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2)
2023(2153)
2022(1774)
2021(1710)
2019(3242)
2018(2956)
2017(5948)
2016(3195)
2015(3654)
2014(3695)
2013(3757)
2012(3449)
2011(3061)
2010(3078)
2009(3065)
2008(3079)
2007(2915)
2006(2621)
2005(2574)
2004(2482)
作者
(9597)
(8094)
(7867)
(7592)
(4999)
(3782)
(3600)
(3161)
(2999)
(2897)
(2867)
(2744)
(2581)
(2566)
(2526)
(2480)
(2380)
(2349)
(2270)
(2082)
(1987)
(1965)
(1884)
(1865)
(1809)
(1799)
(1792)
(1609)
(1607)
(1566)
学科
(16043)
经济(16026)
(10273)
管理(8776)
方法(8032)
数学(7277)
数学方法(7232)
(6857)
企业(6857)
中国(5518)
(5171)
(4941)
劳动(4924)
市场(3622)
农业(3620)
(3543)
金融(3542)
(3312)
(3288)
(3215)
贸易(3211)
(3081)
(3039)
银行(3037)
(2944)
业经(2658)
动力(2573)
(2566)
人口(2468)
劳动力(2426)
机构
大学(50971)
学院(49701)
(25139)
经济(24707)
管理(19916)
研究(17284)
理学(16640)
理学院(16492)
管理学(16214)
管理学院(16110)
中国(15584)
(12169)
(10803)
财经(9774)
(8948)
(8685)
经济学(8585)
科学(8077)
中心(8028)
经济学院(7679)
(7531)
财经大学(7386)
研究所(7381)
北京(7188)
(6849)
(6513)
金融(6425)
(6029)
(5777)
业大(5674)
基金
项目(29154)
科学(23720)
基金(22997)
研究(21171)
(19652)
国家(19493)
科学基金(17283)
社会(14710)
社会科(14001)
社会科学(13996)
基金项目(11551)
自然(11157)
自然科(10954)
自然科学(10951)
自然科学基金(10795)
资助(10352)
教育(9837)
(9555)
(8547)
编号(8052)
(7117)
成果(6567)
教育部(6486)
国家社会(6419)
重点(6215)
人文(6193)
大学(5916)
(5745)
(5713)
(5647)
期刊
(28848)
经济(28848)
研究(16966)
中国(12695)
(9665)
(8734)
金融(8734)
管理(8429)
科学(6395)
学报(6333)
(6109)
财经(5929)
大学(5244)
(5082)
学学(4942)
经济研究(4640)
技术(4108)
业经(3991)
农业(3785)
问题(3717)
理论(3515)
(3494)
国际(3286)
统计(3157)
教育(3128)
实践(3026)
(3026)
技术经济(2896)
世界(2839)
商业(2567)
共检索到84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都阳  贾朋  朴之水  
随着工资水平上涨和计算机技术日臻成熟,计算机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日益普遍。根据城市劳动力调查资料,2016年58%的城市职工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价格和密度作为工具变量,本文有效识别了计算机使用与其生产率效应同时决定带来的估计偏差。本文还根据计算机使用的频率进一步确认了计算机使用的生产率效应。研究发现,在考虑了上述计量经济问题后,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明显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的工资回报增加了48.4%。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屈小博  
劳动力市场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差异,以及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回报在不同就业部门、就业类型存在怎样的特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按小时工资来衡量,不同部门、类型的劳动者整体上具有相似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无论按正规与非正规部门还是按正规与非正规就业来分类,尽管相同教育阶段的正规性劳动者的教育回报均高于非正规性,但对正规与非正规性劳动者教育回报均呈现递增,并且职业高中的教育回报均显著高于学历高中,在工资收入分布不同部分的教育回报与平均收入都具有相同的情形。由于正规部门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教育阶段进入门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实现制度衔接,扩展劳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依据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文章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年资回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累积年资回报随年资不断上升,5年、10年和20年的累积年资回报分别为0.07、0.27和1.05,高于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不同职业劳动力的年资回报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资的增长,负责人和办事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高,商业服务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低,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资回报则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屈小博  吕佳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普通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效应?已有文献研究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度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CULS4)数据,并匹配劳动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信息,实证分析了大学教育质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学教育质量对劳动力的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劳动者工资回报递增。第二,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每提升一个大学教育质量层次,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平均工资收入将提升28.45%。第三,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在相似的受教育年限下,大学教育质量差异所带来的工资回报将更加明显。第四,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教育质量通过工作转换、努力程度等影响工资回报。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调整资源配置、让更多普通劳动力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邢春冰  贾淑艳  李实  
使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农民工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比较两个年份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总体教育回报率有所降低,地区间回报率的差异也有所降低,并呈现出向均值收敛的特征。控制福利状况和迁移时间以及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对文章分析的结论影响不大。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相对迁移概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流动障碍,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智雷  易成栋  
本文以我国特殊的转轨过程和制度环境为背景,尝试建立一个解释劳动力回流决策的微观模型,侧重分析家庭禀赋改变劳动力迁移预期以及投资回报率的条件下,劳动力如何通过方向不同的迁移决策来回应制度约束,改善自己的长期福利。研究发现,长期保障的缺失是迁移劳动力城市融入的核心障碍,而农村家庭禀赋的长期保障效应和投资回报效应是当前部分迁移劳动力主动回流农村的主要动力。在城市不能获得长期保障的条件下,迁移劳动力很容易选择回流,或者是在城市和农村间往复式迁移以获得城市部门的高收益,同时还可以维持农村家庭为其提供的长期保障。文章还利用武汉市迁移劳动力调查数据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和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红梅  郑盼  武玮  
利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2004/2007)的两期追踪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估计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学历教育的经济收益。研究发现,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职后学历教育每增加一年给早期完成学历提升的教师带来6%的经济回报。国家限定教师行业准入的学历资格后,职后学历教育的经济收益不再显著。扣除与职务(技术)等级挂钩的边远艰苦地区津补贴后,净劳动所得与职后学历教育的关系不再显著。职后学历教育可能通过满足职称评聘条件的方式间接影响教师的经济收入,这也从职后学历教育的"文凭效应"中体现出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岑指昊  
本研究为桂西劳动经济学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运用公开数据以及自建数据库,构建基础评价指标,分析自“十三五”以来桂西地区公共部门与家庭部门在教育投资领域的阶段性成效。研究发现,桂西地区两部门在教育投资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在劳动力的市场表现方面,受制于学历、职业技能熟练度、就业的行业门类等诸因素,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回报有限,回报的增长空间不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光  苟琴  
近年来,伴随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持续放缓,中国资本回报率和投资增速急剧下滑。文章从内生技术进步的角度,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技术进步、资本回报率及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31省区1992—2010年工业部门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增加劳动要素投入和促进技术进步两条渠道提升资本回报率。同时发现,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城市化方式比单纯的就业转移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戎建  
本文从微观主体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迁移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微观层面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回报率和教育回报率。通过综合考察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要改变中国20年来农村劳动力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为特征的循环流动,必须尽快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戎建  
本文从微观主体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迁移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微观层面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回报率和教育回报率。通过综合考察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要改变中国二十年来农村劳动力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为特征的循环流动,必须尽快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静  祝梦迪  
针对中国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的新特征,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流动人口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及在不同等级城市中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高等教育回报率高于本地劳动力,高等教育对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对流入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跨省流动及乡—城型流动人口的工资提升作用更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流动人口具有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有能力的个体流动到生产效率更高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意愿更强,从而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率。文章认为,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顺应人口流动规律,消除注重地域属性并与福利挂钩的区域分割制度,清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詹鹏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历年宏观统计数据,分别使月普通中学生师比、农村普通中学生师比和生均教育经费作为教育质量的代理指标,使用修正的明瑟方程初步估算了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质量回报率。考虑到教育质量差异可能影响非大学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结构,本文结合Heckman修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的方法对该群体教育质量回报率进行了修正。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质量回报率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同时,教育质量还会显著地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年限回报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光  苟琴  
近年来,伴随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持续放缓,中国资本回报率和投资增速急剧下滑。文章从内生技术进步的角度,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技术进步、资本回报率及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31省区1992—2010年工业部门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增加劳动要素投入和促进技术进步两条渠道提升资本回报率。同时发现,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城市化方式比单纯的就业转移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振军  郑力文  崔传义  孔祥智  
本文借鉴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构造了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迁移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返乡是理性选择,原因是其人力资本回报在欠发达地区要高于发达地区。随后,本文利用2007年5月调查获得的中西部70个县2 353位返乡农村劳动力数据,利用改进后明瑟尔收入模型,比较这个群体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