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9)
2023(3808)
2022(3179)
2021(2672)
2019(4792)
2018(4617)
2017(8912)
2016(4471)
2015(5024)
2014(5113)
2013(5233)
2012(5203)
2011(5052)
2010(5347)
2009(5012)
2008(4722)
2007(4171)
2006(4194)
2005(3906)
2004(3512)
作者
(14283)
(12138)
(12074)
(11554)
(7829)
(5650)
(5434)
(4685)
(4673)
(4393)
(4223)
(4074)
(3985)
(3823)
(3808)
(3740)
(3555)
(3438)
(3433)
(3171)
(3026)
(2894)
(2875)
(2839)
(2780)
(2769)
(2498)
(2485)
(2346)
(2335)
学科
(47844)
经济(47820)
地方(14301)
管理(14108)
地方经济(11522)
方法(11183)
数学(10077)
数学方法(10015)
(9116)
中国(8047)
(7310)
(7308)
企业(7308)
业经(7089)
经济学(6264)
环境(5619)
(5171)
(4780)
(4762)
(4740)
产业(4573)
(4485)
(4442)
金融(4442)
(4341)
资源(4291)
总论(4049)
信息(3904)
农业(3839)
(3816)
机构
大学(76556)
学院(76466)
(45655)
经济(44864)
研究(31507)
管理(26983)
中国(23188)
理学(22658)
理学院(22342)
管理学(22086)
管理学院(21925)
(18090)
科学(16029)
(15968)
经济学(15673)
(15672)
财经(14273)
研究所(13837)
经济学院(13670)
中心(12907)
(12828)
(11803)
(11396)
北京(10436)
财经大学(10307)
科学院(9710)
社会(9381)
(9303)
师范(9262)
经济研究(9242)
基金
项目(44122)
科学(35316)
基金(32977)
研究(32565)
(28114)
国家(27913)
科学基金(24060)
社会(23793)
社会科(22645)
社会科学(22640)
基金项目(16807)
(16361)
教育(13788)
资助(13759)
(13689)
自然(13596)
自然科(13247)
自然科学(13244)
自然科学基金(12998)
(11503)
编号(11413)
经济(11401)
(11139)
国家社会(10578)
重点(9892)
(9816)
发展(9718)
(9600)
成果(9283)
教育部(8748)
期刊
(59836)
经济(59836)
研究(30368)
中国(14971)
(13664)
管理(12438)
经济研究(10934)
科学(9087)
财经(8398)
学报(8274)
(7939)
问题(7500)
(7442)
技术(7389)
(7235)
金融(7235)
业经(6757)
大学(6697)
学学(6527)
技术经济(6147)
世界(5367)
农业(5234)
统计(5198)
(5101)
经济问题(4763)
国际(4653)
经济学(4639)
经济管理(4617)
(4537)
改革(4327)
共检索到129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琢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两种形式。它可以为计划经济服务,也可以为市场经济服务。究竟是为市场经济服务,还是为计划经济服务?这决定于以谁为主。如果不强调以计划调节为主,必然是市场调节为主,因为商品生产本身具有倾向于市场经济的自发力量。这样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就都为市场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银行体制改革必须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的关系,并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一、坚持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计划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对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进行自觉的调节,因而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不能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由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江垠  
交换是联结商品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发展商品经济势必就要发展市场经济,不发展市场经济,流通渠道不畅通,发展商品生产就会成为空话。因为任何商品生产都会存在一个商品价值的实现问题,流通渠道畅通,实现问题解决得顺利,商品生产就会顺利发展,反之,商品生产发展就会受到阻障。这点,不管是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还是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都是一样。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重视建立和发展适合自己需要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光学,张志,王长城,汪廷忠,张怀富,陈远敦,谢伯龄,刘纯泽  
一、什么是综合平衡法?作为计划方法的综合平衡,是指对计划时期的社会各种需要和人、财、物资源进行科学的测算、并在需要和资源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和不断调整,从质与量二方面、预先地揭示和确定计划时期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所需保持的比例关系,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的一种方法。综合平衡法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方法,编制计划、检查计划,调整计划,都要用综合平衡法对对立双方进行分析、计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飞跃。为使这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慰庭  
市场机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而市场正是商品交换的领域或商品流通的总和,商品与市场相互依托,密切相连,从历史发展看,市场正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商品经济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发展阶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大题目,已有不少人从各方面加以论述。现在,党中央号召我们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向题谈一些体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  
一、加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要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则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市场机制运行是否正常有序。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构造起一整套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并且扶持它逐步发育以至臻于完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要求在今后的十年中,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型经济体制,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复杂的实际问题,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业亿  
(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而产生的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经济管理制度。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按照这一矛盾发展的趋向,对未来社会经济运转的图景作了科学的阐述,在《资本论》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一个自觉的、有汁划的联合体”。“这个自由联合体,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潼  
本文用数理经济学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可结合性,划分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和职能。在实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条件下,提出了国家宏观调控理论上应考虑的一些经济数量界限。一、社会经济活动宏观效果函数国家组织、管理、计划、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纪良纲  
本人认为,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现方式,必须从经济的运行与管理两个方面着眼。这里仅从流通领域的角度谈点自己的想法。一、运行模式:国家指导下的批发贸易在流通领域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具体结合,应该贯彻“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的原则,即计划可以从总体上指导、调控流通的运行,并对流通活动的主要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人们正在探索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绝大多数的农产品放开经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市场的供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本满足了消费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子文  
我国卫生改革是社会主义卫生体制的自我完善,改革卫生经济体制是卫生改革的基本内容。卫生改革受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制约,卫生体制改革更直接地受到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制约。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消除过去一定历史条件形成的经济体制中的弊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