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6)
- 2023(19787)
- 2022(17194)
- 2021(16051)
- 2020(13360)
- 2019(30481)
- 2018(30179)
- 2017(57887)
- 2016(31408)
- 2015(35065)
- 2014(34506)
- 2013(33697)
- 2012(30641)
- 2011(27641)
- 2010(27594)
- 2009(25414)
- 2008(24622)
- 2007(21514)
- 2006(18960)
- 2005(16266)
- 学科
- 济(123307)
- 经济(123162)
- 业(88962)
- 管理(88115)
- 企(67400)
- 企业(67400)
- 方法(55496)
- 农(50629)
- 数学(47979)
- 数学方法(47333)
- 农业(33522)
- 财(31887)
- 中国(31253)
- 业经(30345)
- 学(27638)
- 贸(26126)
- 贸易(26113)
- 地方(25857)
- 易(25448)
- 制(22863)
- 环境(21228)
- 理论(20434)
- 务(19619)
- 财务(19540)
- 财务管理(19500)
- 技术(19393)
- 和(18620)
- 企业财务(18417)
- 银(17793)
- 银行(17726)
- 机构
- 学院(438926)
- 大学(436737)
- 济(173170)
- 管理(171452)
- 经济(169478)
- 理学(149757)
- 理学院(148101)
- 管理学(145227)
- 研究(145125)
- 管理学院(144449)
- 中国(108339)
- 科学(93228)
- 京(91363)
- 农(89319)
- 财(76479)
- 业大(73551)
- 所(72828)
- 农业(69408)
- 中心(67512)
- 研究所(66782)
- 江(63605)
- 财经(62187)
- 范(57401)
- 经(56871)
- 师范(56755)
- 北京(56336)
- 院(52527)
- 经济学(51882)
- 州(51396)
- 经济学院(46995)
- 基金
- 项目(309267)
- 科学(241711)
- 基金(223924)
- 研究(221554)
- 家(197406)
- 国家(195729)
- 科学基金(167286)
- 社会(139720)
- 社会科(132048)
- 社会科学(132015)
- 省(121183)
- 基金项目(119034)
- 自然(110484)
- 自然科(107863)
- 自然科学(107830)
- 自然科学基金(105873)
- 划(102213)
- 教育(101375)
- 资助(91689)
- 编号(90425)
- 成果(71539)
- 重点(69394)
- 部(67351)
- 发(66096)
- 创(64049)
- 课题(61424)
- 科研(59831)
- 创新(59795)
- 国家社会(57577)
- 大学(57253)
- 期刊
- 济(186357)
- 经济(186357)
- 研究(121944)
- 农(86170)
- 中国(80417)
- 学报(76116)
- 科学(67242)
- 农业(58282)
- 管理(58221)
- 财(57727)
- 大学(57504)
- 学学(54687)
- 教育(45415)
- 融(37153)
- 金融(37153)
- 技术(36115)
- 业经(35759)
- 财经(29317)
- 经济研究(28762)
- 业(28619)
- 问题(25898)
- 经(25143)
- 版(23334)
- 科技(21993)
- 图书(21418)
- 业大(20718)
- 资源(20198)
- 技术经济(19743)
- 理论(19228)
- 商业(19109)
共检索到628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牛星 周惠敏 俞振宁 吴冠岑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从影响农户意愿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层面出发,建立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方法]基于上海市涉农郊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农户的环境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农户环境感知三个维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禀赋环境感知(0.503)>政策环境感知(0.208)>公共服务环境感知(0.175)。农户对禀赋环境、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三个维度的感知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户的禀赋环境感知路径系数最大,政策环境感知次之,公共服务环境感知的路径系数最小。[结论]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在改进宅基地退出有关政策时,应着重注意宅基地退出的经济补偿和退后农户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保障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知情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徐玉婷
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选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结果表明:(1)整体上农户退出意愿较高,明显大于退出行为,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异的特征;(2)退出意愿是农户处于理想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退出行为是农户处于现实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其指令性规范;赋予农户利益诉求机会,同步提高农户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开展宅基地价值评估,给予农户足额全面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徐玉婷
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选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结果表明:(1)整体上农户退出意愿较高,明显大于退出行为,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异的特征;(2)退出意愿是农户处于理想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退出行为是农户处于现实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其指令性规范;赋予农户利益诉求机会,同步提高农户退出意愿与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史清华
探索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其退出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风险社会理论,以河北省唐山市郊区为例,利用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探讨农户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普遍薄弱,仅有11.50%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从风险感知来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总体感知度较高,66.37%的样本农户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中高度风险,其中政策兑现风险感知度最高,其次为保障风险和经济风险,人际情感风险感知度最低。风险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保障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心理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弱。从风险态度来看,13.72%的样本农户为风险偏好型,风险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退出意愿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偏好对中等收入农户和中远郊农户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因此,本文提出以满足农户居住保障和社会保障为核心制定多样化补偿方案,以确保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为关键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和非农收入为抓手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子坤 邹伟 王雪琪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是造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原因;农户意愿向行为转换的过程中,会弱化邻居的行为态度,强化村干部的组织号召作用,并且会重点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而忽视其经济条件。研究结论: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改善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完善退出方案制定和促进非农就业等切实扭转农户行为与意愿悖离局面,进一步推动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戈楚婷
以推拉理论为视角,分别从农村宅基地作为资源和资产属性以及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迁移到城市这两个角度,重新梳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南京市栖霞区农村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归纳主要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农户年总收入、家庭居住人口数和农户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推动因素;而非农业收入占比、外出务工人口数、是否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是否拥有城镇住所、是否有宅基地产权证书以及宅基地抵押权认知情况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要拉力因素。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推拉理论 宅基地退出 农户退出意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新华 蔡俊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弊大于利"的感知对农户具有负向作用;而且,"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第二,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代际差异。研究结论: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的认同感和感知价值、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可行能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代际差异需求以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宅基地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关键词:
农户认知 宅基地退出 退出意愿 元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结合农户对宅基地的功能认知,分析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以及风险态度如何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发现:在宅基地功能认知上,农户普遍认为宅基地保障价值高于资产价值;农户大都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风险,且风险感知程度越高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相对于资产风险,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保障风险感知程度更高;农户的风险偏好态度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基于此,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应高度关注宅基地保障功能,平衡保障和资产功能之间的关系,降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的感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宏龄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双增"趋势对资源利用与耕地保护的挑战,从宅基地功能角度出发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宅基地承载着生活居住、风险保障、归属承继、支持生产、情感寄托及资本化等多重功能。由于持有宅基地的情形存在差异,宅基地在各种类型农户家庭中所发挥的功能也因此各有不同,进而形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倡导宅基地退出需针对不同持有情况区别对待。从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来看,安居工程、风险保障和资金补偿是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需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如何确保农户的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现行的户籍制度黏附着城乡差别化的入学、住房、养老保障等权利配置功能,严重制约着农村宅基地的社保功能向资产功能转化,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加入控制变量的"双差"分析法,以重庆(实验地区)和武汉(控制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的交叉项(即户籍制度改革效应)通过了1%的正显著性检验,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实验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增加了37%;而且在户籍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大。另外...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宅基地退出 双差法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晋洪涛 郭秋实 史清华
通过对传统农区豫东Z县205个RⅡ代农户的样本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代际剥削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农户分化对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且当分化程度深化时,分化水平对RⅡ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现加强效果;二是在一定范围内,代际剥削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但当代际剥削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后,农户不愿意退出的态度比例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三是代际剥削减弱了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向影响。基于此,为解决宅基地退出不畅难题,地方政府需要在农村加快建立杜绝不良婚嫁习气的有效屏障以降低农户代际剥削程度,并对受到不同代际剥削压力的农户实行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诸培新 张建
基于江苏省855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转出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高,其次是未流转户,对转入户的退出意愿呈负影响;由于农地流转所产生的转出户数量远远高于转入户数量,所以整体上有利于宅基地的退出;此外,户主的教育年限、村干部身份、家庭外出劳动力比例、拥有城镇住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为正,家庭65岁以上人口比例、农村房屋现值对退出意愿的影响为负。为了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首先,应将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置于同一框架内统筹部署,通过完善流转服务和经济激励使农户自愿转出农地,进而促进宅基地退出有序开...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宅基地退出 退出意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书 翁晓宇
以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法律解读为研究起点,分析透视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面临的困境。通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百村调查"得出结论:补偿是否合理、公平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关键;货币补偿中要"以高于商品性住房的价格进行补偿",实物补偿中要"以高比例进行房屋面积置换"是大多数农户的心理预期。针对调查结论,政府在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要把制定完善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建立宅基地退出的动力机制以及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