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8)
2023(8833)
2022(7986)
2021(7642)
2020(6432)
2019(15059)
2018(15139)
2017(29769)
2016(16138)
2015(18207)
2014(18280)
2013(17990)
2012(16385)
2011(14613)
2010(14437)
2009(13050)
2008(12472)
2007(10612)
2006(9166)
2005(7704)
作者
(45736)
(37666)
(37415)
(35625)
(24080)
(18103)
(17019)
(15045)
(14327)
(13397)
(13046)
(12484)
(11772)
(11744)
(11635)
(11374)
(11351)
(11289)
(10739)
(10642)
(9416)
(9192)
(9017)
(8586)
(8403)
(8381)
(8346)
(8310)
(7464)
(7452)
学科
(61415)
经济(61344)
管理(47762)
(44998)
(38546)
企业(38546)
方法(31504)
数学(27227)
数学方法(26906)
(16068)
(15493)
中国(14409)
(14208)
业经(13497)
地方(12177)
(11139)
理论(11091)
财务(11082)
财务管理(11067)
(10633)
企业财务(10552)
农业(10408)
(10373)
贸易(10369)
环境(10272)
技术(10189)
(10185)
(10053)
(9065)
教育(8799)
机构
大学(225967)
学院(223794)
管理(94655)
(83915)
理学(82976)
理学院(82108)
经济(81940)
管理学(80731)
管理学院(80344)
研究(69992)
中国(50608)
(47941)
科学(45258)
(37500)
业大(34543)
(34462)
(33637)
中心(31733)
研究所(31633)
财经(31039)
(30488)
北京(30310)
(29417)
师范(29180)
(28254)
农业(26343)
(25709)
(25447)
商学(23926)
师范大学(23683)
基金
项目(160099)
科学(125464)
研究(117562)
基金(116094)
(100390)
国家(99554)
科学基金(86133)
社会(72149)
社会科(68306)
社会科学(68287)
基金项目(62967)
(62385)
自然(57403)
自然科(56021)
自然科学(56010)
自然科学基金(54995)
教育(53552)
(52500)
编号(48888)
资助(47842)
成果(39044)
(35014)
重点(34931)
(33180)
(32917)
课题(32446)
创新(30820)
科研(30670)
项目编号(30509)
教育部(30086)
期刊
(87838)
经济(87838)
研究(63156)
中国(37481)
学报(35442)
管理(32992)
科学(32734)
(30163)
(27410)
大学(26665)
学学(24964)
教育(24721)
农业(21600)
技术(19102)
(15580)
金融(15580)
业经(14980)
财经(14148)
图书(13859)
经济研究(13181)
理论(12265)
(11793)
科技(11633)
实践(11609)
(11609)
问题(11419)
技术经济(10708)
情报(10604)
(10400)
现代(10135)
共检索到309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晋川  汪淼军  
通过法律保护软件开发商的利益是创造良好的软件业发展环境的有效途径。在运用法律保护软件产权的司法实践中 ,确定软件侵权的赔偿额是一个十分关键而又非常困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软件侵权赔偿制度 ,有必要引入法律经济学的方法思考软件侵权赔偿 ,即以经济效率为出发点 ,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本分析工具 ,考虑在一定条件下 ,如何确定最优赔偿原则。本文第一部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软件、软件市场和软件侵权的特征 ;第二部分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发展一个简单模型来设计最优赔偿原则 ,并对模型结论进一步展开分析 ;第三部分 ,考虑侵权率内生以及引进软件的网络外部性问题来修正和拓展模型。最后 ,简单总结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灵敏  康莉莹  
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日益受到任意复制与盗版的侵害,严重挫伤了开发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危及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软件著作权实施有效保护已迫在眉睫。如何更加准确地对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认定是解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应从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入手,完善软件著作权侵权的准确认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一平  刘迎泽  
对于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已有的论述很多。本文作者试图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客体、内容的特点考察软件侵权行为,针对一些有争议的概念、观点提出看法。在分析侵权行为时,应首先从传统著作权的原理出发,不必急于创造概念、原理,这样会使软件著作权的特点更加突出,使对侵权行为的认定更加准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谭小平  唐辛茹  曾淑芬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合理评估专利侵权赔偿数额,有利于维护专利人合法权益,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途径。随机下载了2018—2020年间全国专利侵权诉讼判决书进行分析,得出法定赔偿确定方式偏高、侵权赔偿金额低、侵权赔偿判赔比例低是目前我国专利权领域侵权赔偿的基本特点。本文讨论了实践中常用的几种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并对我国未来专利侵权赔偿评估提出了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武军  张唯玮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4种专利损害赔偿方式,司法解释对此也进行了细化。但总体而言,对专利损害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赔偿数额低、诉讼时间长、举证困难等,难以遏制故意侵权和多次侵权,有必要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最新的《专利法修订草案》第六十八条规定故意侵犯他人专利权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但是,对于什么情况下是"故意"、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还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阐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概念及计算方法,比较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分析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娟丽   徐雅洁  
《民法典》第1232条明确惩罚性赔偿引入生态环境领域,引发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及数额计算等方面的分歧。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具有环境公私益的双重法益特性,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环境公益侵权和环境私益侵权。对于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承担可以违法行为的外显予以认定,合理地解释环境公私益主体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资格。基于环境公私益追求不同的制度功能,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数额计算在不同的法益中设定不同的计算基数和计算倍数,即环境公益侵权惩罚性赔偿要适度运用惩罚功能,设定为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的2倍以内;环境私益侵权惩罚性赔偿则在不超过侵权人的赔偿能力范围内谨慎地扩大倍数惩罚,发挥环境私益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激励功能。通过化解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的矛盾之处,为其数额计算奠定合理适用基础,补全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缺口,全面救济环境公私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娟丽   徐雅洁  
《民法典》第1232条明确惩罚性赔偿引入生态环境领域,引发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及数额计算等方面的分歧。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具有环境公私益的双重法益特性,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环境公益侵权和环境私益侵权。对于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承担可以违法行为的外显予以认定,合理地解释环境公私益主体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资格。基于环境公私益追求不同的制度功能,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数额计算在不同的法益中设定不同的计算基数和计算倍数,即环境公益侵权惩罚性赔偿要适度运用惩罚功能,设定为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的2倍以内;环境私益侵权惩罚性赔偿则在不超过侵权人的赔偿能力范围内谨慎地扩大倍数惩罚,发挥环境私益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激励功能。通过化解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的矛盾之处,为其数额计算奠定合理适用基础,补全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缺口,全面救济环境公私益。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袁晓东  蔡学辉  许艳霞  
[目的/意义]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公开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68条,拟对专利侵权赔偿制度进行重大修改。但是,自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专利侵权赔偿制度实施效果如何,一直以来缺乏实证研究。[方法/过程]以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318份专利侵权赔偿判决书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现行专利侵权赔偿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研究影响法定赔偿数额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虽然《专利法》第65条的立法目的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是专利质量和案件复杂程度对法定赔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韩俊英  
[目的/意义]在我国当前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司法裁判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赔付额度不足现象。既有的商业秘密保护补偿性赔偿责任已经无法起到填补权利人损失、威慑侵权行为人的制度功效。为了保障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惩戒侵权行为人,应当变革既有的商业秘密侵权赔偿责任制度。[方法/过程]通过比较域外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制度经验,发现在商业秘密侵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乃是势之所趋。[结果/结论]我国未来的商业秘密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之落实,应当仅限定适用于已给权利人造成实际损失的故意侵权行为。在司法裁判环节中,法官应以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筠筠  
本文首先分析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状况,随后就我国与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比较,最后就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成泓  
证券民事诉讼前置程序具有阶段性的合理性,但它有着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应当予以废止;目前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形式限于单独诉讼和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应当引入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证券民事侵权赔偿案件实行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相结合的做法,因果关系依据诱多虚假陈述对市场和投资者影响的模型确定,立法应当确立诱空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实行推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廖咸真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日渐普及,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传统审计所审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多种直观形式的文字资料,被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的存贮介质中。除了原始凭证,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外,大量的信息被“隐藏”在计算机中,显然,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福泉  
计算机技术是当今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学科,特别是关于程序语言、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和各种通用应用软件,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更新速度极快。作为分类标引用的《中图法》,由于修订周期长等原因,其类目安排已远远不能满足图书分类的实际需要,往往只能采取靠类标引或进行粗分,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异分、错分现象。这就给读者从分类途径检索文献带来了极大困难,查全率和查准率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主题标引的优势,确保读者从主题途径检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