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2)
- 2023(10128)
- 2022(7830)
- 2021(6746)
- 2020(5236)
- 2019(11314)
- 2018(11105)
- 2017(20822)
- 2016(11268)
- 2015(12219)
- 2014(11465)
- 2013(10833)
- 2012(9417)
- 2011(8387)
- 2010(8187)
- 2009(7364)
- 2008(6713)
- 2007(5599)
- 2006(4802)
- 2005(4027)
- 学科
- 济(41636)
- 经济(41590)
- 管理(30758)
- 业(30089)
- 企(23790)
- 企业(23790)
- 方法(17633)
- 数学(15170)
- 数学方法(14984)
- 业经(14696)
- 农(13609)
- 中国(12518)
- 产业(10154)
- 财(9857)
- 农业(9519)
- 信息(9344)
- 理论(9085)
- 总论(8870)
- 信息产业(8795)
- 贸(8658)
- 贸易(8656)
- 易(8457)
- 教学(7243)
- 务(6655)
- 财务(6633)
- 财务管理(6624)
- 学(6533)
- 教育(6500)
- 制(6492)
- 银(6481)
- 机构
- 学院(150255)
- 大学(147091)
- 济(58677)
- 管理(57718)
- 经济(57562)
- 理学(50977)
- 理学院(50446)
- 管理学(49479)
- 管理学院(49192)
- 研究(44269)
- 中国(32277)
- 京(28614)
- 科学(26637)
- 财(25991)
- 农(23462)
- 业大(22294)
- 财经(21768)
- 中心(21109)
- 江(21083)
- 范(20458)
- 师范(20239)
- 所(20144)
- 经(19963)
- 农业(18589)
- 经济学(18537)
- 研究所(18478)
- 技术(17462)
- 州(16972)
- 经济学院(16953)
- 北京(16909)
- 基金
- 项目(108042)
- 科学(86279)
- 研究(81617)
- 基金(78328)
- 家(67805)
- 国家(67207)
- 科学基金(59006)
- 社会(53039)
- 社会科(50465)
- 社会科学(50453)
- 省(43537)
- 基金项目(41110)
- 教育(39399)
- 自然(36622)
- 自然科(35887)
- 自然科学(35880)
- 划(35737)
- 自然科学基金(35238)
- 编号(34403)
- 资助(30333)
- 成果(26773)
- 重点(24212)
- 创(23738)
- 部(23130)
- 课题(23109)
- 发(22870)
- 国家社会(22592)
- 创新(21932)
- 项目编号(21297)
- 制(20962)
共检索到20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明
<正>一、背景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据大国”,并在稳步迈向“数据强国”。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将我国庞大的数据规模优势转化为数据价值优势的进程中,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素养作为数字时代生存所需的一系列技能,使公民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霞 肖凤翔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绿色"革命,旨在保护环境以谋求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与工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职业教育,承载着提高劳动者工业文化素养的使命。从文化认同的视角看,职业院校可以将职业能力再生产与生态价值认同相融合;将先进的工业文化理念融入其课程建设中;在环保实践中让师生感悟"绿色"工业文化的精髓。当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成为劳动者个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内在的信仰,并形成与此一致的行为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工业文化素养。
关键词:
工业社会 职业教育 工业文化 文化认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晨 林晨 周锦来 高中华
[目的/意义]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对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有必要对新就业形态下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培育路径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界定新就业形态下数字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2,063份招聘文本进行质性编码,对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展开梳理。[结论/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包含动机、技能、特质、知识、自我概念五维度,在不同劳动情境下呈现出层次性特征:在线劳动情境下,具有以应用为导向、服务为中心的特点;在数字创作和专业工作情境下,具有以分析为导向、运营为中心的特点;在数字决策和研发情境下,具有以研究为导向、探索为中心的特点。[创新/价值]对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进行全方位解析,深入探讨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情境差异,提出各层次劳动者数字素养的针对性培育路径。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新就业形态 胜任特征 理论建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江舟
受素养概念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心理学知、情、意、行等范畴启发,本文对新时代劳动素养进行了四重维度的建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实践习惯。这四重维度从内到外逐层展开,既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逻辑,也对提升劳动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四重维度 提升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明月
“劳动失宠”是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中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从劳动的社会价值衰落和劳动的现实遭遇可分析出“劳动失宠”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在直觉思维视角看来有其形成和建立的内在逻辑。遵循这个逻辑,据此构建学校劳动教育策略是矫治“劳动失宠”问题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
直觉思维 劳动失宠 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连华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与基本特征。本文从"默会知识"理论阐释了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必然性,论述了"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上最完善的"工学结合"模式——"双元制"所存在的差距,最终提出了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默会知识“ 双元制”“ 工学结合”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丁守海 陈雯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新就业形态工作,加剧了制造业的缺工现象。为探究哪些人更倾向于选择新就业形态工作及其选择原因,首先,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新就业形态的本质,发现资本通过算法等手段加强对劳动的控制,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但它通过分享制、时间自由等形式掩盖了剥削,以吸引劳动者。然后,本文利用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发现,34岁左右的精壮劳动力最易选择新就业形态,选择的主要原因是收入高和时间自由。但平台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培训机会,长此以往将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并阻碍他们提升人力资本。最后提出政策启示:政府应着力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加强对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
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需要,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显得犹为重要和突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香真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关键词:
劳动者 工资 合法权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凯
在肯定和实施企业文化的同时,应提出和研究劳动者文化。劳动者文化的内容可分为经济文化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和观念文化层面。其基本作用一是以劳权意识为基本价值导向,二是体现劳动者权益,三是规范劳动者行为。劳动者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两种不同的群体文化。建设劳动者文化,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提出 建设 劳动者文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玉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Janine Berg Marianne Furrer Ellie Harmon Uma Rani M Six Silberman 孟彤
国际劳工组织于2015年和2017年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样本覆盖全球75个国家的3500名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在全球运作的5家大型微任务平台工作。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本文阐述了劳动者的基本特点及其从事这类工作任务的动机,分析了微任务平台的工作条件,介绍了鼓励平台和平台用户遵守最低标准的做法与实践,并提出了改善数字就业平台工作条件的一系列原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凯琳
供应链背景下维护外派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点是关注跨境供应链治理的追责机制。在信息技术时代,应将用人单位维护外派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效果作为供应链金融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这既能兼顾供应链治理追求营利的商事特征,又能弥补传统的追责机制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不足;应当确立预防式、监管式、奖励式的供应链治理理念,将供应链金融投资额度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效果结合起来;另外,应将外派劳务的信息纳入供应链治理中,将维权指数设为融资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并建立相关应急机制来保护用人单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雁 胡昆 熊平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县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琼
本文通过劳动者素质内容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低主要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引起的。并通过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指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发展,重点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为此,我国必须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