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1)
- 2023(2551)
- 2022(2019)
- 2021(2150)
- 2020(1618)
- 2019(3955)
- 2018(4009)
- 2017(5545)
- 2016(4482)
- 2015(5145)
- 2014(5371)
- 2013(4458)
- 2012(4096)
- 2011(3911)
- 2010(4103)
- 2009(3456)
- 2008(3314)
- 2007(2941)
- 2006(2834)
- 2005(2591)
- 学科
- 教育(18169)
- 中国(9223)
- 济(5693)
- 经济(5689)
- 理论(5596)
- 管理(5582)
- 教学(5353)
- 学(4053)
- 业(3440)
- 发(3340)
- 发展(3182)
- 革(3178)
- 改革(3131)
- 展(3060)
- 思想(3018)
- 高等(3015)
- 研究(2995)
- 政治(2883)
- 企(2797)
- 企业(2797)
- 教育改革(2780)
- 思想政治(2752)
- 政治教育(2752)
- 治教(2752)
- 德育(2731)
- 学校(2559)
- 财(2416)
- 学法(2406)
- 教学法(2406)
- 技术(2313)
- 机构
- 大学(52687)
- 学院(47236)
- 教育(25460)
- 研究(22415)
- 范(17998)
- 师范(17956)
- 师范大学(15130)
- 京(13810)
- 科学(12512)
- 所(11137)
- 职业(10731)
- 技术(10138)
- 研究所(10066)
- 管理(9926)
- 北京(9899)
- 教育学(9811)
- 济(9546)
- 中国(9362)
- 江(9125)
- 经济(8898)
- 中心(8644)
- 院(8483)
- 理学(8211)
- 理学院(7940)
- 管理学(7576)
- 管理学院(7450)
- 职业技术(7301)
- 教育学院(7209)
- 州(6955)
- 研究院(6818)
共检索到8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阶平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口增长过快的局面已初步得到控制,“六五”期间出生人口比原计划少了1400万。但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开始由年轻型进入成年型,一个庞大的人群正在进入结婚生育年龄,“六五”期间,每年平均增加人口 1165.4万,估计1986年出生人口将达2000万左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口出生率将处在较高水平上。这是既成事实,只有继续大力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继续提倡晚婚晚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莫蕙芳
印度是世界上开展计划生育较早的国家。印度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大量预算拨款。印度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是有成效的,1965—198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19.9%,总和生育率下降18.7%。有些地方,如喀拉拉邦、卡尔那塔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等,计划生育工作搞得较好,人口出生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济民
在中国,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和有计划发展人口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才终于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丛立新 靳忠良
一、问题的提出 青春期与青春期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又存在显著区别的范畴。从国内外现状来看人们大多并未刻意区分两者的不同,事实上,这种不同对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青春期作为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门研究对象由来以久,而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则历史甚短,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刚刚起步,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国内外教育理论中的有关部分只是将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接过来,作为获得教育教学成功所应当注意的条件提出和强调。真正从教育活动的需求所作的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亓玉笃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春期对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培养青少年的个性方面讲,加强青春期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一、青春期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 人的个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婴幼儿开始到童年期,儿童几乎是不加选择地接受周围环境施加的影响,而且他们也只能被动接受而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具有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轩 程亮
作为儿童向成人过渡的转变阶段,青春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教育常识。人们对于青春期的理解往往囿于生理或心理的层面,将其视为一个自然的事实,忽略了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维度。社会学的研究旨趣或可与心理学的成果形成互补与呼应。围绕“家庭—学校—社会”这一主线,从家庭层面来看,重新发现“家”的社会文化意义,反思和重构父母对青春期的刻板观念,是应对青春期代际冲突的重要方法;从学校层面来看,制度化的而非个体性的“耐心”或可消解许多“成长的烦恼”;从社会角度来看,性别平等的观念与“心理问题”的去污名化需要更多的支持与践行,从而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思维方式、意义体系与文化逻辑,与年轻一代共同提高青春期的免疫力,获得“教”与“育”的多样可能。
关键词:
青春期 代际关系 反学校文化 性别化暴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邦兰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新婚姻法。这是加强民主和法制的一件大事,是国家关心和保护各个家庭、男女老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安定团结、社会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实行新婚姻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要求与愿望。新婚姻法颁布后,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群众拍手称赞。新婚姻法与原婚姻法相比,有了重要修改和发展。在许多原则问题和具体规定上都增加了新内容,尤其是增加了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的内容。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亚男 金琳 闵寰庆
南京市是江苏省乃至全国人口流动频率较高的城市,且率先成为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试点地区。选取南京市部分未婚流动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群体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需求,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当的服务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史友英,张竞玉
本文报告了对3034例婚前保健者进行的生殖健康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当前社会文化特点下,未婚青年最希望得到有关生殖健康的知识依次是优生优育,占44.92%,性知识,占27.62%,避孕节育知识,占17.04%。该调查还提示未婚青年对性传播性疾病了解的只占22.68%,稍了解的占53%,但是48.58%的人根本不了解其预防知识。因此,在婚前增强性知识教育,特别是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教育非常必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剑
一 如何看待人权和人权保障的实现 人权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确切地说,涉及到的是规范伦理学的问题。因为规范伦理学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根据什么原则安排我们的生活。不同的文化、不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志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明确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指导思想。立法工作进展迅速。这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为了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恒进 顾杏元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并从多方面对计划生育工作做了评价与研究。如生育率分析,影响生育率多因素的研究等等。但对计划生育效果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避免出生人口数方面对上海县及定海县计划生育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能给决策部门提供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季权
(一) 人口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探索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出人口发展战略的最优方案。这就是说,我们的人口发展战略不能仅仅是人口发展规律的消极反映,而是要积极地自觉地运用人口发展规律,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柴法臣
近年来,天津、山西、辽宁、吉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央有关计划生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了《计划生育条例》(有的叫暂行规定)。这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被纳入法制轨道,进入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新阶段。这对于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