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6)
- 2023(8056)
- 2022(6557)
- 2021(6153)
- 2020(5020)
- 2019(11319)
- 2018(10703)
- 2017(19820)
- 2016(10529)
- 2015(11694)
- 2014(10962)
- 2013(11067)
- 2012(10222)
- 2011(9360)
- 2010(8867)
- 2009(8250)
- 2008(7971)
- 2007(6569)
- 2006(5712)
- 2005(5072)
- 学科
- 济(45881)
- 经济(45833)
- 管理(27752)
- 业(26714)
- 方法(21778)
- 数学(20288)
- 数学方法(20194)
- 企(19459)
- 企业(19459)
- 中国(15441)
- 贸(13743)
- 贸易(13738)
- 易(13539)
- 农(12428)
- 财(10595)
- 业经(8708)
- 学(8611)
- 农业(8303)
- 制(8183)
- 环境(7627)
- 银(7423)
- 银行(7391)
- 出(7374)
- 行(7133)
- 融(6972)
- 金融(6972)
- 关系(6925)
- 技术(6526)
- 划(5960)
- 产业(5921)
- 机构
- 大学(157071)
- 学院(152937)
- 济(74057)
- 经济(73216)
- 研究(59781)
- 管理(57141)
- 理学(50590)
- 理学院(50014)
- 管理学(49336)
- 管理学院(49079)
- 中国(45728)
- 科学(36282)
- 京(33372)
- 农(32313)
- 所(30647)
- 财(29568)
- 研究所(28578)
- 业大(26562)
- 农业(25928)
- 中心(25680)
- 财经(24898)
- 经济学(24748)
- 经(23241)
- 经济学院(22545)
- 院(21333)
- 北京(21273)
- 科学院(19236)
- 江(19136)
- 财经大学(18968)
- 范(17553)
- 基金
- 项目(110824)
- 科学(87640)
- 基金(85325)
- 家(78507)
- 国家(77940)
- 研究(73775)
- 科学基金(65052)
- 社会(51705)
- 社会科(49284)
- 社会科学(49274)
- 基金项目(44952)
- 自然(42586)
- 自然科(41693)
- 自然科学(41675)
- 自然科学基金(41028)
- 省(38606)
- 划(34733)
- 资助(34528)
- 教育(32558)
- 部(25997)
- 重点(25447)
- 编号(25085)
- 国家社会(23822)
- 发(23603)
- 中国(23467)
- 创(23369)
- 创新(22087)
- 教育部(22051)
- 科研(22036)
- 计划(21260)
共检索到217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敏友 胡传海
一、WTO中国原材料案的背景近些年来,矿产品贸易中各种矛盾日益激化,贸易体制面临重大挑战,而在世界经济中,新兴力量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深深地依赖于贸易与投资。第一,因需求上升,矿产资源价格持续上涨,各国纷纷调整贸易政策,运用关税、国内税、数量限制、补贴、价格管制等方式,干预矿产资源贸易,以求利益最大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敏友
如何认识我国入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把我国在WTO争端解决中的表现放在WTO十三年争端解决活动的大环境中来分析,清晰地展现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最新发展,总结了七年来我国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我国参与WTO争端活动提供了有益理论指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青霞
税之法性由税的基点所决定,具体包括:税法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为正义和效率;税法所要实现正义和效率的手段和方法是以税收法定为基础和原则,包括多种路径在内的一种智识和实践。税法作为平衡、协调经济利益之法,实用性是其内核;正义、效率是其基本目标;法定性是其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纳税人诉讼、纳税人用税监督权是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方向;税收司法的独立最终决定了税收司法正义和税法效率的实现。
关键词:
税之法性 税收正义 税收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玲
2009年,美、欧、墨在WTO对我国提起了原材料出口措施案。由于我国入世时承担了广泛的义务,能否获得GATT第20条例外是成败的关键。在WTO法理上,我国完全有力争的依据。在当前WTO体系下,自然资源产品贸易自由化,既缺乏规则依据,也缺乏成员间的共识。我国必须坚持控制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主权权利。即便败诉,也只需修改法律或政策的具体设计,既不能也不必放开自然资源产品出口。
关键词:
自然资源 WTO 出口限制 出口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丹
履行WTO裁决是成员国的法定义务,也是结束贸易争端的最终方式。纵观美国在巴西诉美国棉花案中履行不利裁决的做法,不难发现:美国以法律机制为保障,强化了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建立了专门化履行机构,提升了履行的专业性;通过司法实践,排除了司法审查权干预。中国应学习借鉴美国经验,充分合理利用WTO履行规则的法律漏洞,构建履行综合评估体系以及完善履行WTO裁决国内机制,不断提升履行不利裁决的灵活性、机动性和专业性,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WTO 不利裁决 履行 美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春发 孙霄兵
通过制定大学章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仅要正确行使好学术权力,还要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从参与主体看,高校学生参与权既是一种个体性权利,也是一种群体的权利;从权利内容看,学生参与权包括学术性事务与非学术性事务;从权利的层级看,学生参与权是通过宪法和普通法规定的各种权利。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要处理好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学生参与权之间的冲突。高校要认真对待学生参与权,通过章程明确学生参与权的范围,拓展学生参与的渠道,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民主管理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文军
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必须认真考虑公平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中所追求的公平是承认适度收入差距的公平,公平与效率何者为先的问题,要根据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迫切需要来确定。兼顾公平的重点是协调好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事关全局的大公平。当前,社会上分配不公的声音有些是人们的观念滞后于分配制度改革所产生的不公平感。消除这种分配不公主要是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收入差距的拉大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予以控制而不可能消灭。只要得大于失,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进行改革,大可不必忧心重重
关键词:
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差距,不公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朝阳
物权法规则存在着固有的空缺结构。依我国《物权法》第六条之规定,不动产的变更、取得均须登记始生效力。我国不动产登记主要采取形式审查,一般不涉及实质审查,这就可能造成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权利人和真正权利人不相符,以致实际物权和名义物权的对立。鉴于此,应设立一种制度:物权虽经登记,但经真正权利人证明登记的名义物权不具有正当性,则其应获得实际物权,名义物权人和实际物权人理应重归统一。应允许司法者运用合理司法裁量权以使实际物权人获得司法审查的最终救济路径,从而填补物权法规则的漏洞。
关键词:
空缺结构 实际物权 名义物权 物权正当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世安 翟明姝
为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提高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的能力,支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人民银行于1988午6月1号起对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实行上浮:存款利率可上浮到70%,贷款利率可上浮到100%。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自全面实行上浮以来的几个月,全国信用社储蓄存款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升业
经过十年的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经济和金融事业都有了飞速发展,金融理论研究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金融教育在院校机构、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毕业学生人数等诸方面也都取得很大成绩。在这些鼓舞人心的形势的背后,也必须看到金融教育面临的某些严重问题,甚至可以说潜在的危机。当然,各院校、系科的情况不尽相同,仅就个人见闻提出几点认识。一、稳定教师队伍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近些年已培养出一批教师,并涌现出一些成绩突出的年轻教师。但是,从教师队伍总体上说,突出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的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海福 李军强 王振杰
传统教育把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视为教育的核心,这种"知识中心主义"倾向致使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背离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反思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唯智是举"的弊端,旨在政变基础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科本位而严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并非轻视了知识教育,而是在谋求其他素养和知识素养并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大量的义务附加条款和权利减损条款致使中国在争端中援引一般例外条款时遇到障碍。原材料案专家组认为,中国所违反的《入世议定书》第11.3条并没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WTO其他涵盖协定纳入其中,因此不得以一般例外条款来抗辩。字面解释《入世议定书》的结果是导致贸易限制性更强的进口限制措施比贸易限制性弱的出口限制措施更容易获得豁免。因此,上诉机构应灵活运用约文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限制权利减损条款的歧视性运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德雷 龚柏华
"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涉及中国WTO争端解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近案例。该案涉及《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法律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援引、司法经济原则、透明度等法律问题。本文在概述基本案情和主要裁定结论的基础上,就专家组对中国是否可就《中国加入议定书》条款援引GATT第20条例外,以及如何适用该例外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总体上援引GATT第20条例外的成功率非常低,但中国应该在上诉中争取澄清《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援引GATT第20条的法理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兰宁
2011年7月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对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裁决,这场稀有自然资源产品争夺的"攻防战",WTO成员方是否有限制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权利成为一个焦点,突出表现为国家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与WTO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概述2009年,美国、欧盟、墨西哥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等九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它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和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贺小勇
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在处理贸易争端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难题是对WTO涵盖协定的解释问题。在涉及中国争端中,法律解释问题尤为重要。例如,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案"(DS339)中有关关税与国内税的解释,在"出版物案"(DS363)中涉及TRIPS协定第61条的"商业规模"的解释,在中国诉美国"双反"措施案(DS379)中有关《补贴与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