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6)
2023(12779)
2022(10693)
2021(10135)
2020(8460)
2019(19656)
2018(19306)
2017(36519)
2016(19747)
2015(22583)
2014(22172)
2013(22148)
2012(20589)
2011(18777)
2010(18764)
2009(17977)
2008(17748)
2007(15795)
2006(13792)
2005(12434)
作者
(55303)
(46833)
(46642)
(44594)
(29247)
(22444)
(21073)
(18287)
(17546)
(16451)
(16013)
(15586)
(14657)
(14598)
(14544)
(14373)
(14114)
(13611)
(13439)
(13270)
(11596)
(11588)
(11369)
(10714)
(10713)
(10634)
(10342)
(10285)
(9472)
(9410)
学科
(87607)
经济(87534)
(55520)
(47787)
管理(46818)
方法(35737)
(33489)
企业(33489)
数学(32257)
数学方法(32006)
农业(31387)
中国(26652)
业经(21512)
(19235)
贸易(19227)
(19136)
(18818)
(17621)
地方(16577)
(15752)
(13853)
银行(13830)
(13341)
(13167)
(12851)
金融(12848)
(12305)
环境(12245)
(11872)
(11240)
机构
学院(281529)
大学(278144)
(126617)
经济(124346)
管理(104844)
研究(102038)
理学(90121)
理学院(89098)
管理学(87695)
管理学院(87166)
中国(80226)
(64307)
科学(60011)
(58552)
(54029)
(52037)
农业(49635)
中心(47332)
研究所(47160)
业大(45327)
财经(42712)
(41675)
经济学(39496)
(39011)
(37282)
师范(36990)
北京(36956)
经济学院(35727)
(35164)
(32684)
基金
项目(184180)
科学(144911)
研究(138103)
基金(134202)
(116537)
国家(115521)
科学基金(97855)
社会(89443)
社会科(84390)
社会科学(84367)
(71060)
基金项目(70504)
教育(62318)
自然(59941)
(59556)
自然科(58515)
自然科学(58497)
自然科学基金(57468)
编号(57282)
资助(54207)
成果(46397)
(42427)
(41877)
重点(41743)
课题(38736)
(38308)
国家社会(37874)
教育部(36059)
创新(35906)
(35902)
期刊
(143921)
经济(143921)
研究(84893)
(66422)
中国(58397)
农业(45092)
学报(43847)
科学(41220)
(40464)
大学(33499)
管理(33266)
学学(31573)
(29886)
金融(29886)
教育(28130)
业经(28057)
技术(22942)
经济研究(22935)
(22888)
财经(20873)
问题(20095)
(18078)
世界(17485)
(16744)
(15261)
农村(14784)
(14784)
国际(14568)
农业经济(14426)
技术经济(14268)
共检索到42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子标  王建功  
本文从农民转型视角对现行"三农"政策进行评价,认为目前"三农"问题之所以很棘手,与多年来抑制性政策形成的城乡反差有极大关系;延续工业反哺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财政转移的政策思路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指出,经济运行的自然节奏与政策之间的和谐是保证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改革依然是解放农民生产力的最大动力。文章强调,实现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不仅关系农民的前途和福祉,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能否真正实现。农民转型决定中国未来工业化的成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子标  王建功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30年农民转型的分析,认识工业化和农民转型之间的关系,认知农民在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解释影响农民转型的因素。我国农民为工业化先后作出了两次贡献,一次是建国之后30年为国家重工业化积累资本,另一次是改革之后30年成就了"中国制造"。但是农民的大多数仍不富裕,没能随着工业化进程同步转型而获益。农民转型决定未来工业化的成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圭武  
分工是产生合作的基本前提;但分工并不必然会导致合作或有效合作的产生,这里关键取决于合作收益的分配制度建设。中国农民合作难,既是一个真命题,也是一个假命题。从经济层面看,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重点应在流通领域;他组织应成为中国农民合作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政府应成为推动农民合作的主要力量;中国农民合作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完成从以血缘为主的传统合作形式转向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合作形式(不再以血缘为主,而是以契约为主);法治化是推动农民合作建设的必要制度条件;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农民的合作化建设;以民主化推进合作化;大力加强中国农民的诚信建设,这是解决中国农民合作难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要建立和健全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  朱信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陈素梅  
中国农民的文化消费卢嘉瑞,陈素梅文化消费是指消费的主体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基本活动和支撑力量.没有文化消费及文化消费的增长,便没有现代的人,便没有人的现代化。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郭书田中国农民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是在战争年代,依靠农民建立了农村根据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依靠农民提供的巨大积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三是“十年动乱”期间,依靠农民的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家骥  
中国农民的分化与流动陈家骥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又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二是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那它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中国特色。一、农民流动是农民分化的过程“民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习明  
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入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现存农民组织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村支部、村委会等类政权性组织,它们仍然是农民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组织依托,认真落实村民自治的各项政策仍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服务性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种类较少、农民参与的更少,但大多数农民认识到了大力发展的必要性;维权性民间组织数量最少,但目前农民权益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屡屡被侵犯,说明农民需要建立自己的维权组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明明  
由于受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低下的收入水平制约,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农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中,生活性支出所占比重要远大于生产性支出;在生活性消费中,食物、衣着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支出占据绝大的比重。当时农户的消费还处于自给、半自给的状态,是一种温饱型的、低层次的消费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续秀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经过80年代的几次消费热潮,目前城镇居民消费主要是例行的日常消费。从长期来看,随着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城镇市场将呈现相对平稳的增长格局。与之相对应,农村绝大多数居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刚刚起步,因此,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杠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波  
运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我国农民的消费问题,并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历年农民消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持久性收入及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支出影响较大"的结论,并从增加持久性收入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就增加农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长瑞  梁纪尧  
持久收入假说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著名假说,它是否适应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持久收入计算方法的探讨入手,分析了估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树才  刘兆博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转型期的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包括自然、市场和制度在内的不确定性、对当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农民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生命周期特征三个方面,上述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实际上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