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8)
2023(6582)
2022(5592)
2021(5161)
2020(4274)
2019(9685)
2018(9341)
2017(18554)
2016(10268)
2015(11059)
2014(10983)
2013(10817)
2012(10196)
2011(9303)
2010(9772)
2009(9114)
2008(9138)
2007(8356)
2006(7822)
2005(7335)
作者
(28666)
(23771)
(23637)
(23082)
(15359)
(11447)
(10706)
(9067)
(9052)
(8918)
(8118)
(7804)
(7797)
(7720)
(7704)
(7438)
(7213)
(7044)
(6970)
(6911)
(6261)
(5825)
(5773)
(5563)
(5535)
(5335)
(5323)
(5214)
(4841)
(4726)
学科
(41460)
经济(41404)
管理(31254)
(29496)
(23405)
企业(23405)
方法(15603)
中国(14446)
数学(13907)
数学方法(13677)
(13579)
(13537)
(11366)
地方(9635)
(9156)
业经(9104)
(8696)
贸易(8689)
农业(8645)
(8527)
银行(8517)
(8475)
(8286)
(8204)
(7446)
金融(7446)
(7343)
财务(7326)
财务管理(7313)
(7181)
机构
学院(144592)
大学(144089)
(65222)
经济(63814)
管理(55279)
研究(51347)
理学(46741)
理学院(46248)
管理学(45554)
管理学院(45258)
中国(40626)
(33627)
(29878)
科学(28181)
(25728)
财经(25497)
(24714)
中心(24098)
(23089)
研究所(22799)
(21571)
经济学(20763)
(19436)
师范(19263)
北京(19134)
(18874)
经济学院(18754)
财经大学(18716)
(18590)
业大(17862)
基金
项目(90114)
科学(72463)
研究(68551)
基金(66572)
(56805)
国家(56299)
科学基金(49019)
社会(45217)
社会科(43062)
社会科学(43056)
(34327)
基金项目(33678)
教育(31958)
自然(30063)
自然科(29406)
自然科学(29400)
(28994)
自然科学基金(28924)
资助(28301)
编号(27678)
成果(23876)
(20889)
重点(20165)
(19953)
课题(19902)
国家社会(18945)
教育部(18356)
(18223)
(18136)
人文(17799)
期刊
(75760)
经济(75760)
研究(51331)
中国(30456)
(25111)
管理(21413)
(19813)
(19504)
金融(19504)
科学(19045)
学报(18594)
教育(17321)
大学(14901)
学学(13797)
财经(12921)
经济研究(12751)
农业(12749)
业经(12337)
技术(12111)
(11241)
问题(10044)
(8892)
国际(7534)
技术经济(7311)
统计(7071)
图书(6889)
现代(6860)
理论(6855)
商业(6602)
(6525)
共检索到23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伟  陈忠玲  王冲  
计划生育政策经过长期实践,其社会负效应逐渐积累,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考察计生政策调整的人口数量效应与结构效应,文章运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采用Leslie转移矩阵、ARMA模型、GM(1,1)等方法,对坚持一胎制、逐步放开二胎与立即放开二胎三种计生政策调整下,2010—2040年我国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进行预测。三种方案均表明未来我国人口总体将呈逐步下降趋势,劳动人口将持续减少,总人口抚养比及老年人口抚养比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艾志国  朱宁  
文章研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人口的数量和老龄化的影响。人口政策的改变主要影响总和生育率,通过建立Leslie矩阵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我国未来不同年份各年龄人口数量。得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所增加的生育量,2015—2017年平均每年为192万,2018—2040年平均每年为29.2万,2041—2050年平均每年为48.69万人,人口在2022年达到人口峰值13.844亿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不会改变我国老龄化趋势,但却能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元祥,苏志霞  
一、关于中国人口控制模式考察的思路要点 (一)中国人口控制的多模式格局。目前开展的承德人口控制模式的讨论是在中国持续开展计划生育20多年的前提下,对不同自然经济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的分类评估和发展的理论升华。既是对20年来计划生育成效和规律的具体总结,也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民族构成的生育文化的归纳与发展,是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巩固、发展的先导性理论探索。正如世界不同经济及政治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现有的理论文献对金融作用的论述不够深入和全面。从微观层次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考察金融对于企业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个简易的图形框架形象地看出。金融的存在与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而使企业的投资净收益得到提高,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旭光  
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中,最尖锐的当属家庭人口供给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容量之间存在的偏差问题。为了使这种偏差缩小,进行偏差干预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对这种偏差的干预最好通过调节家庭的生育成本及收益来进行,在此基础上的计划生育政策才是有效率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恒全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我国1986~2013年节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能源效率变化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回弹效应模型对国家层面及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了能源强度的下降,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能源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能源效率提升,但是效果比较微弱;我国宏观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表现为逆反回弹效应,且呈现阶段性特征,1986~2001年为部分回弹效应,2002~2013年为逆反回弹效应,技术进步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近年来发挥的作用不断弱化;能源回弹效应在三次产业间的表现形式差异较大,第一产业表现为超级节能现象,第二产业表现为强逆反回弹现象,第三产业表现为部分回弹现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恒全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我国19862013年节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能源效率变化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回弹效应模型对国家层面及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了能源强度的下降,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能源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能源效率提升,但是效果比较微弱;我国宏观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表现为逆反回弹效应,且呈现阶段性特征,19862001年为部分回弹效应,20022013年为逆反回弹效应,技术进步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近年来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丽莹  
文章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出发,构建世代交叠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政策影响进行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加快了河北省经济发展步伐。这一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的消费比例影响较大,同时,京津冀所有居民的福利在未来会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逐步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新文  赵淑英  
1、引言 2000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累计少生3亿多人,为国家和社会节约了大量抚养成本,缓解了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控制人口数据,到200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亿以下,为实现全国人均GDP800美元这一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做出巨大的贡献。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经济增长仍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学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以长沙市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种预测模型的比较,选用灰色预测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对长沙市2007-2015年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并针对长沙市人口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权小锋  张欣哲  尹洪英  
资本市场上的关系构建和维护是否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产生真实效应?这是近年来财务学和管理学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切入危机管理的创新视角,利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A股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调查数据,探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在负面事件中的价值作用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负面事件的市场效应考察,发现企业前期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质量越高,则企业负面事件下的市场效应越高。这表明高质量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确实能够抑制股东财富的损失和保护股东利益,起到类"保险效应"的作用。(2)通过对公司特性和事件特性的考察,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保险效应仅在大规模公司、公司违规事件中存在,而在小规模公司、高管违规事件中并不存在,并且相比远期违规,即期违规事件下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保险效应更加强烈和显著。(3)通过对负面事件后公司可视性的变化程度分析,发现在负面事件当年高质量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能够显著增强危机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这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一定的"危机公关效应"。总之,在负面事件发生时,高质量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产生保护股东利益的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春媛  
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一个显著特征是跨境生产分享(cross-border production sharing)的盛行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链条国际化分布现象。"跨境生产分享"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柏杰  
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1年的月度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我国股票收益的居民消费效应,发现我国股票收益和居民消费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且存在着较弱的正效应。进一步来看,居民股票收益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其对基本生活和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对股市的投资与对房地产的投资具有替代效应,表明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为注重改善基本生活消费和加大耐用消费品消费并存的双重特点。另外,股票收益与消费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了股市的长期低迷甚至出现严重的负泡沫现象对居民的消费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权小锋  张欣哲  尹洪英  
资本市场上的关系构建和维护是否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产生真实效应?这是近年来财务学和管理学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切入危机管理的创新视角,利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A股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调查数据,探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在负面事件中的价值作用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负面事件的市场效应考察,发现企业前期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质量越高,则企业负面事件下的市场效应越高。这表明高质量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确实能够抑制股东财富的损失和保护股东利益,起到类"保险效应"的作用。(2)通过对公司特性和事件特性的考察,发现投资者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本文就一些学者的“在中国人口问题中 ,数量问题仍然是第一位” ,“规模问题第一位 ,结构问题第二位”等观点进行了讨论。笔者明确提出 ,“不是数量第一 ,结构第二 ,而应该是数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结构统一”。对此 ,本文做了论证。对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 ,就人口数量目标而言 ,笔者不赞同人口负增长战略 ,而主张人口可持续不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