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
2023(925)
2022(741)
2021(721)
2020(648)
2019(1449)
2018(1588)
2017(3084)
2016(1499)
2015(1822)
2014(1808)
2013(1659)
2012(1572)
2011(1405)
2010(1350)
2009(1342)
2008(1390)
2007(1268)
2006(1179)
2005(1092)
作者
(4652)
(3789)
(3758)
(3581)
(2369)
(1855)
(1779)
(1565)
(1507)
(1437)
(1350)
(1236)
(1207)
(1207)
(1179)
(1148)
(1133)
(1086)
(1071)
(1057)
(981)
(938)
(912)
(900)
(881)
(874)
(835)
(823)
(794)
(766)
学科
管理(7946)
(6313)
(6024)
企业(6024)
(5174)
经济(5170)
信息(3323)
(3271)
(3070)
财务(3061)
财务管理(3058)
企业财务(2992)
方法(2558)
业经(2367)
理论(2154)
数学(1803)
工作(1781)
(1767)
数学方法(1753)
(1716)
产业(1564)
总论(1533)
信息产业(1529)
(1396)
资源(1252)
图书(1217)
书馆(1185)
图书馆(1185)
教学(1135)
读者(1119)
机构
大学(24734)
学院(23208)
管理(11816)
理学(9792)
理学院(9702)
管理学(9577)
管理学院(9525)
(6737)
经济(6546)
研究(5740)
(5340)
信息(5309)
中国(4673)
(4252)
图书(4114)
书馆(3900)
图书馆(3900)
中心(3720)
科学(3550)
(3393)
财经(3380)
(3300)
师范(3279)
北京(3252)
(3123)
(2993)
业大(2919)
(2885)
师范大学(2645)
商学(2599)
基金
项目(15173)
科学(12102)
研究(11766)
基金(11377)
(9701)
国家(9628)
科学基金(8688)
社会(7193)
社会科(6765)
社会科学(6764)
编号(6161)
基金项目(6063)
成果(5998)
自然(5653)
自然科(5545)
自然科学(5544)
自然科学基金(5473)
(5349)
教育(5125)
项目编号(4889)
(4537)
资助(4389)
信息(4058)
(3953)
研究成果(3724)
(3080)
国家社会(3052)
之一(2988)
大学(2972)
重点(2949)
期刊
图书(7097)
(6153)
经济(6153)
情报(5596)
研究(4825)
书馆(4607)
图书馆(4607)
(4548)
中国(4262)
学报(3949)
管理(3250)
理论(2743)
实践(2689)
(2689)
科学(2431)
大学(2285)
教育(2181)
财会(2140)
会计(2110)
学学(1801)
技术(1768)
工作(1657)
(1628)
(1621)
论坛(1621)
财经(1620)
情报工作(1598)
通讯(1521)
会通(1512)
(1334)
共检索到3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蒋永福  刘敬茹  
介绍认知图式的概念及其结构,论述了认知图式对信息接受的影响,包括对信息选择的影响,对信息整合的影响和对信息理解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一清  张玉利  刘依冉  
在高不确定性、高时间压力创业情境中,创业者将更多采用启发式信息加工方式降低认知努力,但这种倾向可能会加剧认知惰性,使创业者难以准确感知环境变化。因此,采用社会认知和情报学理论,考察创业者在环境扫描过程中信息加工和知识图式演化的微观过程。识别环境扫描、信息加工、信息来源选择标准和启发式4个主要构念,建立整合-更新、筛选-过滤、吸收-扩增3类知识图式演化过程模型。提出筛选-过滤过程不仅排斥新知识吸收,还会强化既有启发式提取路径,从而降低未来发生认知变革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创业者更易感知信息可获取性,且感知信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愿  陈功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传统情报研究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情景分析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本文从情景观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情景分析的核心思想——大情景图式,并在该模式下,构造出了一个信息分析模型。最后针对如何实施情景分析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葵  顾飞荣  余欣悦  
以往科技论文被动句的翻译研究,多探讨句子的语言结构差异,对具体的科技文本被动句的语用功能鲜有讨论。农业科技论文的被动句使用广泛,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被动句的汉译唯有重视语用分析,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被动句图式的充分认知和合理转换,才能准确传递英语原文信息。以Nature的农业学术论文为研究语料,以图式理论为翻译指导,分析和说明被动句翻译策略的选择过程,探讨和总结翻译策略。农业科技论文被动句的汉译首先考虑顺译,常常将英语被动句顺译成汉语被动句、判断句和主动句。如果英语被动句不宜顺译,则考虑倒译。根据被动句不同的语用功能,灵活地倒译成主动句、无主句和被动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卫   王昊   王东波   裘靖文   李晓敏   邓三鸿  
[目的/意义]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从语义关联的视角对领域信息资源中显性知识(人物、时间、地点等)、隐喻知识(物象、情感等)以及用于解释隐喻文化背景的文化图式进行语义组织,对于新时代下我国文脉的内涵式传承与认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基于知识本体的隐喻知识及其文化图式组织模型。从古诗的物象与情感概念切入,剖析物象与意象隐喻知识的概念内涵与作用机制;对古诗文本进行特征解析以归纳核心的元数据,以构建融合显性与隐喻概念的古诗知识本体;获取领域显性与隐喻知识构建古诗知识图谱进而开展图谱解析。采取语义推理逻辑从图谱三元组数据中发掘古诗隐喻文化图式;将文化图式的图谱数据作为古诗表示特征进行计算,从族性和特性的角度探索古诗分类编目和个性化推荐等知识服务应用。[结果/结论]所构建的古诗知识本体能够从语言层面和诗人心理层面对隐喻知识及其文化图式进行有效知识组织,真正实现从语言、语义、情感及隐喻等层面对古诗进行知识挖掘与数据关联,以提升读者对古诗文化的感知、理解与认知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崇武  王冰艳  杨瑞仙  金燕  
[目的/意义]为促进健康UGC的利用、共享以及规范化管理,提出一种符合用户认知的知识标注方法。[方法/过程]首先,从健康UGC中抽取认知概念,将其归纳到认知情感、认知需求、认知风格、认知内容4个类目;其次,分析各类目下认知概念间的关联关系以构建个体认知图式,并通过图式筛选和特征融合生成群体认知图式;再次,依据群体认知图式确定知识标注的实体及其关系,进而设计健康UGC的知识标注框架;最后,利用OWL语言对健康UGC的知识标注框架进行语义描述。[结果/结论]文中方法与大众标注法相比,在查全率、查准率、F1值方面更具优势,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健康知识的获取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泓砚  谢彦君  王俊亮  
地方感在旅游体验中已经日益成为重要的理论范畴。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因在于,如果承认旅游是一种时空转换框架中逐求差异性体验的行为,那么,旅游也就是某种寻求地方感的过程。不过,通过梳理国内外地方感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关于地方感的研究,仍鲜有直接从旅游的角度对地方感背后内隐的认知图式、地方感如何借助认知图式进行表征、潜藏于表征形式下的认知结构等核心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为此,该研究选取我国俄罗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内蒙古室韦这一具有突出民族特色的地方为案例地,以通过网络田野调查所搜集的有关室韦的网络游记文本作为分析单位,利用认知地图分析游客地方感认知图式的表征和结构,关注地方感在游客心理的组织过程和形成路径,力求将地方感纳入旅游体验研究的核心范畴之一,为理解地方感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地位奠定充分的心理学基础。文章在认知地图分析的基础上,还进一步用类属分析对游记文本进行编码,在实证意义上探索地方感的内在维度,从而在"旅游场"中构建地方感理论模型。该研究认为,在旅游世界中重新理解地方感的内涵,其根本在于,承认游客的地方体验是在对旅游目的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拥有认同性了解的基础上,经由与旅游目的地的互动过程,最终通过旅游场中包含享受性体验、独特性体验、原真性体验、依恋性体验等在场体验行为所表征的综合性地方感体验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强  李洁  晁亚男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永顺  周晶  
为提升图书馆信息跨屏表达的一致性、延续性、完整性与流畅性,解决图书馆信息跨屏表达的复杂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用户带来的使用负荷与学习成本增加、隐私泄露风险,提高跨屏交互设计效率,在对当前主流智能终端交互模式及用户认知规律与操作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介入意象图式理论,融匹配、容器、路径、部分-整体等图式于跨屏交互设计中。研究证明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跨屏交互设计方法在跨屏搜索、跨屏数字内容阅读、跨屏图书馆信息发布等方面可建构出符合用户认知规律的互动方式,提高用户跨屏产品的使用体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嫄   王佳怡   王雪莲   郝云   肖敬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沿着“认知—行为—绩效”的逻辑主线对科技新创企业年报进行内容分析和因果映射分析,探究数字化战略认知图式、战略行动和企业绩效三者的内容构成及三者之间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战略认知图式与战略行动内容框架较传统框架最显著的差异为数字化内容的新增,其中数字化战略认知图式(环境、资源与能力和企业战略)新增“主要的行业外部数字趋势”等6个范畴,战略行动新增“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行动”等4个范畴;科技新创企业形成了以使命宣言、战略目标和数字商业模式为关键枢纽的3组驱动路径,“中观环境—战略目标—业务流程相关的行动—非财务绩效”是驱动强度最高的总路径;管理者注意力焦点的不同是3组驱动路径的主要差异来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琳  饶培伦  Gavriel Salvendy  
随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用户访谈和专家焦点小组的方法调查了影响老年人接受并使用信息科技的因素,共找到4个方面的16个因素,对老年人如何开始使用一种新的信息科技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了解。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设计老年人信息科技接受问卷的依据,也可为信息科技产品的开发者设计合适的信息科技产品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天  晁亚男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常红  田野  沙淑欣  
文章在探讨信息推送服务用户接受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探讨推送服务品质、用户信息需求强度、平台用户黏性、推送服务品质与用户信息需求适配、平台用户黏性与用户信息需求适配对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用户接受的影响,构建信息推送用户接受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云开  李月琳  张泰瑞  张铭毅  
[目的/意义]疫苗犹豫一直是阻碍公众完成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聚焦我国公众疫苗犹豫问题,以揭示公众从疫苗犹豫到接受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搜寻的影响。[方法/路径]以意义建构理论为框架,采用微刻时序(Micro-Moment Time-Line)访谈法收集26名受访者的访谈数据,采用质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探究公众从疫苗犹豫到接受的认知演变过程,揭示其意义建构模式。[结果/结论 ]公众从疫苗犹豫到疫苗接受经历恐惧与排斥、好奇与观望、学习与接受、信任与接纳4个认知演变阶段。公众的疫苗认知演变过程具有动态特征。意义建构的障碍主要包括风险认知、认知偏差、负面经历、生活变化、信息过载以及知识缺失6种类型。同时,信息搜寻类型与搜寻渠道对公众疫苗信息的意义建构过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疫苗教育和疫苗推广政策。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福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小。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