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0)
- 2023(9572)
- 2022(8177)
- 2021(7923)
- 2020(7040)
- 2019(15755)
- 2018(15923)
- 2017(31155)
- 2016(17216)
- 2015(19904)
- 2014(20157)
- 2013(20253)
- 2012(19261)
- 2011(17271)
- 2010(18046)
- 2009(17280)
- 2008(18061)
- 2007(17137)
- 2006(15671)
- 2005(14857)
- 学科
- 济(63590)
- 经济(63506)
- 管理(59592)
- 业(56423)
- 企(47498)
- 企业(47498)
- 方法(29559)
- 数学(24911)
- 数学方法(24479)
- 制(24249)
- 银(23971)
- 银行(23825)
- 财(22675)
- 行(22296)
- 中国(22257)
- 农(17100)
- 融(16490)
- 金融(16489)
- 技术(14986)
- 务(14779)
- 财务(14735)
- 财务管理(14686)
- 度(14465)
- 制度(14457)
- 学(14376)
- 业经(14092)
- 贸(13910)
- 贸易(13894)
- 企业财务(13868)
- 易(13431)
- 机构
- 大学(252585)
- 学院(249878)
- 济(100185)
- 经济(97536)
- 管理(93924)
- 研究(86023)
- 中国(80553)
- 理学(75646)
- 理学院(74808)
- 管理学(73431)
- 管理学院(72945)
- 京(57168)
- 财(56440)
- 科学(51568)
- 所(46358)
- 农(44270)
- 江(42673)
- 中心(42055)
- 财经(41547)
- 研究所(40694)
- 北京(37779)
- 经(37347)
- 农业(34849)
- 业大(34810)
- 州(34737)
- 银(31734)
- 财经大学(30646)
- 银行(30389)
- 院(30305)
- 省(30112)
- 基金
- 项目(142426)
- 科学(108812)
- 研究(103054)
- 基金(101089)
- 家(88454)
- 国家(87693)
- 科学基金(73019)
- 社会(62045)
- 社会科(58654)
- 社会科学(58631)
- 省(54617)
- 基金项目(51633)
- 自然(47913)
- 教育(47834)
- 划(46925)
- 自然科(46768)
- 自然科学(46750)
- 自然科学基金(45901)
- 资助(44999)
- 编号(42395)
- 成果(37100)
- 重点(32060)
- 部(32059)
- 课题(30144)
- 创(29098)
- 发(29030)
- 创新(27481)
- 科研(27353)
- 性(27123)
- 教育部(27009)
- 期刊
- 济(122456)
- 经济(122456)
- 研究(86530)
- 中国(60125)
- 财(47393)
- 融(46503)
- 金融(46503)
- 管理(41456)
- 学报(39781)
- 农(39672)
- 科学(35967)
- 大学(30158)
- 教育(28203)
- 学学(28080)
- 农业(24985)
- 技术(24462)
- 财经(21960)
- 经(18741)
- 经济研究(18721)
- 业经(17979)
- 问题(15589)
- 理论(15156)
- 业(14696)
- 贸(14633)
- 技术经济(14382)
- 国际(13852)
- 实践(13670)
- 践(13670)
- 图书(13325)
- 会计(13060)
共检索到42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晨曦
计量技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度量、分析、防范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技术的核心思想——VAR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比较了CreditMetrics模型、KMV模型、CreditRisk+模型和CPV模型4种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与国外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受数据不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体制不完善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影响,在风险管理方法中量化技术使用能力存在显著差距。作者提出中国银行业应尽快完善基础数据库,引进适宜的风险量化技术,加强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努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淳 史旭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推进信用风险管理的历程中,整体上面临着方法论和实现路径两大课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演进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最终成为新型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普遍实施路径。当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处在向模型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体系也正处于重构的重要阶段,在同步升级信用风险管理与重新构建信息技术体系的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要从传统产品扩充到衍生产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组合风险管理功能、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在资本层面应用,最终完成新型管理技术的内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技术 信用风险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乐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眼下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准确计量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利用当前国际业界信用风险计量的主流思路——经验方法、经济计量方法以及利率期限结构比较法,分析了这些模型方法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适用性,研究发现,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并非均适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就现阶段而言,经验方法是我国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可采用的主流方法,并提出了两种旨在改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动态调节方法。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建伟 赵文
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风险,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信用风险是银行的客户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贷款是银行的主要活动,贷款活动要求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作出判断,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下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桂莲
本文认为,加强信息技术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化进程中十分重视风险管理信息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信息技术推动银行风险功能深化的视角,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 运用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军
本文重点对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该理论的应用条件以及在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取得内部评级法阶段性研究成果但相关资本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如何从单个客户入手实现风险—收益平衡的管理模式,并论述了这一管理模式将给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的深刻变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兴阳 陈耿宣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人一般是信用评级人员,在职责上缺乏必要的分工和制衡,影响到评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荣 魏婧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沙磊 李鹏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中的"V"形期权模型,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套利风险。借助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潜在性风险的计量方法,并对一个贷款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该计量方法,并分析了宏观环境变化威胁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质量的一种路径。
关键词:
经济 金融 银行 公司贷款 期权 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及现状(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涵义和特征所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是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经营实际结果与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管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洁 谭军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用风险管理绩效 不良资产贷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王善民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讨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资产VaR 违约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