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6)
- 2023(13365)
- 2022(11508)
- 2021(10882)
- 2020(8870)
- 2019(20659)
- 2018(20677)
- 2017(39112)
- 2016(21492)
- 2015(24113)
- 2014(24353)
- 2013(24081)
- 2012(22452)
- 2011(20407)
- 2010(20590)
- 2009(18557)
- 2008(17975)
- 2007(15753)
- 2006(13927)
- 2005(12470)
- 学科
- 济(88035)
- 经济(87933)
- 管理(57655)
- 业(55680)
- 企(44802)
- 企业(44802)
- 方法(35048)
- 数学(29610)
- 数学方法(29218)
- 中国(26715)
- 农(24410)
- 地方(24013)
- 业经(20790)
- 学(19309)
- 财(18746)
- 农业(16780)
- 制(15210)
- 贸(15184)
- 贸易(15169)
- 理论(15059)
- 和(14892)
- 易(14624)
- 环境(14613)
- 银(14475)
- 银行(14432)
- 融(14297)
- 技术(14295)
- 金融(14295)
- 行(13940)
- 发(13405)
- 机构
- 大学(302595)
- 学院(300288)
- 管理(118452)
- 济(116591)
- 经济(113823)
- 研究(105460)
- 理学(101738)
- 理学院(100496)
- 管理学(98712)
- 管理学院(98178)
- 中国(78238)
- 京(66589)
- 科学(66310)
- 所(53454)
- 财(52770)
- 农(49007)
- 研究所(48615)
- 中心(47351)
- 江(44694)
- 业大(44472)
- 范(44075)
- 师范(43695)
- 北京(42968)
- 财经(41527)
- 院(38387)
- 农业(38037)
- 经(37663)
- 州(37039)
- 师范大学(35456)
- 经济学(33423)
- 基金
- 项目(202990)
- 科学(159083)
- 研究(151891)
- 基金(144263)
- 家(125077)
- 国家(123952)
- 科学基金(105900)
- 社会(92939)
- 社会科(87873)
- 社会科学(87853)
- 省(80139)
- 基金项目(76902)
- 教育(69998)
- 自然(68145)
- 划(67794)
- 自然科(66522)
- 自然科学(66509)
- 自然科学基金(65288)
- 编号(63749)
- 资助(59268)
- 成果(52723)
- 发(47069)
- 重点(45312)
- 课题(44480)
- 部(44219)
- 创(42072)
- 创新(39112)
- 项目编号(39107)
- 科研(38265)
- 教育部(37791)
- 期刊
- 济(134366)
- 经济(134366)
- 研究(93120)
- 中国(64009)
- 学报(46509)
- 农(45886)
- 管理(44620)
- 科学(43905)
- 教育(43264)
- 财(37332)
- 大学(35146)
- 学学(32492)
- 农业(32471)
- 融(27632)
- 金融(27632)
- 技术(26850)
- 业经(23144)
- 经济研究(20639)
- 图书(19251)
- 财经(19150)
- 问题(17227)
- 业(16737)
- 经(16253)
- 科技(15561)
- 理论(15337)
- 技术经济(14297)
- 实践(14216)
- 践(14216)
- 现代(14157)
- 坛(13480)
共检索到456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园
本文围绕第二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学习方法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这三个方面展开,列举了近年来在认知神经科学上的相关研究发现,以及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在汉语文化下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第二语言 汉语 敏感期 学习方法 脑成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菊咏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会出现分化,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不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大脑神经处理机制上存在着个体差异。现有的神经科学研究水平已经有可能根据个体的神经生理特点来预测学习者将来的表现。因此在外语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这样一套预测机制,以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学习者的外语教学项目。因为动作表征对言语的神经处理极其重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该着重建立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动作表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闰荣 隋雪
研究表明拼音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以中文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脑的激活部位存在差异。关于母语阅读障碍儿童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近年来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的热点。双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假设主要有两种语言相互依赖假设和正字法依赖假设。前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可以自动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后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是否会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要依赖两种语言的正字法特征。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论不是相互矛盾的,阅读障碍是否会同时出现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取决于这两种语言是否共用了相同的有缺陷的神经系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鹏 董奇
教育应该重视儿童大脑发展的敏感期和可塑性。对于教育者而言,一方面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宜的刺激和材料,促进他们的大脑发生可塑性的变化,但同时又要防止在大脑发生可塑性变化的过程中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大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往往有其对应的神经机制,要使神经科学研究真正对教育有所贡献,真正"大面积"地进入教育教学实践,无论是教育决策部门、还是相关的研究机构及其学者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思路调整。
关键词:
神经科学 敏感期 可塑性 认知障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琦 纪婷婷 邓欢 马静
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认知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认知神经科学对道德领域的介入,可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道德判断既是"认知推理的"也是"情绪直觉"的过程,在某些道德情境中情绪直觉过程还起着主要作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内化情感充裕的道德知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也是解决现行认知德育教育低效的根本途径。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德育教育除了应从德育内容的科学选择入手外,还要合理运用教育设计、教育实施和教育评价等一系列整合性实施策略。
关键词:
道德判断 认知神经科学 情绪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金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发展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是儿童发展研究新的增长点。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已形成的三大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神经高级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神经发育的研究,为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神经发育异常的研究,为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神经发育 儿童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海英 李丽霞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向"如何学",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利用CNKI对国内16年(1993-2008)来的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从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研究发现国内二语学习策略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所采用的研究视角有了很大变化,在研究方法上逐渐出现了以实验研究、混合研究等为主的定量研究,但是我国学习策略研究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研究内容不断增多但未得到深化;第二,研究方法中问卷调查仍占了主体;第三,学习策
关键词: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趋势 内容 方法 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晓东 张立春 肖鑫雨
认知神经科学是从脑神经的层面对认知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关注感知觉、选择性注意、记忆、语言、情绪和意识等的神经机制。本文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发展、学科建设情况以及部分知名学者,并对其定义、特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讨论;同时还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个知名研究机构———卓越学习中心的概况、六个在研项目、三个主要的合作实验室和学术成就;最后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三个新近研究,并对该学科与教育的关系及其发展进行了评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勋
从外语教学角度分析理解并阐明Spolsky所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通用模式的具体内容 ,即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 ,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实现第二语言的成功教学。相信第二语言学习通用模式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英俊 龚蕾 朱宗顺
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研究逐渐从心理发展和认知加工角度转向利用神经科学方法来对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包括脑区定位和时间进程等)进行研究。在评析阅读障碍神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阅读障碍研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应重视阅读障碍对儿童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影响;应及早发现阅读障碍并利用神经可塑性研究成果制定出相关矫治计划;利用脑成像技术可检测阅读障碍矫正效果。同时,本文对汉语阅读障碍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
阅读障碍 神经科学 早期教育 神经可塑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裴淼
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脑科学技术的进步给这一话题增加了更多科学证据。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从理论上主张基于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和脑可塑性的概念,为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概念以及针对这些概念的脑机制研究倡导的早期学习语言和建构环境支持;在关联学习科学和教育学对学习环境的解读之后,以真实发生的课堂教学案例回应脑科学研究者提议的理论主张。
关键词:
敏感期 可塑性 第二语言课堂学习环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路浩 周新林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同时数学认知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早期数学学习经验对脑功能具有塑造作用、计算障碍的顶内沟结构或功能缺陷的脑机制、语言对数学认知的作用具有层次性、数学与空间能力在顶叶的密切关系以及数学的性别差异脑机制探析五个方面。数学认知脑科学研究为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教育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大脑的数学功能的塑造作用;充分发挥语言、空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针对男女生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认知策略,制定适合其自身的学习策略;对患有计算障碍的儿童,教师需要掌握一些针对这些孩子的特殊的教...
关键词:
数学认知 脑与认知科学 数学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文婕
神经科学的新成果,为德育研究科学化何以可能带来诸多启示。就因何可能来看,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德育研究科学化相继经过实验科学阶段的孕育和心理科学阶段的催化,在神经科学时代得以奠基。就为何可能而论,关键在于创建道德学习神经科学,深刻揭示道德学习的神经激活、环路生长与网络形成规律;发展文化取向的德育学,重点关注为造就个体特殊的神经环路进而培育道德脑提供适宜的经验与机会。就如何可能而言,德育研究科学化呼唤发展超学科研究范式,基于神经科学在道德脑功能定位上的"精准"特性以及"神经环路发育"、"神经介导作用"和"神经测量创新"三大原理,结合德育课程精准化等主题,提出"如何发现并应用道德学习激活神经活动进而造就神经环路的规律,研制精准德育课程以优化道德脑"等一系列的新研究问题,并使用无创无介入探察人脑神经活动的新研究工具与相关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同时,德育研究科学化需要吸引德育实践者加入其中,也需要创新政策以便提供相应的有力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社明
情感对第二语言认知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根据Krashen的说法,这种影响发生在语言信息输入的环节上。然而第二语言认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情感信息伴随着语言等信息进入学习者正在形成或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通过整合或阻滞新、旧信息在认知结构中的融合达到对第二语言认知的影响。
关键词:
情感 第二语言信息 认知结构 整合 阻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社明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母语语言信息输入到大脑的时间与个体习得语言的关键期相吻合 ,有助于母语信息网络在大脑中的构建。而第二语言信息滞后进入大脑 ,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 ,难以构建语言信息网络 ,因此 ,语言信息网络能否构建是语言信息能否自然输出的关键。正是语言信息输入的时差性导致了不同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不平衡性 ,从而造成了个体在两种语言认知上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