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9)
- 2023(14708)
- 2022(12787)
- 2021(12075)
- 2020(10264)
- 2019(23562)
- 2018(23489)
- 2017(44768)
- 2016(24906)
- 2015(28176)
- 2014(28374)
- 2013(27740)
- 2012(25184)
- 2011(22614)
- 2010(22761)
- 2009(21304)
- 2008(21170)
- 2007(18935)
- 2006(16815)
- 2005(15201)
- 学科
- 济(88998)
- 经济(88861)
- 管理(83343)
- 业(75480)
- 企(65046)
- 企业(65046)
- 方法(40393)
- 数学(33711)
- 数学方法(33299)
- 财(30057)
- 中国(25662)
- 制(25105)
- 农(23780)
- 业经(21801)
- 学(20405)
- 务(20158)
- 财务(20072)
- 财务管理(20024)
- 企业财务(18985)
- 银(18535)
- 银行(18487)
- 理论(18116)
- 行(17400)
- 地方(16761)
- 体(16699)
- 融(15948)
- 金融(15940)
- 划(15867)
- 和(15850)
- 农业(15163)
- 机构
- 大学(347604)
- 学院(344765)
- 管理(139231)
- 济(130903)
- 经济(127532)
- 理学(117641)
- 理学院(116309)
- 管理学(114425)
- 管理学院(113752)
- 研究(112231)
- 中国(89762)
- 京(75568)
- 科学(69080)
- 财(68473)
- 所(56255)
- 农(54512)
- 江(53395)
- 财经(52550)
- 中心(52070)
- 研究所(50667)
- 业大(50621)
- 北京(47957)
- 经(47536)
- 范(44026)
- 师范(43578)
- 州(42963)
- 农业(42589)
- 院(41145)
- 财经大学(39063)
- 经济学(38133)
- 基金
- 项目(229037)
- 科学(179148)
- 研究(169116)
- 基金(165067)
- 家(143124)
- 国家(141917)
- 科学基金(122099)
- 社会(104459)
- 社会科(98804)
- 社会科学(98780)
- 省(89418)
- 基金项目(87487)
- 自然(79841)
- 自然科(77908)
- 自然科学(77889)
- 教育(77764)
- 自然科学基金(76473)
- 划(75357)
- 编号(70114)
- 资助(68275)
- 成果(58128)
- 重点(50596)
- 部(50272)
- 课题(48398)
- 创(47280)
- 发(46801)
- 制(44402)
- 创新(44109)
- 项目编号(43675)
- 科研(43558)
共检索到526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朝先
1 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经营管理体制的现状 据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人身保险部的统计,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西藏也已起步),其中独生子女保险的承保已达1500多万人,收取储金7亿多元;计划生育平安保险承保80多万人,收取储金1000多万元;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的承保人数过百万人,收取储金达3亿多元。我国经济较富裕的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都是计划生育保险大户。江苏省自1989年大面积推广计划生育保险以来,共承保180多万人,约占全国承保总人数的1/10,储金占全国的1/7。独生子女教育婚嫁金保险已成为江苏人身保险业务中的一个主办险种,共承保60多万人。该省农村双女户结扎夫妇养老保险的承保率也高达75%。浙江省计划生育保险于199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投保人数超过100万,储金加保险费收入共达1亿元以上。北京的优势险种是独生子女备用金保险(即独生子女两全保险),现已承保53万多人,占全市独生子女总数的52%以上。上海市的计划生育保险一直稳步发展,目前总共承保75万多人。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人保公司计划生育保险迅速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该项业务也开始步入轨道。 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中心的问卷调查,许多被调查者把计划生育保险归入党和政府为民“办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洋
所谓体制,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和工作部署的制度。它是在根本制度的决定下所形成的各种管理制度。毫无疑问,十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对解决我国严重失衡的问题发挥了世人瞩目的积极作用。然而,因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燕池,陈国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人员流动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城镇以往以户口为载体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已使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了断层夹缝,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又出现了城镇新的难点和重点,全国各地作为热门课题在不断研究探索。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大丰县实行计划生育辖区管理的调研,认为这不失为目前较为成功的抓好城镇计划生育的管理体制。 1 实行辖区管理势在必行 所谓计划生育辖区管理,就是无论常住户或临时居住户,无论流进或流出,城镇还是农村在辖区政府区域内的人口,均实行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以村(居)委会为基层块管载体,以条上的单位为部门或系统的基础条包载体,把辖区内连成整体的条块结合、条包块管、齐抓共管新体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志霞,杜洪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陈钢
计划生育保险是为贯彻计划生育国策提供配套服务的一系列保险业务的总称。以保险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已被证明是成功的经验,而要进一步发挥这种保险的作用,当务之急是使计划生育保险系列化和规范化。 一、计划生育保险要系列化 计划生育保险在许多地区已被称为“系列保险”。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实现系列化。 计划生育保险包括的险种,各地不完全相同,一般是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险种统称为计划生育保险。其中大部分是原有的险种,而不是针对计划生育的特点和需要专门设计的,既可用于为计划生育的配套服务,也可以用于一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群
为了解决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解除农民对落实节育措施,子女养育和养老等问题的顾虑,把保险引入计划生育工作,是控制人口的有效途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的新内容。本文就如何认识保险在人口控制中的意义、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以下看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殷苏
河北省邯郸地区磁县从1987年5月开始,把招标竞争承包引入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到目前为止,全县35个乡镇和398个村中的353个村都已实行承包,并初见成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岱仁
我国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了2亿多人,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我国的人口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每年由于新增人口过多,抵消了相当部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贯彻落实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贯彻国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各单位、各部门都有贯彻国策的社会责住,都应通过各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锡平
论资金计划管理体制问题刘锡平一回顾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主要实行了三个资金计划管理模式,即存借差制、重点建设贷款专项资金制、二级准备金制。1.存借差制。存借差制是于1985年底起实行的,该体制包括资金来源计划、资金运用计划、存(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季权
(一) 人口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探索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出人口发展战略的最优方案。这就是说,我们的人口发展战略不能仅仅是人口发展规律的消极反映,而是要积极地自觉地运用人口发展规律,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丙奇
我国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性别比失衡、城乡总和生育率失常、财政负担在时间跨度上畸轻畸重、计划生育政策可持续性和行政手段推进之间矛盾深重等四个困局。化解这些困局的思路是在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政策、伤残或夭折特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补助制度、农村生育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医疗和长期护理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意外伤害以及城市家庭孩子的综合教育中引入保险机制。可行的保险组织模式有两种:组建政策性、专业化的计划生育保险公司;建立政策性的计划生育再保险公司,构建计划生育再保险体系。
关键词:
保险机制 计划生育 困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梓竹
当前金融行业内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经营体系亟待改革,而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对金融行业极具可行性和可借鉴性。银行、证券公司可以从管理机构集约化、管理体系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借鉴,来完善现行的金融业经营管理体系。
关键词:
连锁经营管理 金融行业 标准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司更生,何鸿明,宋连仲
几年来,卫生部门为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看,医药费用仍然增长过快,尤其是药品费用居高不下,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我们就此问题结合医院药房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在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当地有关方面的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代瑛 史浩
“四权独立”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代瑛,史浩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摆脱困境,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我们认为,要摆脱困境,首先就要使企业有活力,而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条件。我们西安六维金属材料配售中心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次次地经受住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云宏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委员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之间的授权经营。因此 ,必须明确各个层次的构成要素的涵义、身份、职能、性质、形式等 ,规范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 基本框架 层次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