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9)
2023(15709)
2022(13638)
2021(13011)
2020(11011)
2019(25380)
2018(24696)
2017(48575)
2016(25911)
2015(28942)
2014(28773)
2013(28302)
2012(25666)
2011(22453)
2010(22400)
2009(20233)
2008(19828)
2007(16892)
2006(14436)
2005(12242)
作者
(70681)
(58953)
(58303)
(55722)
(37607)
(28228)
(26601)
(23116)
(22259)
(20823)
(19939)
(19640)
(18477)
(18361)
(18132)
(18113)
(17572)
(17513)
(16815)
(16719)
(14308)
(14218)
(14216)
(13467)
(13196)
(13051)
(12814)
(12705)
(11736)
(11495)
学科
(101041)
经济(100930)
管理(82971)
(78350)
(67802)
企业(67802)
方法(51039)
数学(44788)
数学方法(44224)
(41332)
(25435)
中国(25059)
(25011)
财务(24936)
财务管理(24876)
企业财务(23800)
(22340)
业经(21811)
地方(19248)
(19150)
理论(17399)
农业(16930)
(16871)
贸易(16862)
(16355)
技术(15948)
(15392)
环境(14979)
财政(14253)
(14192)
机构
大学(360103)
学院(356808)
管理(147651)
(143384)
经济(140520)
理学(129676)
理学院(128351)
管理学(126161)
管理学院(125500)
研究(110483)
中国(82113)
(74047)
(73651)
科学(67316)
财经(57133)
(53289)
(52142)
业大(51184)
中心(50779)
(50757)
(49451)
研究所(48298)
北京(45652)
(45066)
师范(44640)
经济学(43869)
财经大学(42930)
(40533)
(40027)
经济学院(39795)
基金
项目(250410)
科学(198638)
基金(184917)
研究(182819)
(159715)
国家(158412)
科学基金(138618)
社会(116798)
社会科(110827)
社会科学(110797)
基金项目(98828)
(96223)
自然(91181)
自然科(89147)
自然科学(89126)
自然科学基金(87525)
教育(84896)
(80846)
资助(76082)
编号(74005)
成果(58968)
(56221)
重点(55150)
(52132)
(50989)
教育部(49232)
课题(49116)
创新(48554)
科研(48383)
国家社会(48211)
期刊
(147239)
经济(147239)
研究(103421)
(62760)
中国(59864)
学报(54366)
管理(52543)
科学(49331)
(44025)
大学(42126)
学学(39758)
教育(35386)
农业(30738)
技术(30116)
财经(28111)
(27395)
金融(27395)
经济研究(24445)
(23929)
业经(23523)
问题(18988)
财会(18150)
图书(17362)
理论(16947)
技术经济(16857)
(16561)
会计(16108)
科技(16067)
(15533)
实践(15496)
共检索到50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丽娟  郑勇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之上的,而有效市场的条件之一是经济人都是理性的。但是,现实中的种种财务迹象都表明经济人并非完全理性。结合行为学理论研究公司金融,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的特点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从经济行为的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一种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并提出非理性和市场无效率状态下的资产管理策略。本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波涛  李延喜  栾庆伟  
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对资本结构决策中的财务保守行为进行了解释。通过基于前景理论和权衡理论,建立考虑递减敏感性心理和厌恶损失感两种认知偏差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并求解财务保守行为发生的条件,发现:如果决策者的厌恶损失感足够强烈,而递减敏感性心理不太严重,或者财务困境成本足够低,他会选择财务保守。最后得出结论:决策者的心理认知偏差和企业较低的财务困境成本是导致资本结构决策中财务保守行为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对于促进企业融资决策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王晶  陈百莹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经济波动、财务业绩持续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代表性偏差,在经济上行时期或投资前存在持续性高财务业绩的公司有更高水平的投资过度或者更低水平的投资不足。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波动和微观持续性高财务业绩共同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发现经济波动与持续性高财务业绩可以共同促进企业的投资过度,并且可以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研究结果拓展了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方面的应用,为企业管理者规避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新的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干甜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国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对认知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偏差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均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由于有限理性所导致的启发式、理性疏忽、证实偏差、框架效应和不公平厌恶等现象,纳税人会在自身实际税负、公共品供给状况、对税务机关的观感、对税收公平的认识等方面产生认知偏差,并进而影响其税收遵从意愿。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纳税人的主观税负感知,改善其对公共品供给的主观评价,消除其对税务机关的认知偏差,优化其对税收公平的感知,以最终提高其税收遵从意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萍  汤兵勇  
本文分析了影响投资者后悔心理的客观因素和个体因素 ,探讨了后悔心理的触发机理并建立 了简单可操作的后悔强度测量模型,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博弈是实际博弈行为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检验经济学理性假设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证实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知偏差。本文通过实验问卷发现,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和框架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珠  连玉君  黄有光  李东辉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广南  魏升民  向景  
针对近年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很大但部分企业"获得感"不及预期现象,本文尝试从认知偏差视角予以解释,并运用东部某省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税费负担下降不能完全解释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变化,非税因素通过"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种效应影响"获得感"。建议协同推进财税、环保、金融等领域降成本改革,全方位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税收竞争视角,进一步降低我国宏观税负特别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晶  龙秋爽  
[目的/意义]创新性是学术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同行评议在学术创新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目前同行评审学术创新的发展受困于同量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与评审人学术创新认知密切相关的同量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同行评审人对高创新性和交叉学科性质的学术成果的识别。[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同量偏差的概念、在学术创新评价中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出不同学科评审人有关学术创新评价的两方面共识,即一方面评审人会审查路径、选题、方法、理论以及结论等类型的知识元,判断是否发生创新;另一方面评审人也会考虑知识增量的高低,区分颠覆式、增量式等不同创新水平的成果。[结果/结论]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元和知识增量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框架及改进对策,与同行评审认知相适应,以期减轻同量偏差对学术创新评价的不利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朋波  
为什么那些竞争意识强、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会在极短时间里失去市场地位?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恐怕是这些企业对"竞争"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竞争意识越强就败得越快。长期以来,竞争都是社会的一种基本形态和活动,尤其是工商企业间的竞争由于关系到它们的生死存亡和市场地位更是显得异常激烈和残酷。如今,"竞争"这个词在商界更是变得炙手可热,可以说,现在的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如果不谈谈市场竞争之激烈和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很有可能会认为是不懂得洞察环境、甚至是不合格的表现,而波特教授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也成为了MBA和EMBA课堂上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宏昌  干胜道  
我国财务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研究财务分析师的远期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及在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远期盈余预测预测期越长偏差越大,上市公司受财务分析师的关注程度和上市公司的未来非营业利润的比重两大因素,始终显著地影响财务分析时的远期盈余预测精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爱保  赵鑫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行业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公司的并购以及管理者的薪酬和晋升都会产生影响。经济心理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丽平  于志川  
鉴于已有心理契约破坏对组织公民行为负向影响研究在特殊情境与员工中适用有限,现根据员工与企业的社会交换动态过程,引入后悔这一中介变量,解释心理契约破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以知识型员工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后悔在心理契约破坏影响除组织认同的其他组织公民行为四个维度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根据实证结果,解释了特殊情境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组织公民行为负向影响不显著的原因,扩充了现有对心理契约破坏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为管理者改进组织公民行为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锐  李景平  张记国  
本文以751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从个体-情境交互的视角,考察了薪酬公平感对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薪酬公平感对惰怠、渎职、贪墨、自利、不合作等偏差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薪酬公平感可通过直接路径和"薪酬满意度"的中介路径,共同作用于各类偏差行为。人格特质在薪酬公平感对公务员偏差行为影响的过程中存在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