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4)
- 2023(10567)
- 2022(9281)
- 2021(8824)
- 2020(7602)
- 2019(17558)
- 2018(17382)
- 2017(34140)
- 2016(19304)
- 2015(22156)
- 2014(22662)
- 2013(22441)
- 2012(21880)
- 2011(19748)
- 2010(20336)
- 2009(19224)
- 2008(19629)
- 2007(18321)
- 2006(16281)
- 2005(15107)
- 学科
- 济(80747)
- 经济(80653)
- 管理(53812)
- 业(52085)
- 企(39980)
- 企业(39980)
- 方法(33854)
- 数学(29389)
- 数学方法(28851)
- 农(26876)
- 财(22868)
- 中国(22736)
- 地方(21307)
- 学(18152)
- 农业(17630)
- 制(17516)
- 业经(16443)
- 贸(16147)
- 贸易(16138)
- 易(15586)
- 银(13439)
- 银行(13409)
- 务(13023)
- 财务(12984)
- 策(12950)
- 财务管理(12939)
- 行(12761)
- 融(12635)
- 金融(12631)
- 企业财务(12192)
- 机构
- 大学(282045)
- 学院(281671)
- 济(113911)
- 经济(111076)
- 管理(102873)
- 研究(102164)
- 理学(86288)
- 理学院(85155)
- 管理学(83339)
- 管理学院(82798)
- 中国(80164)
- 科学(63601)
- 京(62630)
- 财(56666)
- 农(54333)
- 所(54246)
- 中心(48608)
- 研究所(48311)
- 江(47417)
- 业大(43140)
- 财经(42820)
- 农业(42451)
- 北京(40321)
- 范(39455)
- 师范(39084)
- 经(38349)
- 州(37364)
- 院(36345)
- 省(35393)
- 经济学(34031)
- 基金
- 项目(175202)
- 科学(135910)
- 研究(127761)
- 基金(124653)
- 家(108880)
- 国家(107891)
- 科学基金(90512)
- 社会(77612)
- 社会科(73249)
- 社会科学(73225)
- 省(68310)
- 基金项目(65131)
- 教育(59215)
- 自然(59127)
- 划(58944)
- 自然科(57666)
- 自然科学(57647)
- 自然科学基金(56579)
- 编号(53278)
- 资助(53026)
- 成果(46154)
- 重点(39640)
- 部(38913)
- 发(38467)
- 课题(37975)
- 创(34614)
- 科研(33611)
- 性(33040)
- 教育部(32562)
- 大学(32561)
共检索到453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梅芳
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是正确反映人口形势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重要资料;也是党和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行正确决策和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在不少地方,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在报表中不同程度地夹杂着“水份”。尽管近年来不少地方推出了一些挤“水份”的措施,但是虚报、瞒报、漏报的现象并没有根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正亮,郝林娜
人口问题是贫困地区影响扶贫攻坚进程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好人口问题,对于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尽快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定西地区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妇女文化程度对脱贫致富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隆健,周燕荣,陈乐,王贤权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服务的中心工作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就控制人口而言。直接影响妇女生育率的行为因素是避孕措施的采用。为了解计划生育服务状况,我们于1987年12月至1988年1月对重庆市城乡1067例已婚育龄妇女(20—44岁)的婚姻、生育、避孕等方面进行了定点、整群随机抽样研究。本文仅对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避孕环)的服务、人工流产手术质量以及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对育龄夫妇的访视等管理问题作一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铁枝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益阳地区于1982年9月进行了一次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按分层、系统、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定我区四个农村大队为样本单位。即:安化县思游公社团乐大队,宁乡县祖塔公社长滩大队,南县牧鹿湖公社新挡口大队,桃江县花果山公社花果山大队。以1982年7月1日零时为进行调查的标准时点,共计调查2,513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0.51‰(因抽样的几个大队人口数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宏规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提倡节制生育,有计划地发展人口,经过曲折和反复,70年代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计划生育活动。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人口调查结果证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在210多万人口中进行的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振禹,陈胜利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经过长期充分准备,于1982年在全国进行了一次样本为百万人的生育率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制定人口措施、编制人口规划、进行人口预测提供了大批数据。现根据这次调查的有关资料,对如何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进一步作好计划生育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范苏荣,尹凤鸣,史红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钢 邱毅勇 李承榕 石建国 李德才 黄萍 张韵萱 任佳燕
1987年开展第三次来华旅游者抽样调查以后的三年中,我国国际旅游业走过了一段高峰——低谷——恢复发展的曲折历程,国际客源市场结构变动较大。为全面了解近几年来华旅游者在华期间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的新情况,为“八·五”前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决策依据,我局于1990年8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四次来华旅游者抽样调查,现将这次调查的实施情况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宇 武雅萱 金勇进
抽样调查中的权数可以放大样本信息,使得样本体现出的特征能反映总体情况。在许多社会学研究中,例如用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经常不考虑权数。虽然有时是不必引入权数的,但现实中大多数情况缺乏对该问题的思考。是否将权数引入推断中,需要依据对权数质量的评估进行判断。采用质量不高的权数会造成估计精度与估计效率的降低。文章针对现有方法中人为影响较大、检验假设可能失效等缺陷,提出采用非参数方法对目标变量及其加权值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思路,以解决权数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的引入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勇
中国在1984年确定了国家抽样调查县,这些调查县一直使用至今,已有20多年。利用这些调查县,中国进行了许多关于农业的调查,并且有一些原因一直没有改变这些调查县。近年来,有人对这些调查县的代表性提出疑问,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解释这些调查县能被保持不变的原因,并能找出改进调查的好办法。本文给出一种方法,就是使用调整系数来解决这些调查县的代表性问题,并且利用第一次中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来对方法进行模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我国2007年正在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我们可以应用普查结果来完善抽样调查,提高国家抽样调查县的代表性。我们建议结合面积抽样框进行多样框抽样设计,并可以考虑以县作为中国农业调查的初级抽样单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 张喆
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权数的作用十分重要。使用权数,不仅能将样本还原到总体,还能调整样本结构,使其与总体结构相一致,因此正确的使用权数是我们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抽样调查分析中权数的获取过程,以及后期对初始权数的调整过程。由于权数是把双刃剑,在提高精度的同时,有可能提高估计量的误差,本文提出了对权数进行评估的方法,研究如何对权数进行控制,最后根据我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所给方法不仅能提高估计精度,而且能够降低抽样推断中的权效应。
关键词:
抽样调查 权数 包含概率 截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 程晨 吴航 张伟佳
文章从社会动力的视角建立生育率演化的解释模型,认为影响生育行为的3种基本社会动力是生育意愿力、节育阻隔力和竞争偏好力,它们此消彼长的演替推动了人口发展经历自然生育、节制生育和抑制生育3个历史阶段。计划生育政策是影响中国生育行为的第4种动力,伴随计划生育的倡导、推行以及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政策松弛,中国的生育率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19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竞争偏好力。文章依据华东地区的2017年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揭示一般生育率、婚后生育率及其孩次模式的演化,在空间上表现为以上海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变的纬度地带性。文章按月份进度考察出生数对政策松弛的响应节奏,确认了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有效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丹 张许颖 庄亚儿 王志理 杨胜慧
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避孕方法及生育养育服务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上升2.7、2.6岁。2006~2011年总和生育率大致在1.60~1.70之间,2012~2016年波动较大,2012和2016年总和生育率是近期的高点。与2006和2011年相比,2016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分布曲线明显右移。受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影响,2012年以来,二孩占出生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一孩则相反。2011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和打算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96和1.75个。已婚有偶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4.7%。3~5岁幼儿入园率为80.8%,在公立与私立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4.9%和65.1%。最后,文章在总结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促进按政策生育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