日常的翻译教学过程当中,帮助翻译者逐渐的形成科学的翻译思维。在认知的角度下帮助翻译者形成科学翻译思维,需要帮助翻译者形成转换思维、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场景思维等翻译思维品质。因此,翻译思维和翻译教学之间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在翻译教学的实践当中加以探索,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谧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凯瑟林娜.赖斯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创始者,她和她的文本翻译理论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赖斯尤其是她的翻译文本类型学思想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性翻译观,从而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依婷  黄娜  杨嘉珈  
中国古诗文历久弥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中蕴含深厚政治、文化内涵的古诗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尚生、摄生、转生和化生”四生论,探索文本、译者、翻译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精准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性政治思想,融通中外话语构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丕安  梅钰鑫  
生态翻译学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生态视角,来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纵观和审视。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学说,是一种自足的、独立的理论体系。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由译境、译本和译者构成的翻译生态共同体,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一个活的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写作风格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发扬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