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1)
- 2023(10299)
- 2022(8564)
- 2021(8139)
- 2020(6465)
- 2019(14138)
- 2018(13983)
- 2017(24513)
- 2016(13456)
- 2015(14967)
- 2014(14304)
- 2013(12736)
- 2012(11209)
- 2011(9864)
- 2010(10178)
- 2009(9129)
- 2008(8366)
- 2007(7309)
- 2006(6228)
- 2005(5207)
- 学科
- 管理(41147)
- 业(38860)
- 济(35101)
- 经济(35055)
- 企(34676)
- 企业(34676)
- 技术(16338)
- 中国(14845)
- 理论(12814)
- 教育(12796)
- 方法(12578)
- 农(12154)
- 技术管理(11998)
- 业经(11725)
- 教学(11164)
- 财(10764)
- 数学(9383)
- 数学方法(9125)
- 制(8377)
- 农业(8126)
- 银(7391)
- 银行(7375)
- 地方(7182)
- 划(7116)
- 贸(7079)
- 学法(7073)
- 教学法(7073)
- 贸易(7069)
- 行(7055)
- 学(7001)
- 机构
- 学院(163959)
- 大学(162865)
- 管理(61601)
- 济(57737)
- 经济(56285)
- 理学(53117)
- 理学院(52506)
- 管理学(51372)
- 管理学院(51049)
- 研究(50426)
- 中国(35730)
- 京(33199)
- 科学(29496)
- 财(27423)
- 范(26433)
- 江(26374)
- 师范(26210)
- 中心(23848)
- 技术(22831)
- 所(22520)
- 财经(21528)
- 州(21340)
- 业大(21319)
- 教育(21217)
- 农(20958)
- 北京(20723)
- 师范大学(20529)
- 研究所(20339)
- 职业(20110)
- 经(19586)
- 基金
- 项目(112798)
- 研究(92178)
- 科学(90487)
- 基金(77218)
- 家(65400)
- 国家(64705)
- 科学基金(57116)
- 社会(56511)
- 社会科(53354)
- 社会科学(53343)
- 省(48580)
- 教育(47609)
- 基金项目(40419)
- 编号(39944)
- 划(39910)
- 自然(34153)
- 自然科(33476)
- 自然科学(33469)
- 成果(33361)
- 自然科学基金(32873)
- 创(30489)
- 课题(29806)
- 资助(28673)
- 创新(27190)
- 年(26058)
- 重点(26005)
- 项目编号(24883)
- 发(24583)
- 部(24328)
- 规划(24024)
共检索到25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健婷 陈亦男 王建才 宋志君
将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总结本科生教学及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四个层次,探讨了在计算思维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宇平 梁丽
大学生创新思维是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种创新思维是以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文章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现状和计算机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更新培养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精神、强化教师队伍、改革考试制度。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创新思维 大学生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文青 孙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应对社会挑战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毅梅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论述,说明了其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质量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且提出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在于注重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模式和重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芳 杨洪伟 李晓辉 朱勇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的计算机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对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实践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军 蔺海兰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必要性,并以西华大学为例,探讨了构建科技竞赛平台、实践类课程体系和创新评价、考核、奖励体系、科研创新实践、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等多维实践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 多维实践平台 构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 李辉
在当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对于国家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国家进步和改革的动力,而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增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我国的创新创业工作。高校应结合国家规划发展目标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到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文创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发展相结合,探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敏 毕研俊 李晓玮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当前工科院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创新能力与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现状,对实践教学在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工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波 张晓雪 付学鹏 刘丽杰 孙婴宁 焦德志
针对生物类专业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市场经济潮流下的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高速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为社会所重视,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诠释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究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高等院校 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