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0)
2023(6766)
2022(5799)
2021(5522)
2020(4688)
2019(10921)
2018(10655)
2017(21273)
2016(10918)
2015(12149)
2014(11713)
2013(11167)
2012(9891)
2011(8518)
2010(7853)
2009(6834)
2008(6166)
2007(4752)
2006(3648)
2005(2689)
作者
(26439)
(22329)
(22228)
(21112)
(14139)
(10612)
(10160)
(8885)
(8605)
(7672)
(7485)
(7430)
(6968)
(6729)
(6727)
(6587)
(6542)
(6528)
(6401)
(6280)
(5329)
(5186)
(5164)
(5151)
(5052)
(5029)
(4745)
(4537)
(4414)
(4388)
学科
(44573)
经济(44532)
管理(32583)
(31893)
(26745)
企业(26745)
方法(25954)
数学(23884)
数学方法(23552)
(12206)
(11102)
中国(9745)
业经(8803)
(8382)
财务(8349)
财务管理(8333)
企业财务(7962)
(7719)
贸易(7717)
(7559)
农业(7440)
技术(7274)
地方(7103)
环境(6504)
(6480)
(6172)
(6158)
理论(6147)
(5942)
(5497)
机构
大学(142350)
学院(142285)
管理(63151)
(62438)
经济(61522)
理学(56705)
理学院(56228)
管理学(55302)
管理学院(55028)
研究(38940)
中国(28692)
(27095)
(26618)
财经(23202)
科学(22041)
(21457)
业大(20294)
经济学(20041)
中心(20013)
经济学院(18350)
(18143)
(18075)
财经大学(17892)
经济管理(17332)
商学(16903)
商学院(16768)
(16551)
师范(16384)
(16055)
北京(15215)
基金
项目(109418)
科学(89158)
基金(83455)
研究(80148)
(71647)
国家(71093)
科学基金(63916)
社会(54016)
社会科(51457)
社会科学(51445)
基金项目(44847)
(41856)
自然(41760)
自然科(40896)
自然科学(40888)
自然科学基金(40158)
教育(37971)
(35145)
资助(33400)
编号(31352)
(25507)
重点(24181)
(23868)
国家社会(23201)
成果(22989)
教育部(22892)
(22717)
人文(22557)
创新(22291)
科研(21654)
期刊
(54653)
经济(54653)
研究(35030)
管理(22179)
(21396)
中国(18453)
科学(18373)
学报(18096)
大学(15359)
(14895)
学学(14769)
技术(13996)
财经(11211)
教育(10854)
农业(10313)
(9837)
金融(9837)
(9603)
业经(9403)
经济研究(9040)
问题(7970)
技术经济(7151)
统计(6987)
理论(6922)
财会(6747)
(6413)
实践(6325)
(6325)
商业(6159)
科技(6130)
共检索到179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博弈是实际博弈行为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检验经济学理性假设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证实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知偏差。本文通过实验问卷发现,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和框架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李东辉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当如  贾俊  刘玲  李小军  
本文在理论上借助行为经济学的双曲线时间贴现模型刻画家庭金融文化对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证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和2018年数据,从家庭金融文化资本禀赋和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两个方面,研究家庭金融文化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金融文化资本禀赋,金融文化资本增速更能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选择。机制检验发现:家庭金融文化禀赋对自信上的认知偏差有非线性影响,当金融文化禀赋越高时,对过度自信的正向效果越明显,从而促进家庭风险资产的选择;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通过对基本金融知识和高级金融知识水平的影响作用于风险金融资产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雪莲  赵璐曼  
本文在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出口和投资均受到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研究了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的消费问题。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与2016年第二季度政策调查匹配数据,从更具现实意义的消费者主观心理角度,考察了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以及该认知偏差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普遍存在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高财富水平、高学历和年轻群体中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的比重更高。(2)他人信息完整程度可以修正财富过度自信与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3)财富过度不自信认知偏差对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具有享乐特征的消费支出和耐用品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财富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则会促进家庭消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干甜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国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对认知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偏差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均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朋波  
为什么那些竞争意识强、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会在极短时间里失去市场地位?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恐怕是这些企业对"竞争"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竞争意识越强就败得越快。长期以来,竞争都是社会的一种基本形态和活动,尤其是工商企业间的竞争由于关系到它们的生死存亡和市场地位更是显得异常激烈和残酷。如今,"竞争"这个词在商界更是变得炙手可热,可以说,现在的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如果不谈谈市场竞争之激烈和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很有可能会认为是不懂得洞察环境、甚至是不合格的表现,而波特教授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也成为了MBA和EMBA课堂上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席龙  许华岑  黄进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贷款交易数据,对消费信贷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消费信贷中的性别悖论在我国确实存在。本文发现:(1)女性较男性的贷款违约率更低;(2)女性相比男性获得消费信贷更难;(3)自我评价越谨慎的女性获得贷款也越难。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决策者在贷款评估时,存在文化价值标准和经济价值标准上的偏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颉  
以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残差法计算自由裁量的贷款损失准备,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自由裁量的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银行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降低了自由裁量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同时在风险较低的银行和在银行业实施巴塞尔资本协定II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自由裁量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毕泗锋  亓超  
文章探讨了导致寿险保单退保的"信息认知偏差"理论及其决定因素。保单持有人有关于保险产品信息的掌握,既受到个体特质如教育、年龄、婚姻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产品自身复杂程度以及销售环境的影响。因此,投保人其实是在掌握不同数量信息的局限下维持一份"质量有差别"的保单。随着投保人有关保单信息的增加,其中"有偏差信息"的保单退保率会增加。本文使用中国某寿险公司投资类险种的个体保单数据,基于logit模型对理论进行检验,发现:教育水平较低的投保人更容易发生信息认知偏差;保单类型提供了不同的信息纠偏机会,分红寿险相对于万能寿险更容易出现信息认知偏差并退保;保险期限越短"信息纠偏"的机会相对于期限较长的保单更大,退保率较高;销售端来看,学历水平越低、年龄偏大的销售代理人更容易发生低质量的信息传递从而造成更多的退保。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现有的退保理论,研究结论对于保险公司提升保单管理质量、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龙秋爽  
[目的/意义]创新性是学术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同行评议在学术创新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目前同行评审学术创新的发展受困于同量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与评审人学术创新认知密切相关的同量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同行评审人对高创新性和交叉学科性质的学术成果的识别。[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同量偏差的概念、在学术创新评价中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出不同学科评审人有关学术创新评价的两方面共识,即一方面评审人会审查路径、选题、方法、理论以及结论等类型的知识元,判断是否发生创新;另一方面评审人也会考虑知识增量的高低,区分颠覆式、增量式等不同创新水平的成果。[结果/结论]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元和知识增量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框架及改进对策,与同行评审认知相适应,以期减轻同量偏差对学术创新评价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乐平  王安琪  
"因素—结果"模型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经典模型。依据该模型,研究着重探讨了个体特征、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员工流动的影响,而将模型的中间变量即个体认知默认为完全理性状态。这种研究范式忽略了主观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造成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离。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有限理性人"的假设,引入五类认知偏差变量,分析主观因素即认知偏差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决策的作用过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广南  魏升民  向景  
针对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很大但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及预期现象,本文尝试从认知偏差视角予以解释,并运用东部某省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税费负担下降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变化,非税因素通过"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种效应影响"获得感"。建议协同推进财税、环保、金融等领域降成本改革,全方位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税收竞争视角,进一步降低我国宏观税负特别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贝妮  刘书曼  汪聪  
在借鉴国内外情报分析与认知偏差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情报分析内在构成要素的梳理和细化,以认知偏差为外源潜变量,以情报分析效能等为内生潜变量,设立研究假设,建立情报分析和认知偏差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借助SPSS 17.0与AMOS 17.0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由此得出了情报分析和认知偏差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丽娟  郑勇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之上的,而有效市场的条件之一是经济人都是理性的。但是,现实中的种种财务迹象都表明经济人并非完全理性。结合行为学理论研究公司金融,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的特点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从经济行为的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一种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并提出非理性和市场无效率状态下的资产管理策略。本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