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3)
2023(13560)
2022(11784)
2021(11125)
2020(9185)
2019(21153)
2018(21171)
2017(40147)
2016(22069)
2015(24987)
2014(25136)
2013(24774)
2012(23268)
2011(21097)
2010(21314)
2009(19430)
2008(19158)
2007(17010)
2006(15171)
2005(13510)
作者
(65639)
(54198)
(53992)
(51037)
(34738)
(26097)
(24556)
(21466)
(20757)
(19633)
(18666)
(18351)
(17312)
(17256)
(16703)
(16623)
(16187)
(16124)
(15482)
(15466)
(13595)
(13496)
(13197)
(12371)
(12268)
(12173)
(12085)
(12044)
(11019)
(10767)
学科
(92232)
经济(92136)
管理(61550)
(58966)
(48048)
企业(48048)
方法(37689)
数学(31799)
数学方法(31301)
中国(27121)
(25149)
地方(24301)
业经(21354)
(20670)
(20114)
农业(17073)
(16219)
贸易(16206)
(16110)
理论(15993)
(15624)
(15145)
(14891)
银行(14848)
技术(14748)
环境(14676)
(14311)
金融(14309)
(14253)
(13523)
机构
大学(314408)
学院(313738)
管理(122656)
(119994)
经济(117077)
研究(109108)
理学(105028)
理学院(103763)
管理学(101796)
管理学院(101232)
中国(81908)
(69713)
科学(69582)
(56161)
(54721)
(52580)
研究所(50927)
中心(49330)
业大(47436)
(47177)
北京(44923)
(44244)
师范(43815)
财经(43043)
农业(40983)
(39650)
(39267)
(38947)
师范大学(35270)
技术(34974)
基金
项目(209611)
科学(163220)
研究(154326)
基金(148673)
(129519)
国家(128366)
科学基金(109446)
社会(93991)
社会科(88899)
社会科学(88875)
(83089)
基金项目(78977)
自然(71377)
教育(70803)
(69767)
自然科(69702)
自然科学(69687)
自然科学基金(68404)
编号(64319)
资助(61975)
成果(52993)
(47962)
重点(46683)
(45147)
课题(44947)
(43039)
创新(40061)
科研(39576)
项目编号(39346)
大学(38583)
期刊
(140465)
经济(140465)
研究(95194)
中国(65963)
学报(50835)
(48874)
科学(46862)
管理(46723)
教育(41633)
(40216)
大学(38112)
学学(35430)
农业(34404)
技术(28959)
(28236)
金融(28236)
业经(23936)
经济研究(21381)
财经(20263)
图书(19892)
问题(17843)
(17650)
(17205)
理论(15988)
科技(15843)
技术经济(15534)
实践(14787)
(14787)
现代(14481)
(14478)
共检索到477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甘里  周超英  斯里瓦娜·库茨  
要把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如在工业区内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付之实际行动,就要对现有组织内部的思维、行为定式以及经营模式进行全面了解。本文提出了一种调查类工具—认知图,来表述在京都议定书中不同立场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意大利它们各自工业区内可持续发展行为实施的情况。结论中将提出在工业区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长城  陈晓杰  张金亭  
2000 年以来,随着武汉城市发展的加快,城市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问题凸显。引进生态足迹及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武汉市 2008—2019 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变化,通过生态赤字、万元GDP 人均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指数研究武汉市可持续性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9 年年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表现为降低的趋势,由 2008 年的 3.106 6 hm~2/ 人下降到 2019 年的2.609 0 hm~2/ 人,同期人均生态承载力由 2008 年 0.197 4 hm~2/ 人下降到 2019 年的 0.129 4 hm~2/ 人,人均生态赤字亦表现为降低趋势。其中,化石燃料用地是人均生态足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耕地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足迹深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足迹广度呈平缓下降趋势。生态压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可持续指数呈下降趋势,万元 GDP 人均生态足迹占比下降,总的来说,生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能力,但是存在较大生态压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文元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提升1980年以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展内涵;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拉美陷阱"的发展教训,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类历史进化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革新生产力,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必然要求表达出相应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和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可新  王翠平  
文章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其中较重要的就是最大持续产量原理。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在农业、林业、渔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飞  刘国平  鄢妮  
研究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社会及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界面特征,分析以CO2排放为代表的环境资源、人均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HDI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及其理论内涵;建立碳经济、碳福利及经济福利绩效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并对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三种绩效的变化及原因,凝炼出提高绩效的空间环境发展、社会发展及政策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辛毅  田旸  吴燕红  
生态足迹方法模型因其直观且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量化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该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介绍生态足迹的定义、不足及方法的改进,总结其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足迹模型,推进生态足迹理论在微观尺度的应用,使生态足迹理论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为少数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彦  
本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基本方程及电力企业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学模型的研究,论述了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这三大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衡量技术进步在电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常勇,李望,徐莉  
本文利用GIS技术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对影响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素作了全面的分析 ,并分析了产生这些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虽然本研究所做的空间分析还不很系统、不很完善 ,但向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化研究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  程深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的"(sustainable)一词源于拉丁文,其含意是"支撑"或"从低部支持".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WCED)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此,我们应明确两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勇军  陆玉麒  
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预警函需解决的如何计量区域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和如何减少人为因素以及如何解决专家系统与预警模型系统的融合等难题 ,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预警信息系统 ,即以地理信息系统作平台 ,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数据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其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管理功能 ,实现对预警指标数据的动态补充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预警的专家系统、预警模型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地拟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佟婷  刘幼春  晏紫昭  
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科学的进步,全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其中,全息技术与文化生态的结合是发挥科技手段保护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举措。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丰富受众体验方式,在商业开发中创造收益发中创造收益,以文化旅游业的形式拉动经济增长。本文以赣文化为例本文以赣文化为例,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全息技术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的潜力、策略和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建国  
本文立足安徽,在深入剖析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经济转型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具体措施为:(1)更新财政可持续发展理财观念;(2)创新财政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3)夯实财政可持续发展队伍保障;(4)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工作合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对于中澳两国来说,如何在稳固现有经贸发展关系基础上,充分利用历史机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对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中澳经济总体状况比较出发,对2003-2013年间中澳经贸关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中澳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推动中澳经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巍  王华东  姜文来  
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评价面临一个复杂的影响许多代的长期代际平等问题。然而,传统的处理代内公平的方法,由于基于的时间尺度是相对于后代偏向当代的静止原理,所以在处理代际公平问题时是不合适,或无能为力的。相反,通过结合以未来为导向的爱罗原则体系与改进的社会选择理论和多标准决策方法,就可以排除所有不能在多代人所接受的水平上具有稳定状态的行为,从而建立起合理的、可操作的代际公平决策方法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