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1)
- 2023(12178)
- 2022(10676)
- 2021(10047)
- 2020(8422)
- 2019(19503)
- 2018(19864)
- 2017(37891)
- 2016(20525)
- 2015(23036)
- 2014(23278)
- 2013(22752)
- 2012(20885)
- 2011(19023)
- 2010(19241)
- 2009(17744)
- 2008(17222)
- 2007(14866)
- 2006(13442)
- 2005(11929)
- 学科
- 济(99479)
- 经济(99384)
- 管理(57377)
- 业(50295)
- 企(43110)
- 企业(43110)
- 方法(39183)
- 数学(33952)
- 数学方法(33520)
- 地方(22517)
- 中国(22333)
- 学(22007)
- 农(20156)
- 业经(19976)
- 财(19816)
- 制(17074)
- 理论(15448)
- 和(14223)
- 地方经济(14170)
- 农业(13488)
- 环境(13334)
- 体(13193)
- 融(12855)
- 金融(12853)
- 贸(12776)
- 贸易(12768)
- 银(12766)
- 银行(12729)
- 易(12264)
- 行(12154)
- 机构
- 大学(294219)
- 学院(291498)
- 济(121561)
- 经济(118928)
- 管理(115152)
- 研究(101648)
- 理学(99072)
- 理学院(97945)
- 管理学(96246)
- 管理学院(95699)
- 中国(74101)
- 京(63317)
- 科学(62231)
- 财(54977)
- 所(51250)
- 研究所(46548)
- 中心(44376)
- 财经(43379)
- 农(42860)
- 江(42505)
- 业大(41213)
- 北京(40716)
- 范(39811)
- 师范(39491)
- 经(39227)
- 院(36680)
- 经济学(36646)
- 州(34484)
- 农业(33126)
- 经济学院(32576)
- 基金
- 项目(194478)
- 科学(151913)
- 研究(144382)
- 基金(139499)
- 家(120664)
- 国家(119654)
- 科学基金(102525)
- 社会(89914)
- 社会科(85152)
- 社会科学(85127)
- 省(75708)
- 基金项目(73907)
- 教育(66356)
- 自然(65834)
- 自然科(64206)
- 自然科学(64193)
- 划(63261)
- 自然科学基金(63000)
- 编号(59277)
- 资助(58071)
- 成果(49007)
- 重点(43197)
- 部(42659)
- 发(41766)
- 课题(41061)
- 创(39695)
- 创新(37014)
- 教育部(36836)
- 大学(36777)
- 项目编号(36677)
- 期刊
- 济(141135)
- 经济(141135)
- 研究(92962)
- 中国(55371)
- 学报(44189)
- 管理(43931)
- 财(41321)
- 科学(40994)
- 农(38389)
- 教育(35909)
- 大学(33380)
- 学学(31061)
- 技术(27370)
- 农业(26615)
- 融(24056)
- 金融(24056)
- 经济研究(23021)
- 财经(21665)
- 业经(20550)
- 经(18544)
- 问题(17581)
- 图书(16630)
- 技术经济(15820)
- 理论(15127)
- 实践(13662)
- 践(13662)
- 科技(13314)
- 现代(13245)
- 业(13139)
- 统计(13028)
共检索到438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林建浩
可信性是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重要问题,其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在实证研究中的科学结合。本文基于国际计量经济学界对可信性问题的三次大讨论取得的重要进展,厘清了计量经济学探索客观经济世界过程的本质特征;进而针对应用研究中存在的滥用和错用现象,从计量经济模型的随机性设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识别以及模型的统计适切性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靠性来源。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面临进一步提高可信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全面吸收和借鉴国际计量经济学界对于可信性问题的成果,改变研究模式和教学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川川 张淑娟
一、引言2021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的经济科学奖委员会(Economic Sciences Prize Committee)宣布,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半授予David Card,以表彰其"对劳动经济学的经验贡献";另一半授予Joshua Angrist和Guido Imbens,以表彰他们"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1])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成思 陈曦
本文根据科学研究可信性的评判标准,以国内经济学领域五大领队期刊的作者群作为国内学者的代表,对稳健性分析意识、国内发表论文的竞争程度和国际SSCI期刊的发表记录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进步明显。本文以动态时序模型为例,阐释了应用研究中模型选择与设定的具体改进方案,以期提升相关应用研究的可信性。
关键词:
经济学 应用研究 可信性 时序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如何使用观察数据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可信评估是实证经济学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大卫·卡德(David Card),以表彰其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贡献,以及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以表彰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性贡献。他们借助自然实验对因果关系评估进行准实验设计,显著提高了从观察数据中进行因果关系评估的可信性。对准实验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回顾表明,各种准实验设计都有相同的基本逻辑,即在社会经济中找到一种场景也就是"自然实验"来模仿随机控制实验,评估反事实结果从而推断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设计的质量是决定实证研究质量和结论可信性的关键,高质量的准实验设计来自对自然实验背后相关制度运作过程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国内经济学者在借助准实验设计以科学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时,要注重对自然实验背后的相关制度进行深度的调查分析,规范准实验设计过程,避免P值操纵,并要加强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者在利用准实验研究结论时,必须关注准实验设计研究结论的局限性和外部有效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如何使用观察数据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可信评估是实证经济学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大卫·卡德(David Card),以表彰其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贡献,以及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以表彰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性贡献。他们借助自然实验对因果关系评估进行准实验设计,显著提高了从观察数据中进行因果关系评估的可信性。对准实验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回顾表明,各种准实验设计都有相同的基本逻辑,即在社会经济中找到一种场景也就是"自然实验"来模仿随机控制实验,评估反事实结果从而推断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设计的质量是决定实证研究质量和结论可信性的关键,高质量的准实验设计来自对自然实验背后相关制度运作过程的深刻理解和透彻分析。国内经济学者在借助准实验设计以科学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时,要注重对自然实验背后的相关制度进行深度的调查分析,规范准实验设计过程,避免P值操纵,并要加强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者在利用准实验研究结论时,必须关注准实验设计研究结论的局限性和外部有效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罗玉辉 张志
长期以来,经济“混合物”现实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纯净物”思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者借鉴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广泛采用自然实验并推动了所谓可信性革命。从表面上来看,这使西方主流经济学取得了堪称经济学革命的长足发展,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经济学革命不但未能有效缓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脱节问题,反而使其背离得更加严重,存在着自然实验不自然、可信性革命不可信、可操作性陷阱和外部有效性难题等根本缺陷。本文将本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尝试从经济“混合物”现实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纯净物”思维的矛盾出发,深入分析自然实验和可信性革命所存在的缺陷,希冀能够进一步多元化经济学研究方法,植根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经验,创新中国话语,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添砖加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奈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任务和目标出发,通过对总体模型设定的研究目的导向、经济学理论导向、数据关系导向的分析与评价,提出总体模型设定的唯一性、一般性、现实性和统计检验必要性原则;最后,提出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和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恒 黄雯
文章在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方法,采用一些常见的具体例子的讲解了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计量经济学的局限以及当前计量经济学使用者的常见使用误区,力图使人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这门学科,更加科学的应用这门学科。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应用 局限性 使用误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胥爱欢
正确设定总体回归模型在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所要研究问题结论的可靠性。分析真实总体回归模型"唯一性"的存在性、"绝对唯一性"和"相对唯一性"以及现实中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存在的合理性,可得出结论: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通过假设条件的限制,简化真实经济环境,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模型和解释变量,减少"相对唯一性"的真实总体模型对现实计量模型设定的逻辑困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艳
计量经济学对当前经济危机预测与应对的无力,引发学术界对其应用研究结论准确性之争。争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否为现实的精确蓝图?本文从计量经济学学科性质、模型体系、数理基础和应用研究教科书范式四个层面对其应用研究精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实在论框架下计量经济学的非精确特性,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对现实的似真性,应用统计、概率基础引发的难以规避的非确切性和应用研究教科书范式内生的非精确性,指出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与经济现实的关系:对现实的非精确表述。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经济现实 精确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艳
计量经济学对当前经济危机预测与应对的无力引发了学术界对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角色与作用的争论,究其实质可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不是无局限的绝对科学?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语言分析、学科数理基础、模型过程方法论基础以及模型功用四个层面对计量经济学进行基础研究,指出计量经济学是非精确的、有局限的相对科学,其优势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的经济学表述充分性方面,概率、统计学科基础的精确数量关系度量方面,建模过程不平衡方法论基础的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又内在地制约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表现为其模型主要功用上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书静
时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时间观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人类时间概念内涵的变化体现在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本文阐述了人类时间概念演化史,分析了内涵不同的时间观在经济学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时间观现代变革对经济学当前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时间 演化经济学 革命 创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敏 王金秋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新材料等新一代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重塑和对新产业形态的孕育,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早已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其对人类社会劳动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对当代资本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时代挑战。新技术在社会直接生产过程和非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劳资关系、资本间关系以及资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新技术革命对理论的要求并不局限在当代经济社会研究中,新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与未来社会的关系同样值得探讨。方兴未艾的新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能否提供突破资本主义藩篱、将人类从旧分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机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经济学的研究在配第手里独立出来 ,在亚当·斯密手里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在重商主义者那里 ,限于流通领域 ,在古典学派那里进入生产领域。马克思经济学的创立使经济学的研究着力于生产关系 ,涵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过程。凯恩斯革命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确立 ,边际革命使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从生产转到消费 ,从供给转到需求。
关键词:
经济学 对象 范围 革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