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4)
2023(11628)
2022(9714)
2021(8712)
2020(7256)
2019(16015)
2018(16129)
2017(30182)
2016(16579)
2015(18321)
2014(18741)
2013(18076)
2012(16851)
2011(15452)
2010(15846)
2009(15105)
2008(14693)
2007(13237)
2006(12212)
2005(11460)
作者
(47530)
(39819)
(39637)
(38018)
(25293)
(18704)
(18031)
(15313)
(15104)
(14139)
(13886)
(13277)
(13124)
(12886)
(12839)
(12373)
(11758)
(11526)
(11301)
(11182)
(10388)
(9837)
(9620)
(9259)
(8889)
(8877)
(8872)
(8689)
(8039)
(7880)
学科
(84011)
经济(83911)
管理(50184)
(40080)
(33462)
企业(33462)
方法(24206)
地方(22252)
中国(21186)
数学(20899)
数学方法(20652)
(19755)
(19431)
(18019)
业经(17354)
(16954)
(15673)
地方经济(14690)
(13248)
金融(13240)
(12822)
银行(12800)
环境(12595)
(12345)
农业(11890)
体制(11537)
理论(11445)
(10635)
(10466)
(10314)
机构
学院(236726)
大学(236507)
(106421)
经济(104127)
研究(89220)
管理(83830)
理学(70209)
理学院(69339)
管理学(68223)
中国(67928)
管理学院(67753)
(52688)
(50780)
科学(50709)
(45161)
研究所(40210)
财经(39673)
中心(39298)
(38634)
(35999)
(35695)
经济学(34204)
(32760)
北京(32343)
(31824)
师范(31498)
业大(30527)
经济学院(30226)
(29607)
财经大学(28931)
基金
项目(149557)
科学(118256)
研究(112901)
基金(107561)
(93486)
国家(92732)
科学基金(79028)
社会(73715)
社会科(69836)
社会科学(69824)
(58771)
基金项目(55511)
教育(51970)
(49312)
自然(47522)
自然科(46344)
自然科学(46330)
自然科学基金(45481)
编号(45130)
资助(43356)
成果(38706)
重点(34800)
(34137)
课题(33449)
(33439)
(32673)
国家社会(31282)
(30667)
(29228)
创新(28961)
期刊
(132229)
经济(132229)
研究(81468)
中国(56636)
(42971)
管理(35099)
学报(34416)
(33459)
科学(32115)
教育(30048)
大学(26856)
学学(25244)
(24795)
金融(24795)
技术(22095)
经济研究(21996)
农业(21873)
财经(21274)
(18555)
业经(18464)
问题(16462)
技术经济(12281)
(12194)
世界(11540)
统计(11337)
(10996)
国际(10911)
改革(10744)
(10744)
现代(10696)
共检索到386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宇  郭艳娇  
计划单列体制是中国现行五级行政管理体制下对政府资源如何配置的一个有益尝试。这一改革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但对其研究却明显不足。本文采用历史演进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计划单列体制的改革属性,定量测度计划单列体制的分权程度,利用1978—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计划单列体制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结论如下:(1)计划单列体制增强了中央的权力,倾向于集权而不是分权;(2)计划单列体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3)计划单列体制城市越多、财政单列项目越多,越倾向于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4)1994年之后,计划单列体制的集权特质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山东、浙江、辽宁三省的负向激励机制更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谷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价格改革在时间上经历了由“呼声响亮”的重视时期转变为“呼声较弱”的普通时期。进入90年代,相对于产权改革、金融突破、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新思路,价格改革的被重视程度减弱。价格改革,似乎已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价格问题却未见大的改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日见严峻。通货膨胀压力、农产品和原材料生产滞胀、工业品面临国外进口品价格和质量方面的挑战、基础和“瓶颈”行业收费标准混乱等,又分明显示:价格问题依旧是我国经济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时红秀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本文分别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及政府间财政关系三方面对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内容和方向进行展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重在拓展功能和全面规范;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在大国治理的探索基础上,配合辖区调整和财政层级简并改革,实现各级政府间财力格局的再平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华  
目前 ,中国经济总体态势较好 ,但经济增长矛盾重重。其根本原因是投融资主体缺位 ,投融资体制扭曲 ,造成投融资效益低下。如何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投融资效益 ,走一条既有速度又有效益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国良  干胜道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 ,分析了十六大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上的实质性突破 ,指出“三统一”、“三结合”新体制是对“所有者缺位”的匡正 ,切断了国有资产布局同各个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直接经济利害关系 ,为国有资产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为产业结构优化 ,创造了现实可能性。文章还着重对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过程中 ,将会遇到的难点 ,如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用人观念的转变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要家  谢远祥  
2002年,中国确立了市场化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但几年来的实施绩效并不理想,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行业的发展依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必须坚定市场化改革目标,以实现输配分开和市场化电力价格机制为核心,进行彻底的电力体制改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青  
长期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差距显著,堪称我国区域差异的一个缩影。在检验σ趋同和建立绝对β趋同经典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1978-1983)—趋异(1984-2004)—趋同(2005-2008)"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在较长时期的趋异后2005年以来转为趋同值得关注;进而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量进行探讨,在引入初始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工业化进程、产权制度改革、政府活动等初始变量和控制因素后,存在条件β趋同,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和非国有化进程对山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突出,劳动力市场表现和政府财政活动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连仲  
一我先谈谈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我们的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形势2012年GDP增长7.8%,2011年9.2%,2013年全年7.6%没问题。中国经济在稳步增长的大的环境之中,和发达国家经济体比较,我们的增长幅度都是在正常状态之内。但是存不存在问题呢?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消费内需还是不足。近十年来,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明确确定了目标和方向,也向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迫切的期望。在整体金融体制改革中与市场经济冲突最厉害的是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和方式,改革宏观金融调控的呼声直指目前的贷款规模管理。然而,事物并非那么简单,本文试就贷款规模管理的利弊与改革方向,以及目前可选择的改革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贷款规模管理具有两重性,运用规模管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在中央银行管理中规模管理(或称限额管理),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它曾经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我国在1985年"实贷实存"资金管理体制运作以前是实行计划管理体制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恩格斯早在1876年《反杜林论》中,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探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时就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①,这是马克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本文联系江苏实际,从三个侧面对突破体制瓶颈作了探索:一是突破跨地区结构调整的体制瓶颈,使涉及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联动调整;二是突破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瓶颈,增强城市与区域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三是突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体制瓶颈,激活、增强和保护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力。入世后冲击波,首当其冲是政府。这就首先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管理经济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和行为方式,在突破现存的各种不利于入世的体制瓶颈上超前动作、大力作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原毅军  
一我国4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动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9-1956年,经济结构中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个体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每一种经济成分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第二时期,从1957-1978年,绝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生产.第三时期,从1979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允许农民家庭拥有生产自主权开始,其逻辑上的发展轨迹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改革使农民最终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推动在国民经济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后,山东省迅速制定并以省委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为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先手棋",以法治规范和公开透明为目标,先后出台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股权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