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0)
2023(11406)
2022(10217)
2021(9769)
2020(8150)
2019(18667)
2018(18739)
2017(35804)
2016(19544)
2015(21991)
2014(21662)
2013(21087)
2012(18981)
2011(16938)
2010(16823)
2009(15406)
2008(14478)
2007(12516)
2006(10822)
2005(9105)
作者
(54094)
(44584)
(44445)
(41919)
(28309)
(21363)
(20225)
(17639)
(16908)
(15790)
(15278)
(14748)
(13840)
(13806)
(13626)
(13618)
(13420)
(13259)
(12679)
(12565)
(11083)
(10808)
(10654)
(10137)
(10084)
(9979)
(9893)
(9735)
(8944)
(8892)
学科
(70112)
经济(70033)
管理(57290)
(51173)
(44146)
企业(44146)
方法(34000)
数学(28683)
数学方法(28313)
(18634)
中国(18292)
(17868)
(17465)
业经(16544)
理论(14298)
地方(14237)
(13180)
(12768)
贸易(12762)
技术(12698)
(12373)
农业(12292)
(12228)
环境(11676)
(11626)
财务(11554)
财务管理(11531)
教育(11283)
企业财务(10844)
(10728)
机构
学院(264387)
大学(263780)
管理(108096)
(96145)
理学(94073)
经济(93789)
理学院(93082)
管理学(91394)
管理学院(90942)
研究(82618)
中国(59948)
(55749)
科学(53882)
(43404)
(40599)
业大(39770)
(39108)
中心(38094)
研究所(37314)
(37306)
(36396)
师范(36086)
财经(35284)
北京(34713)
(31945)
(31342)
农业(30708)
(30381)
技术(29955)
师范大学(28889)
基金
项目(187098)
科学(146374)
研究(139461)
基金(133395)
(115218)
国家(114214)
科学基金(98630)
社会(84784)
社会科(80188)
社会科学(80168)
(74422)
基金项目(71625)
自然(64621)
教育(64576)
自然科(63088)
自然科学(63075)
(62304)
自然科学基金(61888)
编号(59744)
资助(54294)
成果(48227)
重点(41229)
课题(40002)
(39967)
(39311)
(39188)
项目编号(37489)
创新(36449)
科研(35640)
大学(34917)
期刊
(102896)
经济(102896)
研究(73678)
中国(47054)
学报(41356)
管理(38012)
科学(37454)
(35442)
教育(34475)
(32197)
大学(30680)
学学(28346)
农业(25351)
技术(23898)
图书(19855)
业经(18691)
(18254)
金融(18254)
经济研究(16322)
财经(15661)
理论(13844)
科技(13749)
情报(13492)
书馆(13323)
图书馆(13323)
(13221)
实践(13080)
(13080)
问题(12822)
(12670)
共检索到372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浏   齐月   刘雏菲   李文祺   王东波  
古籍引书是古籍计算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脉络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计算人文下古籍引书研究的内涵,描述了该研究视角下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的引书和引典现象的异同,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库构建的技术现状。本文围绕知识表示、知识标注、知识补全与消歧,描述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构建的框架流程,并就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进行了引书知识库的构建尝试,分析了古籍引书知识库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力  
“数字人文”是在传统人文研究中引入数字技术及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新型跨学科研究范式。在涉及古代社会与文化研究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除了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外,还需要一些基础条件,包括如何让计算机利用和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古籍数字化和古典知识库建设就是数字人文研究所必须的基础条件。古籍数字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计算机编码汉字,尤其是异体字和异形字的编码问题;另一个是计算机图像识别并转换为字符的能力问题。古典知识库是对古籍内容进行数据统计、信息和知识挖掘的基础,需要从语言、时间、地理、体系化、联结古今等维度筹划古典知识库建设,以助力数字人文的研究。图1。表1。参考文献16。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常博林  万晨  李斌  陈欣雨  冯敏萱  王东波  
[目的/意义]探索能够实现基于词和实体的检索与知识挖掘的人文知识库构建方法。[方法/过程]以《资治通鉴·周秦汉纪》为例,对68卷60万字的文本自动分词与词性标注之后,人工标注文本中的人物、地点GIS、时间等实体信息,实现基于词和实体的全文检索和地图检索系统;利用同现信息,统计出人物关系与人物游历信息;进而使用TF-IDF方法,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挖掘出多事之秋、风云人物、风云之地等结果。[结果/结论]基于词和实体的深度信息标注,能够解决缺乏词界、同名异指和异名同指的检索难题,更可以为古籍多角度的知识发掘与知识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涛  杨鑫  夏焱  苏日娜  
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和互联互通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必要之举,现有的中心化的古籍资源融合方式存在维护成本高、更新不及时、重复使用难等症结。文章依据数字人文应用中较为成熟的语义技术,从元数据转换和发布、图像资源互联互通、内容资源互联互通、语义资源互联互通等方面构建古籍知识库互联互通框架。该框架在确保各存藏机构现有古籍数据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古籍资源去中心化的、实时的在线互联互通。这种互联互通方式既可以用于古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契合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建设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吴珊燕  
智库作为知识型组织机构,有效的知识管理对其十分重要,也是产生建设性研究结果的保障,智库知识库可以看作是机构知识库的一种特殊形式。文章通过对两个知名的智库RAND和SWP的知识库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智库知识库构建的通用流程,并针对智库研究活动全球化的挑战,提出智库知识库联盟发展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晓  张卫东  
数字人文的发展推动了中医古籍数字化的进程,通过构建中医古籍方药库、探索方药库中文本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发挥方药库的知识服务功能。以产后腹痛为例,通过自动分词、文本实体信息获取、药材性能信息获取、数据存储实现产后腹痛方药库的构建;利用频次分析,探讨中医古籍中产后腹痛的主要证治方法;依托改进的Bina-Apriori算法,挖掘产后腹痛药材配伍规律;通过历时分布分析,挖掘出方药运用贡献较大的时代,实现方药库的知识服务功能。将数字化工具运用于中医古籍的方药库构建及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古籍显性知识的结构化表示及隐性知识的深度挖掘,为中医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燕  刘浏  王东波  
[目的 /意义]古籍引书的计算人文研究视角将带来数字化资源、量化分析内容以及可视化呈现结果。[方法 /过程]以《春秋左传正义》中引书为对象,对其中引书进行标注、组织、计量、可视化及主题挖掘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古籍引书知识标注和补全,完成引书知识库的构建,以引书、篇章和作者为例进行计量分析,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形式呈现,并尝试构建其知识图谱。此外,结合LDA主题模型,挖掘引书句子主题内容,得到生产生活、风俗礼仪、宗教祭祀、战争和政治5个主题类型,为古籍引书内容的深入探索提供技术借鉴和数据资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覃凤兰  
论述知识库的涵义,分析粤西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粤西特色知识库构建的意义,探讨粤西特色知识库构建中的选题、知识组织设计和管理三个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培彦  王星  李俊莉  
术语知识库是开展知识服务的基础资源。基于知识组织理论设计统一的知识描述框架,对术语知识表示进行细粒度的刻画,构建专业术语知识库资源,进而探讨网络环境下开展术语服务的基本方式,设计了术语服务实验系统,初步证实了术语知识库的应用前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毅  
近年来,虽然国内图书馆界对西文古籍的研究不断增加,但大多数研究仅限于馆藏调查、版本分析和文献修复,缺乏关于西文古籍数字资源的研究;而实践方面,还是以纸本借阅服务为主,无法满足读者在线阅览西文古籍的需求。文章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在分析国内外西文古籍数据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文古籍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并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西文古籍数据库建设为例,介绍了其采用开源软件和数字人文技术进行西文古籍数据库开发的过程和经验,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新福  郭宝兰  
依据古籍文献正文、校勘、参考文献等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结构特性和计算机超文本技术,以720万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文本资料库超文本标注为例,着重讨论了超文本自动标注及其实现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超文本和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彦莹  王昊  朱惠  李晓敏  
[目的 /意义]针对历史古籍事件识别问题,对比序列标注方法和文本生成方法,探究两种方法在古汉语上的表现,构建模型实现历史古籍事件识别自动化,以提高面向历史古籍构建知识图谱的效率。[方法 /过程]选取《三国志》为原始语料,序列标注实验对《三国志》事件数据集进行BMES标注,构建BBCN-SG模型,文本生成实验构建T5-SG模型,对比两种方法的表现。接下来,构建RoBERTa-SG、NEZHA-SG模型展开生成模型的对比实验。最后,结合三个文本生成模型,融入Stacking集成学习的思想,构建Stacking-TRN-SG模型。[结果 /结论 ]在历史古籍事件识别建模问题上,文本生成方法的表现明显优于序列标注方法。而在文本生成方法中,RoBERTaSG模型的识别效果综合最好。Stacking集成学习能够大大提高生成模型的识别效果,构建的Stacking-TRN-SG模型达到70.35%的召回率,初步实现历史古籍的自动事件识别。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玉梅  
文章提出新一代图书馆知识库构建方法,在FRBR、FRAD、RDA、Bib Frame、Schema.org五个现有规范和词表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利用抽取器从书目数据、规范数据、词表数据、LOD数据、Web标注中抽取知识三元组,经过知识融合后生成RDF格式的图书馆知识库。用户能直接从这种知识库中得到想要查找的知识点或问题的具体答案。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黄炜  余辉  李岳峰  
[目的/意义]在恐怖主义将网络空间作为第二战场的背景下,构建网络反恐知识库,为实际网络反恐工作提供知识查阅和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学习已有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案和网络反恐研究资料,运用DSpace的三层架构,从本体知识库的形成、知识库的设计流程和知识库的功能模型构建出网络反恐知识库模型。[结果/结论]运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完成网络反恐本体知识库构建,并做出简易原型知识库系统。系统记录网络恐怖事件和组织反恐知识,通过查阅和浏览网络恐怖事件和应对方案为反恐机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莲花  刘春燕  
介绍了日本机构知识库构建的机制及现状,分析其意义和今后的课题,希望能为国内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