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7)
- 2023(16233)
- 2022(13718)
- 2021(12747)
- 2020(10554)
- 2019(23869)
- 2018(23239)
- 2017(45196)
- 2016(24370)
- 2015(26826)
- 2014(26351)
- 2013(25928)
- 2012(23730)
- 2011(21233)
- 2010(21195)
- 2009(19491)
- 2008(18948)
- 2007(16528)
- 2006(14603)
- 2005(12348)
- 学科
- 济(103903)
- 经济(103792)
- 业(74996)
- 管理(68448)
- 企(52408)
- 企业(52408)
- 农(51447)
- 方法(49203)
- 数学(44902)
- 数学方法(44325)
- 农业(33973)
- 财(27576)
- 中国(26070)
- 业经(25967)
- 贸(22910)
- 贸易(22905)
- 易(22440)
- 地方(19700)
- 制(19113)
- 学(17297)
- 策(16593)
- 务(16391)
- 财务(16344)
- 财务管理(16304)
- 技术(15821)
- 企业财务(15506)
- 环境(14653)
- 银(14518)
- 银行(14479)
- 发(14234)
- 机构
- 学院(343201)
- 大学(338706)
- 济(145747)
- 经济(142996)
- 管理(136718)
- 理学(119867)
- 理学院(118691)
- 管理学(116627)
- 管理学院(116021)
- 研究(110978)
- 中国(85624)
- 农(74051)
- 京(68354)
- 科学(67051)
- 财(65339)
- 业大(57423)
- 农业(57255)
- 所(54365)
- 中心(53715)
- 财经(52611)
- 江(50197)
- 研究所(49360)
- 经(48277)
- 经济学(44687)
- 北京(41513)
- 范(41410)
- 师范(40920)
- 经济学院(40810)
- 院(39707)
- 州(39246)
- 基金
- 项目(239670)
- 科学(190293)
- 基金(177300)
- 研究(172034)
- 家(155237)
- 国家(153915)
- 科学基金(133392)
- 社会(112670)
- 社会科(106880)
- 社会科学(106855)
- 省(93561)
- 基金项目(93522)
- 自然(86999)
- 自然科(85099)
- 自然科学(85077)
- 自然科学基金(83583)
- 划(78529)
- 教育(78090)
- 资助(72586)
- 编号(68257)
- 部(53649)
- 重点(53236)
- 成果(53145)
- 发(51667)
- 创(50025)
- 国家社会(47536)
- 创新(46780)
- 科研(46411)
- 课题(46020)
- 教育部(46005)
共检索到492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 陆炳静 王琳 朱晶
本文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利用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上的差异,采用DID方法识别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并测算不同时期政策影响的贡献率。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政策是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1989年汉族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的78.5%可由计划生育政策来解释。2000年和2011年的政策解释度下降,贡献率分别为35.57%和32.13%。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孩次和孩子性别组合的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一孩而言,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尤为突出。对于多孩而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更集中体现在高孩次上。目前日益放宽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石海龙
中国出生性别比自1980年代开始偏高且持续升高,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男孩偏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现状是基础,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动因。计划生育政策是促使少生孩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保障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负,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正。基于此,我国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考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政策强化或抵减效应。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保障 人口出生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思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文章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通过"选择途径"和"统计途径"对人口出生性别比产生影响,其中"选择途径"的影响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有强烈的性别偏好和有选择性生育技术可以利用两个前提条件。即使没有选择性生育,生育控制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统计途径"的影响仍然存在,即"一孩半政策"能通过概率效应和浓缩效应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范围。
关键词:
生育控制政策 选择性生育 出生性别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洪 胡书芝
目前大多农村居民认识到出生性别选择行为是一种越轨行为 ,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尚处于比较模糊的认识状态 ,对国家实施出生性别控制政策的必要性认知上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对国家目前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认同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势必会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政策的实施。因此 ,通过非制度化控制和制度化控制的有机结合 ,提高村民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认知 ,对充分落实计划生育、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政策和措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出生人口 性别比控制 认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琼 谭智勇 王晓芳
文章从人口政策的角度出发,建立Lesiue模型研究我国实行二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人口数量会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前者对后者的贡献系数基本维持在4.86。少儿和老年人口会直接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前者对后者的贡献系数基本维持在-3.06。固定资产投入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前者对后者的贡献系数基本维持在0.40,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短期来看,少儿和老年人口数量将得到显著提升,预计在未来十年,都不会促进GDP的增长,反而会拉低GDP的增长。在此后的第十一年,人口增长才会对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在当前时期,少儿经过成长,逐渐转变成为劳动力,而老年人口走向死亡,减轻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进而促进GDP的增长。长期来看,在"单独二胎"政策期间出生的孩子,预计到2040年可以成为社会主要劳动力,由于劳动力的增长,预计到2045年GDP将得到显著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慈勤英 穆光宗 施中传 原新 康建英 朱雅丽 周长洪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余利明 杨越忠
文章通过对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重庆彭水和云南会泽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地处发达地区浙江省绍兴市的调研比较,分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阶段、特征和经验模式,试图探索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内在规律。文章提出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三阶段假说,并在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机制、方向和工作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伟文,李澍卿,车同侠,王玫
知情选择以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强调政府部门的服务性角色等基本原则为突出特点,将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政策理念和现代管理模式引入计划生育管理领域,给计划生育工作方式转型以深刻影响,对中国公共政策与管理的变革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知情选择 计划生育 公共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谭琳
本文使用中国营养与健康1991年和2000年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环境下分析了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通过实证比较农村总体儿童、"一孩半制"生育政策地区儿童、以及遵守"一孩半制"生育政策家庭的第二胎儿童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本文分析了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我们发现,从1991年到2000年间,整体农村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在特定情况下,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依然显著。
关键词:
男孩偏好 儿童健康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二力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 1个孩子为女孩 ,间隔几年允许生第 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 ;实行较为宽松生育政策的地区比较接近正常。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生性别比严重失常和女婴死亡严重偏高的问题。
关键词:
生育政策 出生性别比 婴幼儿死亡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陈卫 陶涛 蔡菲 杨成钢 宋月萍 陈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奇峰 苏群
基于CFPS(2010)数据,实证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和RIF回归分解法测度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子代收入的提高,且对城镇的收入边际效应大于农村;(2)政策允许家庭生育数量越多,越不利于农村家庭子代收入的提高,家庭一旦超生则会显著降低子代收入,而且相对于农村家庭子代而言,城镇家庭超生对子代收入的负向影响更大;(3)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力呈现出U型特征,对低、高收入群体的影响较大,而对中等收入人群的城乡收入差距贡献相对较小,其中政策允许生育胎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应统筹全局、因地制宜、奖惩兼施,以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子女的教育质量,促使城乡居民生育率和人力资本水平趋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